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千紅萬紫安排着 只待新雷第一聲──清代廣東書畫展(上)〉
風滿筠清──士商的鑑藏雅集文化
第二部分「風滿筠清」,則在展廳II展出,多位收藏家的珍品,令人目不暇給。如獲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宋拓李邕《雲麾將軍李思訓碑》、南宋丞相游佀舊藏的宋拓《蘭亭序》、元代張雨、楊維楨、明代文徵明及清代石濤等書畫。
清代廣東文藝圈人才輩出,鑑藏家數目也大增,作品遇上伯樂,令廣東書畫的發展更多。「葉夢龍的『風滿樓』與吳榮光的『筠清館』,可說是嘉慶至道光年間,廣東書畫收藏的代表,其後由『海山仙館』潘仕成集大成。」何碧琪細細述來,道出當時的情況。
從翁方綱、伊秉綬、吳榮光等雅集主題及題跋,可見他們經世之志,尤其是吳榮光,不但參與翁方綱長年主持具有經世致用意味的「祀東坡生日」聚會,還繼承了翁方綱收藏的《宋槧蘇詩施顧注》本。
士人背景
吳榮光(1773-1843)是承先啟後、人脈遍及全國的廣東書畫鑑藏家。他官至湖廣總督,有經世之才,曾處理水災、強盜等問題。此外,他與廣東擅長書畫的文人亦過從甚密,其收藏甚豐,包括展品宋拓李邕撰書《雲麾將軍李思訓碑》、《汝帖》,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亦藏有廣東先賢海瑞的《金剛經》。
在書畫方面,吳榮光的行、楷書從歐陽詢、李邕、蘇軾、米芾等入手,康有為稱之曰:「吳為深美,抗衡中原」。其《楷書十言聯》,具「內蘊凝固,包孕萬有」之特質;畫作《飛泉獨步》,則以董源、巨然披麻皴及乾筆繪山石,筆觸細緻。
黃德峻(1796-約1850)官至福州知府,其收藏較少人論及。展出的(傳)趙孟頫《望江南淨土詞》,卷後吳榮光跋提及的「琴山農部」便是黃德峻。關於此卷的作者,曾有學者討論。何碧琪曾參考過去的研究,並以俞和《雜詩卷》筆法,趙孟頫至大年間的書蹟,以及《淨土詞》文本相互校正,確定此為俞和所書。另一展品文徵明《行草書札》,亦為黃德峻舊藏,可見他在道光年間之收藏甚富。
士商融合
葉廷勲(?-1809)喜書畫,富收藏,其次子葉夢龍(1773-1843)孝友才德兼備,得乃父真傳,喜愛書畫,不論古今,如李夢陽《行書黃鵠篇》。石濤《花果》亦為其舊藏,此冊頁「用色豐富,橘子嬌艷,水墨淋灕。蓮蓬、蓮子等富立體感,饒富趣味。他寫梅竹、蓮藕連、蓮蓬、藊豆等配以雜詩,並以唐、宋、明詩人的詩意寫瓜果,別出心裁,極富巧思。」確是石濤「今人作意古從新」的最佳演繹。
黎簡的畫作,甚受時人珍愛,他早年從石濤入手,後上追董源,葉夢龍舊藏《夏山奔雨》即為箇中精品,如黃賓虹題跋所言:「此卷筆墨酣飽,興會淋漓,尤其經心摹古之作。」是次展覽的海報,設計者亦取材於此幅作品。
《翛然遠寄》乃葉夢龍請黎簡所作,該紙年代久遠,故黎簡作此畫時格外用心,以細膩的牛毛皴寫山石,具王蒙遺風。
此外,葉夢龍亦為清中期廣東刻帖的先行者,展出的《貞隱園法帖》是廣州知府李威請託葉夢龍出資,由謝雲生將李父所藏的古帖墨本摹刻上石。此帖刻拓精良,封面題簽摹刻自伊秉綬隸書,第一冊卷首刻張維屏所書目錄,第十冊刻上李威及葉夢龍題跋。而十冊拓本則為俞旦舊藏。
清代廣東的鑒藏及雅集文化,廣州十三行同文行創始人潘振承(1714-1788)之次子潘有為(1744-1821)可說開其端,而且漸次成熟,甚至比吳榮光、葉夢龍等更早。
