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難返疫情前 年輕人不易搵工

無論是僱主,還是公司裏的管理人員,對新一代的年輕人都普遍印象不佳,覺得他們的工作態度不如上一代。所以當有得選擇的時候,他們會請有經驗的人,或心態較成熟的人。年輕人的排位,排得不前,被挑中的機會不高。

環球經濟將沒法返回疫情前的狀況,這已是全球經濟學家的共識。人們將需要過不一樣的生活,香港的年輕人,對此似乎警覺性不高;他們不知道,自己將是最大的受害者,而且局面不容易扭轉。

對抗新冠病毒,人類尚未有疫苗,亦沒有特效藥,唯一較為有效的方法,是封關限聚;但這會導致社會停擺,對經濟造成莫大的傷害。一些百年老店與環球大公司,都相繼需要申請破產。大家耳熟能詳的,就包括維珍航空與Hertz租車等。如果大公司也撐不下去,中小型公司所受的壓力就更加不用說。

一輪破產潮之後,無論資金還是創業者的風險胃口都會減弱;受傷過重就得有一段時間休養生息,這是導致經濟無法回到疫情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者,疫情又令各國政府對戰略儲備的需要性比以前敏感,而儲備的需要無可避免會削弱一個社會的再投資能力。再投資的能力弱了,經濟自然沒法返回疫情前。

此外,疫情亦令各國試圖減少對外國的依賴,盡量把生產線遷回本土;但這會削弱企業利用全球有利環境的能力,生產效益一定比以前低落。如果產出比以前少了,可分配的資源亦會比以前少,世人要有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

香港屬外向型經濟,是全球化的得益者。若果世界要去全球化,香港受到的打繫亦會大過其他經濟體。因此,我預期香港的破產倒閉潮會比其他內向型的經濟體系嚴重。一輪破產潮之後,繼之而來的一定是失業潮。

企業都有裁員的壓力

政府公報的香港失業率,現在只是5.2%。我認為這個數字尚未反映最壞的況。將來很有可能會發展到雙位數字。失業情況在年輕人之中將最為嚴重。

原因是當經濟規模收縮的時候,企業都有裁員的壓力,怎會去增聘新員工?所以剛離開學校的年輕人,一定不容易找到工作機會。

再者,無論是僱主,還是公司裏的管理人員,對新一代的年輕人都普遍印象不佳,覺得他們的工作態度不如上一代。所以當有得選擇的時候,他們會請有經驗的人,或心態較成熟的人。年輕人的排位,排得不前,被挑中的機會不高。

年長的人多有家庭負擔,失業對他們的壓力很大,所以他們會較快面對現實,願意調整自己的待遇要求;但年輕人較為理想主義,在沒有生活壓力的情況下,他們不肯輕易屈就。覺得「唔使返工」好開心的人,怎會找到工做?

香港的家庭大部分有積蓄,而政府手上亦尚有不少盈餘,年輕人應未到「馬死落地行」的境況。所以,香港的經濟可能還得進一步惡化,年輕人才會因環境所逼,非考慮轉型不可。屆時,香港才有機會出現新景象。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