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2017創科博覽

學生各有特質,未必人人都鍾情科學,而學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育人為本、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不同潛能。

9月29日,我和幾位老師帶同學校三十位科學小先鋒,一同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2017創科博覽」參觀,我們興奮地進場,只見那裏人山人海,場面壯觀,來的有中學生、小學生,連幼稚園學生也有不少。展出的攤位可謂中、港精英,有貴州的「超級天眼」模型、古代的天文儀器模型、更有VR體驗和「香港之光」,相信要走上三個小時以上,才說得上略知一二。我中學時是讀中國文學的,科學水平可謂幼稚園級,我只花了半小時便逛完會場,雖然我對科創認識不多,但作為一位小學校長,一位學校領導,當日我卻悟出一個道理來:專業領航、育人為本。

驚見中國科技走得快

STEM這個名詞,早在90年代已在美國學校開展,雖然中、港兩地學校近年急起直追,但作為專業領導,在這股創科洪流中,我們不要只着眼於培育多少個科學家,學校要育人為本,要發展學生的個人特質,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培育學生的綜合素養。

筆者雖然不是科學人,但近年參與不少香港教育局的創科決策會議,往往以局外人來看局內事,自有一番怪論,讓我先談談我對當日博覽會的一些反思。

一、當日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原來中國的科技已走得那麼快!所以我們要多帶學生到國內參觀交流,因為我們的學生成長後,如要從事科創,國內一定是最佳的起步點,學校要為他們的生涯規劃設想,早點讓他們與國內接軌。

二、為甚麼當日我只逛了半小時便看完?是因為沒啥好看?不!是因為我跟不上,因為我科學的知識水平太低了。筆者也是一個新鮮人,喜愛試驗一些創新的電子產品,但使用和理解,理解和發明,完全是兩碼子的事,所以我們在小學推行STEM教育,首要是加強學校的科學教育,那是創科的根基,根基不穩,所有發明都是空談。問題是香港小學的科學老師不多,也沒有完整的科學課程,如何是好?沒辦法,只有靠校長和中層人員的專業領航:加強教師培訓,以發展校本科學課程;騰出課程空間,讓學生探究學習。

三、那天雖然有不少導賞員,為學生詳細解釋每個展覽攤位的要點,但帶隊的老師也不是閒着沒事,除了要看管學生,他們還要聚精會神地聆聽,因為聽得心花怒放的同學,偶爾會掉過頭來問你一些古怪的問題,如果老師連一丁點的招架能力也沒有,唯一可做的,只怕只有靦腆一笑。

其實身處創科世代,老師也不能獨善其身,情形就好像20多年前,教育局將電腦放進學校,所有老師都要「逼着」學電腦。教學是要與時並進的,如果我們連控制機械人的簡單原理都不會,甚麼叫VR也不知道,3D打印也沒試過,又如何帶領學生去成長和學習?所以我建議學校要加強專業培訓,要分批強化老師對創科的認識,更要善用教師發展日來參觀交流,慢慢形成學校的創科文化,老師便不會輕易卻步。

四、展覽攤位中,也有一些是屬於編程的。最近教育局除了鼓勵「4C」(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itical Thinking和Creativity)外,還強調另一個「C」(Computational Thinking)。意思是教導學生以編程的方法來思考和討論,如排序、分支(If)等技巧。他們稱這些教學法為unplugged teaching,意思是不用電腦來教編程,只在課堂上教學生編程的思維。其實這也是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一種,就是在課堂小組討論時,鼓勵學生以不同的方法,作出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可以用概念圖,可以列表,也可用編程的思維來討論。筆者十分贊同小學教授編程的理念,但我也曾在教育局的政策會議上表達過,建議由電腦科老師來教授編程概念,因為一般老師是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的。

五、當日有幾位中學生在我身旁經過,只聽到其中一人說:「很悶,何時才可離開!」我打量了那學生一會,相信他也是一個有為的年輕人,但為甚麼他要嚷着離開?因為學生各有特質,未必人人都鍾情科學,而學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育人為本、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不同潛能。但我們都知道未來的世界必定是以創科主導,我們應如何引領這些對科學沒興趣、沒發明天份的學生,來配合社會的需要?

綜合素養、育人為本

香港政策研究所早前發表了一份關於香港STEM教育的研究報告:《推動STEM+教育:STEM教育的在地化與頂層設計》。「STEM+」是指學校對STEM的理解,不應只停留在培養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四種能力,更應多加一個要點,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他們參考了美國、上海及新加坡所訂立的素養框架,倡議本港的STEM教育應具備五項核心素養(綜合素養):1.科學及科技素養(包括知識內容和實行能力);2.綜合運用與創新素養(具備綜合能力和創意思維);3.解難能力素養(強調科研工作是為人類解決問題);4.群體協作素養(提供機會讓學生以協作來進行知識建構);5.社會關懷(STEM的應用與創新,有賴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關懷)。報告指出,STEM教育並不是少數科學尖子的教育,是要提升學生的普及競爭力,讓學生具備這些素養特質,才能迎合未來的創科世代。

教育應是育人為本,在STEM的洪流中,我們應怎樣培育那些對創科沒興趣的學生?就是在教授科學和科技工程之外,培育他們的創意思維、解難能力、協作能力和對社會的關懷,這些綜合素養正是學生和未來社會所必需的。

我曾經有機會遇上一個研究食物基因的科學家,我問他甚麼是科學,他說:「科學就是生活,我們從事科學,就是要改善人類的生活。」要改善我們的社會,是需要不同的建設者,只有科學家而沒有其他的專才,那是不切實際的。所以學校在STEM教育上,不應只沉迷於學科學,搞發明,應透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創意思維、解難能力、協作能力和對社會的關懷),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競爭力,讓他們按自己的特質來成長,那才是因材施教、育人為本的教育。

蔡世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