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傳統村落和中式建築的人,一定會到過元朗屏山。那裏有新界第一條文物徑,串連上璋圍、坑頭村、坑尾村和塘坊村的歷史建築,當中有祠堂、書室、廟宇、古塔,還有一座殖民地式舊警署。走畢1.6公里長的文物徑,對鄧氏風俗以至昔日鄉村都會增加多點認識。
屏山文物徑於1993年12月12日開幕,現今增至13個景點,包括聚星樓(法定古蹟)、社壇、上璋圍、古井、楊侯古廟(三級歷史建築)、仁敦岡書室(法定古蹟)、鄧氏宗祠(法定古蹟)、愈喬二公祠(法定古蹟)、覲廷書室(一級歷史建築)、清暑軒(一級歷史建築)、述卿書室門樓(一級歷史建築)、洪聖宮(二級歷史建築)及屏山舊警署(二級歷史建築)。
然而當地的建築文物不只上述地方,鄧氏宗祠旁邊還有五桂堂和聖軒公家塾(二級歷史建築),但有關族人不對外開放。另外坑尾村有若虛書室(三級歷史建築),容許遊人入內參觀。在聚星樓附近還有正在修葺的達德公所(法定古蹟),當完成修復後,這座歷史建築將會成為屏山文物徑一個景點。
秀才故居
走畢整條文物徑,我感覺意猶未盡,因為缺少一類建築未有參觀,就是民居。當地有幾座古老大屋已被評級,但大都有人居住,不便入內。唯獨坑尾村64號一座閒置多時、保養良好的清代大宅(二級歷史建築),卻沒有納入文物徑中。
該大屋建於19世紀中,是典型的青磚麻石結構。據現今屋主鄧廣賢表示,此屋由屏山鄧族二十一世祖鄧述卿及其兒子鄧大成興建,二人均有功名,前者是文林郎,後者是武庠生,為文、武秀才,因此大屋被稱為「秀才故居」。
1990年代此屋已不作居住用途,但屋主沒有拆卸,反之花錢修葺,回復原來面貌,並擺放從村中收集得來的農耕用具和生活用品,如同鄉村展覽館,間歇性開放讓市民參觀。香港很少房屋沒加現代設施,但秀才故居卻能如實地展示清代居住環境。大廳有座五彩雕花神枱供奉祖先,牆上掛了寫滿神名的紅色牌子。隔壁是磨房,過去只有富裕人家才闢此室給傭人磨穀和舂米。鄧先生曾與古蹟辦接觸,希望政府接收,但一直未有協議,否則便可為屏山文物徑增添一景,讓遊人對舊日鄉村有全面了解。
村民抗英舊址
英國接管新界時曾與鄉民爆發流血衝突,屏山鄧族是其中一支抗英力量。族人於1899年3月28日在達德公所開會後發出一份「抗英揭貼」,號召鄉勇武裝作戰,並以公所作為指揮中心。
達德公所建於清咸豐七年(1857年),是「達德約」(由元朗、屯門等39條村組成)村民管理墟市和議事的場所,亦是更練團的駐地。原是兩進三開間設計,同治五年(1866年)在兩旁增建慰寂祠和英勇祠,供奉「達德約」跟其他村落械鬥而犧牲的烈士。
1898年中英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翌年4月英國正式接收新界。村民擔心土地被奪,因此聯合起來武力反抗,最終因強弱懸殊而敗北,不少人賠上性命。
1938年鄉民集資重修達德公所,在正廳牆壁嵌上「忠義留芳」石碑,紀念抗英義士。碑上刻了170多個名字,以屏山鄧氏最多,其次是橫洲鄉和沙江鄉,當中也有11名女性。碑的兩旁寫了一副對聯:「達顯英靈如在望,德成敢勇永留名」。
二戰後,達德公所曾用作分流達德學校的學生,之後借給基督教兒童福利會開辦孤兒院,1958年至1970年代改作私立小學。1980年代政府發展天水圍新市鎮,填高地勢,又堵塞河流,河水無法疏導,以致地平面較低的達德公所長期淹浸,繼而荒廢,一段抗英歷史逐漸被人遺忘。經過村民爭取,古諮會在回歸後將達德公所評為一級歷史建築,2013年列為法定古蹟,展開全面修復工程。
與抗英事件有關的地點還有覲廷書室,當年英軍曾駐守此處作為指揮部,之後設立臨時辦公室和警署。事件平息後,港府派遣中英文教師各一名寄駐該處教學,開啟新界新式學校之先河。
1899年8月4日,港督卜力到屏山鄧氏宗祠與紳耆會面,解釋管治新界的原則。港督與鄉民面對面的情景被拍攝下來,如今已成歷史照片。相中背後牆壁可見懸掛了一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賀帳,此物近年已送給香港歷史博物館收藏。
屏山警署變文物館
港府接管新界後為確保治安,1900年在屏山「蟹山」興建一座殖民地式警署,居高臨下監視四周。鄧族認為此舉如同「大石壓死蟹」,破壞鄉村風水,故提出反對,但不獲接納。1980年代政府在屯門稔灣興建垃圾堆填區,需徵用屏山鄧族山墳的土地,雙方始就警署的存廢進行商討。經過長時間拉鋸,終在1997年達成協議。鄧族願意遷墳,以換取政府出資將屏山警署改為屏山鄧族文物館。
屏山現有一條文物徑,又有一間介紹鄧族歷史和傳統生活的展覽館,吸引不少遊人和學生前來參觀。遠道而來的市民對屏山文物表示欣賞,令村民產生自豪感,無形中更加重視自己的鄉族文化。
圖片:作者提供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