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21 日(周三)發表土地房屋研究報告, 提出要只爭朝夕,解土地三低死結;雷厲風行,破供應「乾涸」困局。
報告指出,本港正陷入「熟地」(即可交付建屋的土地)供應低、房屋落成低、居住質素低的「三低」死結,政府須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實現《長遠房屋策略》的10年供應目標。團結香港基金為未來10年公私營房屋供應作出預測,呼籲特區政府立即行動,加速推進各項造地計劃,盡全力精簡土地及房屋發展的審批程序。團結香港基金亦呼籲社會團結一致,支持政府在所有土地及房屋計劃上積極推進,合力破解供應「乾涸」困局。
房屋落成量低 供應持續落後
報告指出,過去 20 年,香港缺乏大型土地發展計劃,導致可發展土地供應量逐漸枯竭,政府手頭上的「熟地」寥寥可數。
報告列舉可供私人住宅發展的土地,可建單位由3年前 「熟地」供應高峰時的 25500 個,下跌至本年度的 13020 個水平。不僅量低,素質亦有所下降──在政府賣地計劃中,可提供少於 100 個單位的「蚊型地」比例,在短短6年之間由 10%急升至 40%。此外,在來年的賣地計劃中,亦有不少地皮屬於未能作即時發展的「生地」,部分正等待《分區計劃大綱圖》修訂, 部分則尚待清理。可見政府在覓地建屋方面雖已殫精竭慮,但每每事倍功半。
報告指出,儘管私人住宅落成量去年呈現一次性反彈,但綜觀私人住宅的發展周期,自 2018 年中起,放緩趨勢並未改變。報告預測未來5年私人住宅落成量,年均只有約 15000 個單位,較去年實際落成 20900 個單位少 28%。公營房屋方面,報告預計未來4年的年均供應量為 21800 個單位,較《長策》的目標落後 28%。
居住素質不保 私樓又細又貴
供應短缺亦對居住質素帶來負面影響,市民不但會「愈住愈貴」,更會「愈住愈細」。報告預計,未來新落成私人住宅單位的平均建築面積,將於 2024 年跌至小於 600 平方呎(以實用率八成計算,實用面積將小於 480 平方呎),比 2012 年小了近1/3。事實上,近年市面上除了「劏房」及「貨櫃屋」外,還湧現了不少「納米樓」甚至「太空倉」,當中「太空倉」面積最小只有約 20 平方呎,情況堪悲。稍為有望改善的地方是,根據發展商向屋宇署提交的建築圖則及公布的售樓書推算,「納米樓」(即實用面積小於 215 平方呎的住宅單位)的落成量可預期於明年後從高位回落。
收地難 「明日大嶼」可作催化劑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表示:「香港的房屋供應就如麵包師傅需於短時間內製作大量優質麵包一般。欠缺『熟地』、發展過程被拖慢, 就有如麵包師傅只有少量麵粉,使用的設備亦運作不良,即使竭盡所能,亦只能緩慢地製作出有限的麵包,令房屋供應『又貴又細』。要扭轉此趨勢,需要盡快拓展新發展區,竭力推動可以釋出大面積發展用地的相關工作。希望社會可以團結一致,支持政府在所有土地及房屋計劃上積極推進,合力破解供應『乾涸』困局。」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則指出:「過去 20 年來,香港都沒有進行大型土地發展計劃,土地儲備開始乾涸,缺地的困擾日益嚴重。」他相信,「明日大嶼願景」作為長遠土地供應計劃,可改變持份者對未來土地房屋供應的預期。同時,由於政府與現有土地持份者的交涉過程中,往往牽涉潛在的清拆及重置問題,大大拖慢各新發展區及其他土地供應措施推進的步伐,「明日大嶼願景」可作為交涉過程中重要的催化劑。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