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濟體要擺脫依賴化石燃料,轉用潔淨能源,需要長遠、持續和進取的政策。由於只有政府才可制訂「內部化外部性」(internalize externalities)所需的政策工具,所以脫碳化要在政府的領導下,透過鼓勵和遏制措施推動企業和社會邁向零碳行為。
港府全體高層配合的重要性
中國政府決心全力推動脫碳化,爭取在2060年前為整個龐大經濟體進行脫碳化。所有管治機制均須定立一定的脫碳化目標和時間表,同時要按照新憲制發展規定,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因此,中國整個管治架構由上至下均有多個環境、生態和生物多樣化的目標需要達成。
香港亦需要所有政策局和部門主動配合,除了行政長官取代政務司司長出任氣候變化督導委員會主席之外,財政司司長、律政司、環境局局長以至全體司長、高級公務員和規管機構(包括警察和紀律部隊)均需投入參與。
建立跨國交易系統 鼓勵綠色投資項目
全球脫碳化影響每一個經濟體,財政司司長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有意將香港打造成重要的綠色金融中心,為內地和亞太地區的相關項目進行融資。這方向正確,但也需要確保香港能提供一個空間,有機會測試各行融合金融、氣候和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項目。
隨着內地推出能源業界的碳排放交易系統,並會在未來數年擴展至其他行業,香港不能逃避思考在碳排放交易的角色。香港如何與內地合作建構一個跨國碳排放交易系統?這議題必然會牽涉金融規管機構,當股票交易所已表明會參與,政府也需認真對待。
另一項政策重點是透過增加本地太陽能供應,同時推動金融和創新科技。儘管香港仍然有賴本地電力公司提供電力,以及從內地輸入電力,但藉着政策推動採用私人特別用地提供太陽能,不但可鼓勵綠色金融,更有助實驗創新項目,例如鼓勵市民投資有關項目。如果策略湊效,將會壯大香港綠色金融的實力。
提出氣候變化法例 推動減少耗用資源
曾有建議提倡在高速公路旁的隔音屏障和遠離市區的空置山坡安裝太陽能板,不過這類建議需要多部門的協商及較高層次的政策引導,而非因為現在的配置難以實行,而讓私營機構停止這想法的發展。
律政司應就香港的氣候變化法例提供建議,英國於2008年通過全球首條具約束力的減碳法例,中國也可能正考慮推出相關法例。律政司應從香港的角度出發,就有關法例積極提出建議。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則負責監管業界。循環經濟作為中國氣候方案的一環,旨在推動製造業減少耗用不必要的資源。香港的研發影響全球,例如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發展出先進的循環再造技術,幫助本土工業重新出發,並在推行循環經濟方面擔當不可或缺的角色。局長應積極支持有關研發項目,推動本土科研創新。
推動環保AI 監管零碳建築
由於數碼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氣候,以及金融、工業、研究、服務和社區層面的環保措施有一定影響,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應專注提高香港的創新和科技發展。
發展局局長擔當的角色相當特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脫碳化其實就是加強對氣候的適應。推動脫碳化的理由在於避免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2°C(甚至1.5°C)之內,但全球氣溫已因全球暖化上升1.2°C。今年全球面對的極端氣候事件,包括水浸、持續酷熱和山火,引證氣候變化會帶來的風險。
發展局負責城市規劃和基礎建設,香港擅於防治山泥傾瀉和水災,但不應止步於此。發展局局長既然同時負責監管建築物,更應為新建築物引入零碳元素和重建現有建築物,以減少能源和水的使用,達至香港碳中和。發展局局長必須帶頭改變規管機制。
打擊野生轉口 建設生態文明
關於牽涉野生動物的罪行是有違「生態文明建設」的方針和會助長氣候變化的,香港經常被利用作轉口港,而中國政府正大規模努力保護野生動物和恢復生物多樣性。
新上任的保安局局長應盡快處理和打擊這類罪行, 既然他曾任警務處處長,現在同時指揮海關,應可聯同新任警務處處長,一起帶領香港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相信國際社會也會歡迎有關舉措。
面對香港的重要限期,每個人都有其角色,我們需要攜手合作,為實現碳中和作出貢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