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從來是行動而非對話

曾以英語真情剖白的林鄭,應該聽過這句話: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對話之後的行動才是成敗的關鍵。

特首林鄭月娥將於明天(26日)舉行第一場社區對話,名額為150人,網上報名人數已逾萬人,誰人能出席由抽籤決定。出席市民會經過嚴密保安檢查,確保不可攜帶冒犯性物品如雨傘、豬咀、頭盔、旗幟等。香港特首落區見普通市民,如臨大敵,令人感嘆。

從拒絕與有專業地位的法律界和代表不少市民的泛民議員會面,了解他們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理由,到今天紆尊降貴與普羅大眾對話,林鄭特首這個改變不可謂不大。毋疑,像她說,對話總比對抗好。但在對話前,政府應該了解最新的民意情況,而明報委託中大於本月5至11日進行的民意調查,是適時的參考資料。例如,調查顯示75.7%受訪者認為政府撤回修例的回應並不足夠,70.8%仍然堅持政府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對於林鄭義無反顧力撐的警隊,市民對其評分下跌至2.89分(10分為完全信任),而完全不信任(0分)的受訪者增至48.3%。在示威涉及暴力有上升趨勢方面,50.5%人認為政府須負最大責任,責在警方的比例(18.5%)則高於責在示威者(12.7%)。雖然有69.4%受訪者認同和平非暴力原則,但被問到大型示威未能令政府回應時,有55.7%人對示威者的激烈行動表示理解。

真心對話三大因素

面對上述民意(政府不信可自行另做調查),倘若政府真心想對話有超出博取一些同情分的成效,我認為它要考慮3個因素。

第一,政府在對話會上(而首場是關鍵)必須讓市民感到它有誠意正視問題。例如,假如政府重複稱所有對警方涉嫌暴力或濫權的批評(包括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都是不公道的說法,或是只聽不回應,這只會證明對話其實是做戲。

第二,政府須在事後整理及公開所有對話的問答(包括未能被抽中在會上提出的問題及政府的回應),讓市民判斷政府的回應是否展示它仍然擁有有高度自治及有新思維去解決問題(包括會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第三,10月的《施政報告》會是今屆政府能否挽回市民,特別是年輕人一些信任的最後機會。

曾以英語真情剖白的林鄭,應該聽過這句話: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對話之後的行動才是成敗的關鍵。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王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