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說五十三:漸卦
《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漸卦由巽卦和艮卦組成,上「巽」下「艮」,「巽」為風,「艮」為山,所以說「風山,漸」。
漸是一個常用字,意思不難理解,現代的詞語漸漸、逐漸,都是用原本的意思。記得豐子愷有一篇名為《漸》的文章,開首便說:「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歌劇中,舞台上如花的少女,就是將來火爐旁邊的老婆子,這句話驟聽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認,實則現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漸漸』變成的。」豐子愷說「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便揭示了它的重要性的一面,無怪乎漸也是一個卦名。
《大象傳》說「山上有木,漸」。究竟山和木怎樣會出漸的意思來呢?先說木是哪裏來的。升卦、鼎卦、井卦,都有「巽」,在這些卦中,這「巽」所用的象徵義,不是風,而是木,漸卦也是一樣,「巽為木」。木就是樹木,那麼「山上有木」的象便很明顯了──高山之巔長有樹木。這個象為什麼得到「漸」義呢?孔穎達說:「『山上有木,漸』者,木生山上,因山而高,非是從下忽高,故是漸義也。」「因山而高」,是沿着山勢而愈長愈高的意思。把漸卦和升卦作一比較,「漸」的意思便更清楚。俞琰說:「山上有木,與平地之木不同,地氣温厚,則木之生也易,山枯骨燥,則木之生也難。易則長茂速,難則長茂遲,此『升』、『漸』二卦之木所以不同也。若山下未有木,而遽爾栽木於山上,則空闊而無所依,不為山風搖落者鮮矣。今夫山上之有木,蓋自山下以漸培,然後延亘,長茂相因而至於山之巔,是積漸之象也。」漸不是一個具體的象,而是見山巔上的樹木,感受到這些樹木漸漸由山下蔓延生長至山巔的過程,因而賦予了「山上有木」這個象漸的概念。
漸為什麼這樣重要。漸,簡單地說,就是凡事慢慢來;這個慢慢來,便兼及「循序漸進」的「序」,「不躐等而進」的「等」的意思。「速」與「漸」是相對的概念,古人還把它們和「邪」與「正」配上了對。《彖傳》有一個很具體的說明。它說:「漸之進也,女歸吉也。」(慢慢地依據程序進行,女子的婚姻便會吉利)楊萬里解釋這句話說:「臣從君如女從夫。女之從夫,聘則漸,奔則速,漸則正,速則邪,正則妻,邪則妾;臣之從君,可速而不漸,邪而不正哉!」我們不必理會「臣從君」和「女從夫」的類比,一個女子跟從一個男子過一生一世(歸),不是「漸」比「速」更穩妥嗎?為什麼《彖傳》要用「女歸」作為說明呢?朱震說:「而『漸』專以女歸為義者,禮義廉恥之重,天下國家之本,無若女之歸也。故娶妻者,非媒則不得,非卜筮則不從。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莫不以漸,女子之嫁也,母醮之房中,父命之阼階,諸母戒之兩階之間,三月廟見而後成婦,亦必以漸,如是而歸則正,正則吉。」這套三書六禮,繁文縟節,煩得沒有多少個青年人會樂意遵行的禮節,原來背後的意義卻近乎我們所說的「程序正義」。(「程序正義」是一個法律術語,意思是指審判結果是否合理正確並不具有外在的客觀標準,但審判程式本身具備客觀性和真實性,審判結果就能被人們廣泛接受,合理性就得以顯現。 )
醇化風俗要循序漸進
漸的重要意義既明,便要看看《大象傳》辭所提出的啟示,「君子以居賢德善俗」。這個句子有不同版本。王肅本作「善風俗」。朱熹說:「疑賢字衍,或善下有脫字。」(《周易本義》)據王肅本,這句子便變成「君子以居賢德,善風俗」,據朱熹說,這句子便變成「君子以居德善俗」。其實這三個句子,解釋起來分別都不大。
《大象傳》辭的意思,就是說君子看到「山上有木」的卦象和「漸」的卦名,理解到就培養自己的品德和醇化風俗方面,也要慢慢地「循序漸進」地進行。「居賢德」是「成已」方面的修養,「善(風)俗」是「成物」方面的功夫。陳夢雷解釋說:「山上之木,似乎高矣,然其進必以漸。君子以之,成己成物皆有其漸。……居德以漸,勤修積累,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也;善俗以漸,從容化導,始乎鄉邦,及乎天下也。」(《周易淺述》)「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一語,出自《荀子‧勸學》。香港的中學生都讀過這篇文章的節錄,但一般都沒有選讀這段。這段前後文是這樣的:「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這段話是就為學的程序和目標而說的。程序是由讀經開始,以讀禮為最後階段。目標是先求自己能成為知識分子(士),最終能成為聖人。和「漸卦」有關的,就是「真積力久則入」的「積」字工夫,所以陳夢雷也以「勤修積累」來闡釋「居賢德」。修養自己要「積漸」的工夫,「善風俗」也一樣要「積漸」的工夫。俞琰引《書經‧畢命》的歷史事實來解說這個道理。他說:「君子觀此象以居賢德,善風俗,亦必以其漸。《書‧畢命》云:『既歷三紀,世變風移 』,是豈一朝一夕所能使之善哉!君子之居賢德,亦須以漸而進,皆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周易集說》)《畢命》是周康王讓太師畢公把成周的人民安置於豐邑時所說的話,其中說到周公遷徙殷的子民到洛邑一帶,要經過了三紀(十二年為一紀,三紀便是三十六年),才使殷民的風俗轉移,提醒畢公要「慢慢來」。因此「善風俗」的事也是要「漸」,而不是「一朝一夕」可克其功的。
《大象傳》中,很多卦辭都涉及治國之道的。「五十年不變」,其實是爭取一個「漸」的過程,「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是用一紙法令來改變人心,並不是漸卦《大象傳》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