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提倡博雅文化 動靜互補不足

《文武之道》一書,鼓勵對博雅文化的體驗空間,讓更多的本地人理解文化的真正意義,不獨指感官性的欣賞或專門化的獨一概念。

編按:《文武之道》(上冊)是盧敬之博士對逾60位香港專家學者的訪談錄,行業範圍遍及電影、歌劇、中西音樂、軍事評論、漫畫、武術、哲學、學術、傳媒、文化保育、中西醫療及行為分析治療等,文武兼備,對文化、藝術和閱讀如何走入生活各抒己見。

「文武之道 ,一張一弛 」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出處是《禮記‧雜記下》。表面看來是學文和習武。其意即治理國家,應該讓老百姓張弛有效,勞逸結合。

不同領域專家的文化訪談錄

由日本筑波大學圖書情報與媒體學院副教授盧敬之博士牽頭出版的新書《文武之道》,相信也略帶其含義。新書探討的領域涵蓋多元文化,各界別的專家連同他們的專業知識以及技能,勾劃出香港新一代文化地圖。

除此之外,此書引領我們深探文化與藝術的關係。正如標題一樣,「文」與「武」是一種互動的關係,我們可以輕鬆的達到互相制約,而沒有半點的浮誇造作,帶來的卻是不一樣的效果。

《文武之道》一書,鼓勵對博雅文化的體驗空間,讓更多的本地人理解文化的真正意義,不獨指感官性的欣賞或專門化的獨一概念。編者期盼憑着此書能引領讀者,多角度的思考身邊的本地特色文化,再融入大中華文化的體系,繼而憑着國際視野去體察香港文化存在的真諦。在完善整個的文化氛圍下,創造出整全的文化發展,建立優良的文化體系。

故宮落戶西九帶來的新思維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在接受訪問時,多次提及文化衝擊。具體來看,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的交滙點;但歷史上,僅在80年代經濟急速發展下,政府才意識到需要建立一些文化建設,直到97後才發展文化委員會。對此,值得我們深究香港的文化是否只是掛名式的發展。近年更因為多了市民關注保育的問題,多了思考一些專家以及自身對文化保育議題上的見解,文化的正軌才逐漸地走入社區當中。

吳志華博士認為故宮博物館的定位,對於日後長遠的發展有決定性的指標。除了硬件之外,他期待透過博物館會帶來新的文化思維,從而成為建立人文素質的亮點。他的構思是要更為貼地,細聽多方的意見,考慮公眾的想法外,亦會提出一些文化的課題去提升文化的素質。加上近年流行的新科技,以現時的尺度來看,他看到很多新概念,讓傳統及新科技可以結合,從而產生共鳴;讓藝術接觸到人與生活,賦予現代的意義。

例如古琴已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傳揚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化樂器 ,不單是一份使命和工作。簡單來說,更是對於文化的延續作出另類的想法。

文化得以保全,是經歷不斷的歷史演變,亦見證歷史的興衰。古琴正是近年中國歷史的寫照,幸得後代的承傳與賞析,則以重生,把歷史的窗口重新展示。這微小的琴樂,卻能觸動到人們的內心。小小的聲音輕柔舒暢,帶來一些安靜的心境,為高速發展的城市,帶來一點點清泉。

中西醫學反映的文化異同

中西文化就像中西醫學。近年中醫盛行,在很多的研究指出中醫在醫學上的穩定性。這個科研成果,延續了西方學者開始對中醫研究產生興趣,從而開始研究其治病上的實踐性。

文化與醫學之所以拉近,是源於中醫學中陰陽學說是出於道家的學術思想,兩者是分不開的。站在中醫的立場,要學懂中醫,是先要有中醫學的內涵,加上西醫的手段,兩者才能融合,但亦不礙於中醫的冶病原則,兩者方能結合。固此,中西醫是能互補,現今西醫沒辦法治療的疾病,都是需要中醫去調理。

同樣,當我們深化彼此的文化學說,便能找出很多共通點,這樣也能得出彼此的差異。中西醫同樣可以治病,但他們的結合就是互補不足,以達致相得益彰的效果。學貫中西亦是當今教育的宏大目標,香港本着中西文化的優勢,理應把兩者結合恰當,中西文化貫穿不同領域,讓我們的文化窗口,發揮它應有的文化魅力,兩者才不會出現代溝。

群體學習的不足 以自主學習補救

在市場的衝擊下,香港的教育制度下視閱讀是功能性的、以及工具性的副產品;閱讀不再是一種文化傳播,一般的學生只會為完成功課為閱讀的目標,在完成指定的工作後,不會深究閱讀上帶來額外的知識。教育大學前副校長呂大樂教授曾提出閱讀可以是生活化,以及與眾人息息相關的,筆者最欣賞他所倡議的閱讀分享,這是閱讀帶給讀者的重要信息,是我們學會閱讀的小錦囊,也是讓我們喜歡閱讀的關鍵方法,更可提升教育效能。

此外,教大鄭子誠教授在〈自主學習‧閱讀與學校圖書館〉一文中,提出學會學習不是傳統的死記硬背。而閱讀的本身,亦建基於探究尋根的精神;但現今社會普遍的人都信服科學理據,而缺乏學習人文學科的耐性及理解,加上在考試制度的催谷之下,只有少數能夠掌握考試的學生,能適應制度下的學習;教育變成講求效率和成本效益的工具,而不是以教學為中心,這是群體性學習的弊端。

因應教育界新課程的出爐,各方或需要重新考慮,自主學習與學習的關係,以及整體教育要走的路向,如何加強知識廣泛,達致閱讀的必然性發生,讓自主學習,得以從生,改善現有體制的封閉思想。

功利社會如何回歸教育初心?

在〈我們都是這樣在屋邨長大的〉一文中,寫下平凡的香江歲月。作者們分享了兒時的生活點滴、鄰里間的互動、互相呼應,是大家緬懷昔日的過去;隨着經濟的起飛,每戶人家各自有自己的生活,但同時,亦播下社會貧富懸殊的種子,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傷害。自相矛盾的是,我們盲目追求生活上的享樂,廣受物質生活的影響;但在另一方面卻懷念昔日的平凡生活,對於地道的文化,顯出不一樣的領會。

教育本身是教好學生,作未來的棟樑。可惜,今日的社會,盲目催谷金融體制,讓學生得到的是利益教育,教育變得市場化。老師為求有工閞,學生為求高分數。教育變成一個焚化爐,讓人陷於困局。宏觀來看,學校推崇文化教育變得不切實際;如果心態不變,那怕日後更多的改革,社會的問題仍然存在。

教育理應是培養人文素質的地方,過度的市場化運作,會使水準下降,帶來功利的目的。我們應該深思,教育是否應由文化人掌舵;教育水平高,文化水平亦相對提高,但似乎香港卻出現了不大一樣的狀況。

因此,如何能在推展博雅文化的同時,去平衡對物質生活的訴求,是大家面對香港文化的共同課題。在《文武之道》一書中,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對文化的發展提出多方面意見,務求使整個文化地圖,變得更具規模,這是值得我們細閱及參考的一本書籍。

新書簡介:

書名:《文武之道》(上冊)
編著:盧敬之、卓文傑、林雪杰、趙格華
出版:超媒體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