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常的半榻琴書

簡單的經濟分析,田黃愈難求,方印愈易偷。

藝術收藏,有著錄確認閒閒哋聲價十倍。所謂傳承有序,來源及名堂亦可以左右市價。不久前,一位溫州商人以過億元投得一方乾隆御筆之寶,拍賣行稱,來源是十九世紀末一法國海軍醫生從中國帶到法國,有其家族收藏過百年的名堂。

另一例子,今天張五常教授的書法,在拍賣行估價至少一萬至兩萬元,以還健在的作者來說,是相當值錢,但我建議下注前,要留意作品是誰交到拍賣行,因為大教授說過,沒有金錢的應酬之作不容易寫得好。我自己收藏了他一幅《春夜洛陽城聞笛》,是難得沒有金錢又非為應酬的作品,下款「半榻琴書」這個印章更是大有名堂。

名堂響,爭議可亦不少。印文「半榻琴書」跟「乾隆御筆之寶」同樣在《乾隆寶藪》有記載,對故宮文物略有認識的人會記得,此方印乃一紅瑪瑙螭鈕。筆者見過的,卻是記錄在張五常最近編撰的《清宮田黃方印錄》裏,93方印章當中周尚均替乾隆造的另一閒章。

兩個爭議問題

據我所知的故宮資料,乾隆有印章約1,800個,今天流落民間的估計數百個。這裏我要提出兩個具爭議的問題:相傳乾隆對田黃情有獨鍾,為何故宮令人留下印象的,就只有北京的三鏈章和台北的九讀印(且不論有專家質疑這些是否田黃)?後者是國民政府從北京故宮拿走,前者沒有被拿走,多得溥儀比國民政府更早把它偷出皇宮。

接下來的另一問題,經歷過西方侵華、北京政變、北伐戰爭、日本侵華後再到國共內戰,難道沒有人比國民黨,甚至溥儀早一步捷足先登?

簡單的經濟分析,田黃愈難求,方印愈易偷,我們愈有理由懷疑清宮田黃方印不止今天兩個故宮收藏的,流落民間的乾隆印章可能遠超幾百。

《清宮田黃方印錄》的出版在這些爭議上火上加油。筆者學過鑑別田黃的一些皮毛,明白沒親自拿過上手,懷疑這93方印章的真偽是情有可原。

要降低訊息費用,大教授寫了一篇叫《求石奇遇記》的序言去解釋這批田黃方印的來源及名堂:「十多年前,一位不速之客拿着數十方石章向我求售 ……道聽途(塗)說,原物主是民國時期的一個重要人物,謝世多年了。」這是個名符其實的奇遇記,故事引人入勝之餘,亦蘊藏不少投資智慧。不速之客究竟是誰?民國時期那個重要人物又跟不速之客有甚麼關係?買本《清宮田黃方印錄》看看,然後自己猜猜吧。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徐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