其侄兒潘正煒(1791-1850)舊藏理學家邵寶《行書點易臺詩》、文徵明《草書玉女潭記並圖》,均為是次展品,前者乃文獻與研究價值極高的書蹟,而後者書風精緻,書法工整。潘正煒題跋稱「此青綠山水脫胎自南宋趙伯駒,用筆及設色細膩雅致,洋洋大觀;書法得力於東晉王羲之,技法純熟。」然此卷的真偽則有待商榷。
洋商後人
伍氏家族創立怡和行,在潘有度引退後,成洋商之首。伍秉鉁不時邀約潘有為、謝蘭生等雅集、宴飲、賞曲、觀劇,其子伍元蕙(1824-1865)成長於如此氛圍下,酷愛書畫法帖,亦好收藏書畫。是次展覽,展出南宋丞相游佀舊藏《蘭亭序》中的四本,包括《御府領字從山本》、《括蒼劉涇本》、《雙鉤部分字本》及《臨川本》,鈐「伍元蕙儷荃氏」印,值得細看。
展品《江亭平遠》,乃伍元蕙舊藏,此圖的構圖與筆法,近於黃公望、倪瓚,是元代張德琪所作無疑。值得注意的是裱邊及張翥跋後有伍元菘印、元菘印。伍元菘(1816-1843)與元蕙是堂兄弟,因英年早逝,故資料不多。
官商融合
潘仕成(1804-1874)可說是清中後期廣東士商文化的集大成者,除刻書刻帖外,其收藏亦甚豐,如展品中張雨、楊維楨、文信《行書詩文合卷》。
而吳榮光舊藏《雲麾將軍李思訓碑》、海瑞《金剛經》,潘正煒舊藏邵寶《行書點易臺詩》,葉夢龍出資所刻《貞隱園法帖》帖石等,亦屬潘仕成藏品。
南音粵謳——書畫跨界曲藝
為了幫助觀眾深入了解清中葉廣東的文藝世紀,文物館邀請了本地年青藝團「一才鑼鼓」,與策展人何碧琪合作,共同製作了四回的說唱節目《廣東畫廣東話・說唱解畫》。這次跨界的合作,對文物館來說,是一次極新的嘗試,既能透過傳統廣東曲藝推介廣東書畫,同時亦可以書畫豐富曲藝的題材,可謂別開生面。
這個說唱系列,其視頻已在文物館的網站及社交平台發布,同時亦在展廳內不斷播放,除有助營造氣氛,也極盡視聽之娛。
何碧琪透露,原本的構思是由「一才鑼鼓」負責演出,她只擔任顧問角色。「但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兩種不同文藝範疇的思想碰撞,卻擦出意想不到的創意火花……」最後,她亦有份參與演出,還創作了長短句,以及打油詩,作賞導之用。
文物館成立於1971年,今年適逢建館五十周年,作為慶祝金禧館慶展覽之一,廣東書畫選的展品,選自歷年入藏的精品,而簡又文先生的斑園舊藏,共900多件廣東書畫,是重點的收藏。藉着文物說歷史,何碧琪期望結合時代思想,將這些書畫放在歷史脈絡中,帶出這批書畫的重要性。
展覽分為兩個階段,繼「廣納百川」後,2022年初舉行的「粵澤四海」,將展出晚清至民國的作品,漪歟盛哉,有待大家觀賞。
清代廣東書畫展(下)
延伸閱讀:千紅萬紫安排着 只待新雷第一聲──清代廣東書畫展(上)
!doctype>廣納百川:明至清中期廣東書畫選(第二期:清代篇)
日期:即日至2021年12月19日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展廳 I 及 II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星期一至三、五、六)
下午1時至5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免費對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