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文學先驅 本土研究洗滌港人心靈

文學帶我們超越現實所限,創造多個「可能世界」,令精神生活更形豐富。

都市人忙於營生,往往視文學藝術為奢侈品,但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及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總監陳國球教授認為,文學其實是都市人的必需品。他說:「文學帶我們超越現實所限,創造多個『可能世界』,令精神生活更形豐富。」

「抒情傳統」作為中國文學論述是近年一個熱門的課題,陳教授可說是研究抒情傳統的先驅學者。他一直關懷「有情」的文學史,在學術的歷程中,注意到「抒情傳統論」在闡釋中國文學時所藏的可能性,自此一往而深。

陳教授曾到捷克、美國、加拿大、日本、台灣、中國大陸各地講學,著有《感傷的旅程:在香港讀文學》、《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情迷家國》、《抒情中國論》,合編《文學史》集刊、《抒情之現代性》等多種研究、評論及選集;並擔任十二卷《香港文學大系 1919–1949》總主編,主編《評論卷一》。其著作《抒情中國論》曾獲選為《南方都市報》2013年度十大港台好書。

屬於香港人的抒情史  獲選為十大好書

陳教授的最新著作《香港的抒情史》獲選為亞洲週刊2016年十大好書(非小說類)之一。他解釋道:「現時未有一本香港人寫的香港文學史,而出版《香港的抒情史》正是指出這個現象及有何途徑去切入撰寫這個題材。」此書籌備經年,部份篇章早於2000年完成,在出版前再三修正更新,鉅細無遺。陳教授將累積十多年的想法,編撰成這本屬於香港人的著作,與大家分享。

陳教授指,《香港的抒情史》共分三個章節,部份篇章可能會較易引起年青人的興趣,例如〈抒情在彌敦道上──香港文學的地方感〉,從年青人熟悉的街道出發。陳教授除了對彌敦道寫上一些敘述之外,亦選取了一篇散文及一首詩作論述,前者出自六十年代一位從內地移居香港的作家,後者是本地成長的作家,他們分別以不同角度去描繪六十年代的彌敦道。另一篇〈政治與抒情──論唐滌生的《帝女花》〉,就以一個家傳戶曉的劇目去論述政治與抒情。而〈涼風有信──《客途秋恨》的文學閱讀〉則圍繞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南音作文學論述。陳教授推薦讀者先從這些篇章開始閱讀,因為它們比較具體而少含理論,亦相信較易引起年青人的興趣。當然,對研究香港文學史的朋友,解說怎樣建構及如何論述香港文學史的首章〈走進文學史〉,必不能錯過。

文學大系 匯集香港文學的精髓

說起香港文學史,不得不提的當然是陳教授近年統籌本地學者編撰的《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全書共十二卷,從中探討「香港」及「香港人」的意義,這套書現已成為今後研究1949年前香港文學的重要參考文獻。陳教授說:「香港鮮有在公共論述提及香港文學,報章副刊專欄也多以政治經濟為題材。但文學可以帶領我們深入去認識一個地方。文學家很敏感,筆觸細膩,透過其文字表達出來的本土情懷,相信比新聞報導所描繪的更多更深入。」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以體裁分卷,包括新詩、散文、小說、戲劇、兒童文學及通俗文學等。陳教授分享道,其間搜集資料遇到不少困難和挑戰,部份文獻要從網上拍賣或遠至北美的圖書館借回來,因此需要大量經費支持,所有參與編輯的學者也是義工,沒有編輯費,對他們的無私貢獻,陳教授感動感激之情,已溢於言

陳教授正籌備編撰另一套《香港文學大系》,五、六十年代(1950-1969)的香港算得上是動盪的歲月,這個時期的文學又將呈現當時怎樣的社會風貌?陳教授將這個時期的香港文學及文化歷史資料整合,讓公眾對這時期的香港有更深的認識。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