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剛:重塑香港軟實力 倡建更多「文化矽谷」

鄭志剛致力將國際頂尖藝術及人文內涵融入商業發展,目標是形成獨特的人文藝術商業生態圈,孵化當代的藝術家、設計師和建築師,同時與商業相結合,將文化藝術生活化。

團結香港基金舉辦「團結卓爾論壇」,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鄭志剛博士以「藝、文、商、社共融 重塑香港軟實力」為題主講,分享如何透過融合藝術、文化、商業、社會四大領域的力量,重塑香港軟實力的願景。

打造國際文化藝術之都

鄭志剛認為,香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建立了成熟的、面對全球華人市場的各種普及文化產業,曾經是世界最大的文化產品輸出地之一。如今香港的文化影響力降低,需要反省並深思如何重塑香港軟實力。

他指出,香港迫切需要文化藝術的建設和發展。「文化藝術在個人、社會、以至經濟層面都有不同價值。文化藝術可慰藉、溫暖人心、豐富生活,亦是包容的,可以成為推動社會彌合的重要力量,而文化創意產業更是推動香港經濟結構多元化的重要方向。」

故此,他認為香港需要建設更多的「文化矽谷」,以保育和傳承香港的傳統和文化藝術,推動創新和創意,滋養和提升社會的整體文化水準,以至培育藝術人才。鄭志剛續指,除了改善提升文化政策,亦需讓文化成為各個政策範疇都要充分顧及的重要因素,以提升香港文化軟實力,重塑香港國際文化藝術之都的形象。

鄭志剛博士(左二)、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右二)、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潘明倫教授(左一)一起探討如何融會藝術、文化、商業、社會四大領域,重塑香港軟實力。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右一)主持論壇。
鄭志剛博士(左二)、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右二)、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潘明倫教授(左一)一起探討如何融會藝術、文化、商業、社會四大領域,重塑香港軟實力。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右一)主持論壇。

活化皇都戲院 建立文化綠洲

成功創立被譽為「香港文化矽谷」的Victoria Dockside,鄭志剛致力將國際頂尖藝術及人文內涵融入商業發展,目標是形成獨特的人文藝術商業生態圈,孵化當代的藝術家、設計師和建築師,同時與商業相結合,將文化藝術生活化。

繼成功打造以藝術、人文、自然為三大核心價值觀的K11品牌後,新世界去年成功取得擁有68年歷史的北角英皇道皇都戲院大廈業權,並宣布啟動保育計劃,盡力保留和重塑戲院古蹟的歷史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結構,亦收集戲院文物及口述歷史,致力重現上世紀50年代的輝煌,建構一個演藝文化的全新地標。

鄭志剛分享說,建築本身是智慧、歷史、文化的結晶。皇都戲院盛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有輝煌的歷史,如同香港曾經風靡全球華語地區的文化產業和娛樂行業。然而皇都戲院日久失修,失去了昔日非凡光彩,需要保育、更新、活化,恢復其魅力,建立一個能夠激發活力並能啟發下一代的「文化綠洲」。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表示,香港不再是「文化沙漠」,政府已增撥資源配合文化和創意產業發展,讓年輕人有更多出路。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表示,香港不再是「文化沙漠」,政府已增撥資源配合文化和創意產業發展,讓年輕人有更多出路。

創造共享價值 重塑香港軟實力

除了致力推動傳統文化的保育與活化,鄭志剛亦分享了「創造共享價值」的理念及實踐,包括與社會企業合作建設社會房屋、疫情初期率先成立抗疫基金、生產口罩捐贈基層,乃至最近舉辦千人招聘會,首設口罩”Masketing”及研發專員、皇都戲院保育大使等新工種。鄭志剛表示,「在創造共享價值願景的驅動下,新世界鼓勵並推動企業內部、商界、及社區不同持份者創造共享價值,多方面推動可持續發展、孕育本土創意文化,為社會注入更多想像力與新希望」。

鄭志剛認為,企業的成功與社會進步密不可分,企業創新及對社會的承擔,在目前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尤其重要。他深信,將企業提升為一個兼具人文關懷、推動社會向前、根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新世界」,才能為社會培育新世代變革者,匯聚世界各地的創意與文化,重塑香港文化軟實力。

皇都戲院現貌。(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圖片)
皇都戲院現貌。(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圖片)

鄭志剛表示,在推動藝、文、商、社共融的過程中,他就像大型展覽策展人,結合社會各界的力量,促進良性循環,以推動香港文化藝術普及,孵化創意和藝術。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表示,隨着時代轉變,香港不再是「文化沙漠」,政府已增撥資源配合文化和創意產業發展,讓年輕人有更多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