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格物

港大的校訓是「明德格物」。「明德」和「格物」兩詞均早自《大學》,分別是三綱領和八條目之首,反映學習的過程是有明確次序:知之為始,能得為終。

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是香港第一所大學,歷史悠久。孫中山先生亦屬於其畢業生,他早年入讀港大的前身:香港西醫書院,學習西方醫學。

七十年代的港大三傑

多年來,港大都是香港的「第一學府」,早年只有成績極其優異的考生才能走過這條「獨木橋」進入大學的門檻,而港大畢業生是「天子門生」不愁沒有出路,可以加入政府做政務官,不難扶搖直上,當上處長、局長、司長,甚至特首;不入政界、可從商或當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會計師等,收入豐厚,社經地位高人一等。

順帶一提,香港上一代人所熟悉的許冠傑是唸心理學的港大畢業生;我最喜愛的關正傑則是唸建築的。這兩位都是被喻為高學歷的傑出歌星,前者更是粵語時代曲冒起的重要人物,先是《鐵塔凌雲》一鳴驚人,跟着是《半斤八兩》,唱得街知巷聞,成就了紅遍樂壇40年的一代歌神。

另一位我的偶像是在港大唸英文和英國文學的劉家傑。劉氏英語水平之高,除了當香港小姐競選的司儀外,還主持電視小品節目《英語一分鐘》,他是我讀中學時的第一代補習英文名師,但後來劉家傑和關正傑一樣已移居海外。他們三人,可謂70年代的「港大三傑」了!

明德格物:三綱八條之首

說回香港大學。港大在英治時代成立,其主要目的為政治培訓懂英語的行政人才,方便畢業生加入政府工作。有了這學位,辦事能力都有一定保證,無論是唸文科或理科都不拘,都可投入政務官(AO)或行政官(EO)職系。而英式大學教育是三年制的,與歐洲和美國四年制有所不同。香港大學早期的學生只有極少數的外籍人士,所以其校訓用了中文,承傳了中國的優良傳統。

港大的校訓是「明德格物」。「明德」和「格物」兩詞均出自《大學》,分別是三綱領和八條目之首。我十分欣賞制定港大校訓委員會的成員,他們對中國文化想來有深厚的認識。

我先試解釋「三綱領」,這是大學教育的三大目標:《大學》云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相信大家都應耳熟能詳。其意思是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高尚的品德,在於使民眾棄舊立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在古代,所謂「大學」即大人之學,相對的是「小學」,即孩童之學。古人8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技巧和禮節。15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及心性之學。孔子説:「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是15歲已立志成為一位德才兼備的君子。從前只有貴族子弟才有特權接受教育,入讀小學和大學,而一般平民老百姓是沒有接受任何教育的機會。大學之道就是「明德、親民、至善」要達到這三個至德至善的境界就要時常敦品勵學,晉德修業了。

知之為始  能得為終

學習的過程是有明確的次序的,要知所前後,不可本末倒置。所謂「物有本末」就是明德為本,至善為末;所謂「事有終始」就是知之為始,能得為終。解釋如下:

知道自己所應達到的境界(止)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目標堅定;目標堅定才能夠做到心境平和(定);心不妄動才能夠神思安穩(安);神思安穩才能夠考慮周詳(慮);考慮周詳才能夠有所得益(得);才能達到完善的境界。

儒學的八條目由「格物」開始,即認識及研究萬事萬物,推究其道理,然後便可以融匯貫通,知其道德,即所謂「至知」。不過「格物」是格外物,層次不高,所知有限,屬最基礎。至明代受到心學大師王陽明的質疑,他七日七夜格竹,結果格出病來。儒家學問的精粹在於內觀,不是外境,所以「誠意」和「正心」才是修身的重點。

中國讀書人的最高層次不是功名、利祿、富貴、榮華,而是「為己之學」,明德為要。曾是進士,又留學德國的蔡元培在1916年當上北京大學校長,他一心改革前「京師大學堂」入仕做官之敝,有好高鶩遠,敷衍了事的積習。

因篇幅所限,大家也可上網看看蔡元培就職校長時的演説,真正的大學之道,也許已被遺忘了呢!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