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卦(澤火革)──湖泊中有火焚燒

《大象傳》對革卦揭示「變化/變革」的象,提示統治者「君子以治曆明時。」但革卦更重要的意義,是《彖傳》中提到的「革命」。《彖傳》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分說四十九:革卦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曆明時。

革卦由兌卦和離卦組成,上「兌」下「離」,「兌」為澤,「離」為火,因此稱為「澤火,革」。

「革」字是象形字,象攤開了割剝後的獸皮的形狀,上部象頭,中部象身,下部象尾

,本義就是動物的皮。皮革是它的本義。《說文解字》說:「獸皮治去其毛曰革。」這個解釋在原始的意義上加了一點,就是「治去其毛」。當獸皮去了毛之後,便改變了它原本的形狀,因此《說文》繼續說:「革,更也。」這個多了一個引申義,「革」字便解作變更了。今日,「革」字這兩個字義都很常見,如「皮革」、「西裝革履」,用的是原始義,而「變革」、「革新」、「革命」,用的是引申義。革卦的卦名,用的是引申義。

「澤」和「火」兩個象,為什麼能會出「革」來呢?「澤」是存水的地方,現在澤中已無水,反而澤中的植物,起火燃燒,對澤來說,這是一個大變化,因此會出「革」(變化)的意思。俞琰說:「澤者水之所也,而火在其中,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澤將革矣。」(《周易集說》)。這是很直觀的解釋。其實《彖傳》解釋,說得更清楚:《彖傳》說:「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這句話中,用了兩組象徵義分別來解釋「革」。第一組是「水」和「火」,就是「兌」和「離」的基本象徵義,亦即是「澤」和「火」。什麼叫做「水火相息」呢?《周易正義》說:「息者,生變之謂也,火欲上而澤欲下,水火相戰,而後生變者也。」所謂「火欲上而澤欲下」,是從火和水的趨向來說的,荀子說「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 物各從其類也。」唐朝的崔憬亦說:「火就燥,澤資溼,二物不相得,終宜易之。」所謂「易之」,就是變革了,亦就是《正義》所說的「而後生變」了。「水火相息」,就會生變,就是「革」的意思了。第二組象徵義是什麼呢?原來「兌」是「少女」,「離」是「中女」(不是我們現在意義的「少女」和「中女」),《說卦》說:「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在三畫卦中,以乾

為基礎,坤卦的陰爻第一次進入乾,取代了最下一支陽爻,得到巽卦
,視為長女;同理,陰爻進入了第二位,變成離卦
,視為中女;進入第三位,變成兌卦
,視為少女。見「概說四」。)在解釋《彖傳》「二女同居」這句話時,不必理會是中女還是少女,總之就是兩個女子。在宮闈鬥爭劇集充斥的情況下,我們很易理解到「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的情況。既然「二女不相得」,變化就會出現,如有人爭得東宮之位,有人被打入冷宮,正如地理上的「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因此「澤」(兌)和「火」(離),便能會出「革」(變化)的象。

「天地革而四時成」

《大象傳》作者,見到這個揭示「變化/變革」的象,給統治者什麼提示呢?「君子以治曆明時。」原來他是從「澤中有火」的變化,或「二女不相得」而產生的變化,看到更大的變化,而從這更大的變化來給予提示的。解釋這點,又要動用到《彖傳》了。《彖傳》說:「天地革而四時成」,四季的更迭,春去夏來,夏去秋來,秋去冬來,是自然界中更大的變化了。面對這四時的變化,統治者要做什麼呢?整理好最準確的曆法,使人民準確知道時序的變化,好以計劃一年的生活秩序,好像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等等,所以說要「治曆明時」。「敬授民時」是古代統治者一項重要的工作。假如曆法與四季的變化不相吻合,這是一件大事,統治者要找天象曆法專家,修訂曆法。由漢時的太初曆開始計算,直至今天,有記載的曆法修訂工作,達60多次,可見這事的重要。

革卦的另一個更重要的意義,不在《大象傳》中提到的「治曆明時」,而在《彖傳》中提到的「革命」。《彖傳》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孔穎達對這句解得毫不隱晦,他說:「『天地革而四時成』者,以下廣明革義,此先明天地革者,……『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者,次明人革也。夏桀、殷紂,凶狂無度,天既震怒,人亦叛亡。殷湯、周武,聰明睿智,上順天命,下應人心,放桀鳴條,誅紂牧野,革其王命,改其惡俗,故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天道是有「革」的,人道亦有「革」,人道的「革」,就是我們熟知的「革命」了。「革命」是什麼?這段話裏說:「革其王命」,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改變政權」。必要的「革命」,是「順乎天而應乎人」的。

在我國專制的時期,是諱言「革命」的。如在朱元璋的時代,《孟子》書中只不過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幾句話,書便得重重刪削。在這種時代,恐怕注《彖傳》這句話,是無法如《周易正義‧疏》般說得這樣痛快淋漓的了。

布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