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脫碳

工業脫碳是必須面對及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們可以通過提前規劃及投資,採取升級及替代的創新技術以實現碳排放。

全球經濟市場由各行各業組成,當中工業生產佔全球四分之一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及就業,工業產品及材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創造社會繁榮及財富的重要驅動力,不過工業亦是二氧化碳(CO2)排放的主要來源,對地球環境帶來污染。

有數據指,2014年全球約有28%的溫室氣體(GHG)排放來自工業,然而2015年《巴黎協定》目標是205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與1990年相比要減少80%至95%。在此背景下,工業脫碳是必須面對及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們可以通過提前規劃及投資,採取升級及替代的創新技術以實現碳排放。

早前,有報告指出,氨、水泥、乙烯及鋼鐵這四個工業企業(或部門)能夠通過提升能源效能、利用電熱(Electric Heating),以及把氫(Hydrogen)和生物質(Biomass)作為原料或燃料使用,藉此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近乎零;去到2050年,脫碳成本將介乎11萬億美元至21萬億美元之間,期間更要加快再生能源的基本建設,以增加4至9倍的清源能源,才能真正實踐減少碳排放。

工業面臨不少困難

對此,以上提及的四大工業部門所面臨的困難有:一、由於有45%的二氧化碳排放源自原料,在原料無法改變情況下,只能改變其生產過程;二、工業生產過程中通過化石燃料來產生高溫會導致35%的碳排放,有關替代方案也存在困難,可能要改變煉製設備的設計;三、工業的生產鏈繁複,每個細節皆環環相扣,很難單獨改變,基本上是牽一髮動全身,讓改革難度提升;四、工業用的生產設備大多昂貴和耐用,若要重建必會涉及龐大成本,重新打造設備也要承受漫長的時間成本。

經濟市場講求利益,筆者認為雖然碳排放已經是全球各國政府都有參與之事,然而工業生產出來的多數是銷售商品,如果脫碳成本過高,以致成本轉嫁商品,令價格提高,同業競爭力提高,這變相不會激勵工業企業配合碳排放政策,由此可見工業脫碳的困難不止於技術升級及替代,也有來自於實體市場的各種壓力。

不過,總的來說,雖然工業脫碳過程勢必困難,但只要政府、企業及相關利益者能夠互相合作,便不是不可能的事。

原刊於iMoney,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