世界是多樣化的

想起前《文匯報》社長李子誦的「十六字真言」——有喜報喜,有憂報憂,有善必揚,有惡不隱。值得注意的是,劉香成口述的不僅是事物的回憶,還帶出一些思考——事物總有多個角度。

最近看了曾獲美國「普利策現場新聞攝影獎」的劉香成先生口述的《世界不是這樣的》,頗有感受。

今日中國已大不相同

說起來,我跟他的經歷有些相似之處——在香港出生,曾在內地生活和長駐採訪,包括「六四」期間我們都在北京。他周遊列國,用相機記錄歷史和人生,屢獲殊榮,國際經歷比我豐富得多。他在上級和官方的信任、接納和支持下,加上他的努力,成就當然比我這個寒酸措大好得多。

正因為上述經歷,他有觀察事物的不同角度。他感到外國人對中國的認知不一定準確,所以書中的部分內容就是要告訴人們中國和「世界不是這樣的」。至少,今天的中國跟40多年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已大不相同。

不過,他又感到中國不是什麼都是好的。最低限度,中國的軟實力就遠不如人。所以,他認為中國的講故事能力「有待提升」;為什麼中國總是把對外宣傳和對內宣傳等同起來?這樣有用嗎?

事物總有多個角度

這又令我想起前《文匯報》社長李子誦的「十六字真言」——有喜報喜,有憂報憂,有善必揚,有惡不隱。值得注意的是,劉香成口述的不僅是事物的回憶,還帶出一些思考——事物總有多個角度。

我想,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角度,但這絕對不能成為單一的角度。各人根據自己的經歷、背景、環境、取向和接觸範圍,對不同的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而沒有化為公認的破壞行動,外界只能影響或引導,但不能強迫改變,指罵甚至懲罰;否則,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同樣因為這個原因,劉香成的觀點是基於他的經歷和認知而形成的,這也是他的獨特角度,不同經歷的人未必認同。沒關係!這正是現代化社會賴以平衡的元素。他的大作在某程度上正好起了多元化的示範作用,即使有些人感到好像有點避重就輕,但畢竟跟官方「紅面關公」式的宣傳不一樣,至少他在書中也有若干關於「六四」的照片和情節。

看遠一點,官方也應該思考書中帶出的不同角度,不能只認為「外國人誤解中國」,還要思考為什麼外國人「誤解」中國?即使是「誤解」,但如何消除「誤解」?才是最重要的。光是自說自話,自戴光環,有用嗎?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