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說五十:鼎卦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鼎卦由離卦和巽卦組成。「離」上「巽」下,「離」為火,「巽」為風,因此說「火風,鼎」。
「鼎」字義,與現在的意義並無分別,都是指一種青銅器。這種青銅器,本用於烹煮食物,後來作為禮器,及後更作為政權的象徵。
但由「離」和「巽」組成的六畫卦,即火和風,為什麼能會出「鼎」的形象呢?前面已經說過,巽卦的基本象徵義,除了「風」之外,很多時都會用「木」,那我們就用「火」和「木」,看看能不能會出「鼎」的形象,或是另有解釋。
在前面討論頤卦和噬嗑卦時,提過一種看卦象的方法,就是六畫一起觀看,而這六卦,是這個卦的象形,如頤卦便像口腔,噬嗑卦便像口腔中橫梗着一樣東西。我們稱這種卦為肖形卦,這個鼎卦也可以這樣看。鼎卦的六畫是 。初六象鼎的腳,九二至九四三個陽爻象徵鼎的腹,六五象鼎的兩隻耳,上九象舉鼎用的鼎鉉(一根穿過兩隻鼎耳用以扛鼎的木條)。這六畫,便像把一隻鼎畫了出來。《彖傳》說:「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這兩句話,第一句話就是上面的解釋:鼎卦的六畫,是象鼎的形狀而畫成的。下面一句,就是把這六畫分成上下卦來會出意思。用「木」來生「火」來做什麼事呢?「亨飪」。「亨飪」就是我們常說的「烹飪」,是煮熟東西。鼎本來就是煮食用具,因此以「火」和「木」會出「鼎」之義。陳夢雷《周易淺說》說:「象,卦畫取鼎之象也。亨飪,以二體言鼎之用也」,就是這個意思。
鼎的基本意義是烹飪
這個卦象好玩的地方還不止此。我們一向都只把一個六畫卦分成上下兩個三畫卦來看,很少再把這六畫作其他組合。其實研究《易經》的人,可以把這六畫變出很多玩法,只不過我們為免繁瑣及附會,不這樣做而已。不過為了把這個鼎卦的象看得更具體,不妨多介紹一種讀卦的方法。我們知道,三支爻便組成一個三畫卦。鼎卦的二、三、四爻(由下面往上數)是一個乾卦 ,「乾」的象徵義,除了「天」外,還有「金」(就像「巽」,除了「風」外,還有「木」)。這樣來看,更像用鼎來煮食了。外面有木(柴),木已生火,裏面還有一個金屬器皿,不是活脫脫就是一個烹飪之象嗎?荀爽(東漢末易學家)解釋《大象傳》辭中「木上有火,鼎」句,便是這樣說的:「木火相因,金在其間,調和五味,所以養人,『鼎』之象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
從卦象來看,「鼎」的基本意義是「烹飪」,但《大象傳》辭的啟示卻說「君子以正位凝命」,又是從哪個角度得到這個意思呢?解釋這四個字,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由王弼開始,由漢唐至宋的解釋,一個是程頤朱熹及以後的解釋。先談第一個。
鼎卦是緊承着革卦的。《序卦》說:「『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這裏提到「革」,是取它「改變」的意思,至於「鼎」是怎樣「改變」物呢?「鼎」取烹飪之義,把生米煮成熟飯,把生肉煮成熟肉,不是很大的改變嗎?《序卦》是這樣把這兩個卦的次序連繫起來的。《雜卦》承接這個意思,便說:「『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故鼎新」,便像「否極泰來」一樣,成了一個由《易經》卦名組成的成語。
「革故鼎新」建立新政權
把這個「革故鼎新」推到政治的層面,便是建立了新政權,新政權要制法,制法時便有「正位凝命」的要求。孔穎達《周易正義‧疏》說:「『鼎』既成新,即須制法。制法之美,莫若上下有序,正尊卑之位,輕而難犯,布嚴凝之命。」簡單來說,就是在制法的時候,必要確定上下尊卑的秩序(正位),這些嚴整的教命才能夠成功施行(凝命)。
到了程頤,卻不是從「鼎立新」這個意思來解說「正位凝命」,而是直接用「鼎」的端正安重的形象來立說。程頤說:「君子觀『鼎』之象以正位凝命。鼎者,法象之器,其形端正,其體安重。取其端正之象,則以正其位,謂正其所居之位。君子所處必正,其小至於席不正不坐,毋跛毋倚。取其安重之象,則凝其命令,安重其命令也。凝,聚止之義,謂安重也。今世俗有『凝然』(安祥靜止不動)之語,以命令而言耳。凡動為,皆當安重也。」(《伊川易傳》)程頤這段話,有幾重意思。第一,我們效法「鼎」,是效法它端正安重的特質。第二,人的姿態行為,都要端正。第三,效法「鼎」的「安重」的特質,為政者頒布的命令也要「安重」。第四,他把「安重」這個要求,也推至一切人的行為。程頤把王弼等偏重於政治上「新政權制法時的要求」,轉移到對一般人的行為的要求。
程頤把這話的意思推廣至一般人,朱熹卻又把它收窄起來,認為這話是專指君主說的。他說:「『正位凝命』,恐伊川說得未然。此言人君臨朝,也須端莊安重,一似那鼎相似,安在這裏不動,然後可以凝住那天之命,如所謂『協於上下,以承天休』(上下和睦而受上天保祐,語出《尚書‧湯誥》。」(《朱子語類》)這段說話值得注意的是,他和程頤都是從「鼎」端正安重的形象來立說的,但不同的是,程頤指這是所有人都要取法的象,朱熹卻專指君主的行為。而與上面兩說最大的不同,便是那「命」字。朱熹說那是「天命」,因而「凝」字便作「凝固」、「凝定」解。俞琰說「蓋君位至尊,天命靡常,非正則不凝也。水結為凝,凝則不動。」(《周易集說》)朱熹說的「凝住那天之命」,便是「長時期保守著那上天所給予的政權」。
其實這三個解釋,都有現實意義。試看中國近現代歷史,革命成功了,那是「革故」,在建國的時期,即「鼎新」的時期,能「正位凝命」嗎?運動頻仍,上下失序,人民受了多少年的折騰?程頤的說法,和《論語》「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論語‧學而」如出一轍。朱熹的說法,說的是君主,其實可引伸到國家元首、政黨領袖、各級議員,如果被人發現行為有失端莊安重,下回選舉,還會有選票嗎?能「凝住那天之命」嗎?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