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andel 在哈佛教授有關政府議題的課程,蜚聲國際;以「正義」為題的課程不但吸引約一萬五千名哈佛生修讀,並製成一套共12集的電視節目,據稱他在中國內地更擁有大量「粉絲」。
我曾拜讀他於2013年所著《錢非萬能:市場道德界限》(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一書,看看對一個我教授幾近40年的科目是否有所啟發,結果大失所望!儘管作者在道德和政治理論方面的學問登峰造極,但全書內容卻出奇地淺薄,其中所主張的道德含義更叫我難以認同。
由於近期有一位好朋友心儀此書,有意互相切磋探討,而在整理讀後感之際,念及當前草根政治在社區結集以及活躍程度日增,我想在此與讀者一同分享。
不公源於不均
Sandel 聲稱此書旨在顯示市場如何敗壞、如何貶損(corrupt or degrade)被分配的種種財貨,是以「我們」作為一個社會,理應共同思考各種財貨、關係、活動的真正意義和目的,而且應如何加以評價。
但他沒有明示「我們」是指什麼人——究竟是某一地區、某種族或宗教團體?某個國家、抑或全球男女整體?
在我看來,書中論點既難以成立,其中的「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政治哲學也毫不吸引,但此書的成功之處在於極富挑釁性,令讀者對以利用政治權力謀私,亦即所謂的「政治資本主義」(political capitalism),產生極度抗拒傾向。
「市場」是一個用作進行財貨及服務交易的平台,通常以金錢作為交易媒介。經濟學家之所以對市場有所偏好,皆因在特定條件下(例如生產者之間的競爭),市場往往有利於創新和有效分配資源。
事實上經濟學家也是批評市場的先鋒,他們發現市場有效運作的條件未必都能符合,而一旦未能符合,例如在「自然壟斷」的情況下,另類制度安排可能發揮較佳作用。
道德哲學家有別於經濟學家,前者往往着眼於市場制度是否公平,其中涉及的不同層面包括不均和剝削。由於市場在資源分配方面基於支付意願,而支付意願又與支付能力息息相關,在市場競爭的副作用下,或會產生財富不均現象。
不公平現象來自政治剝削,或濫用權力不對等,個人或企業利用財富、法定權益、資訊、或擁有稀有財貨(例如某種珍貴藥物)等基本不均的情況,從而提供令弱勢者難以抗拒的選擇。很多時候通過改革市場甚或深化市場各種機制,往往有助於撥亂反正,但若不對等現象源於政治權力來源不平等,則不易矯正。
但 Sandel 針對的並非公平或效率問題,而是根據另一種考慮,質疑市場作用或會敗壞財貨本身意義。那麼何謂敗壞?他在書中指稱「所謂敗壞一種財貨或社會習俗,亦即加以貶損,而未能恰如其份予以評價。」因此,Sandel 提出,炒賣免費公眾音樂會門票圖利、名牌大學取錄捐款人的子女,以及向外來移民兜售居民權等行為,都有損事物的本質,當作貨物交易之舉,只會褻瀆其價值。
市場造成腐敗?
這位哈佛學者批判市場敗壞價值的論點,並無建立任何系統化的論析;書中一味列舉大堆「財可通神」觀念深入民心的例子,例如為免排隊之苦而花錢疏通,機構透過為僱員購買保險圖利,有錢人花錢獵殺瀕危動物取樂,窮人在臂上紋上賭場網址等等,令讀者鄙視此等行徑。
可惜所舉例子並未能印證其所謂市場敗壞交易事物之說。首先,此等事物與市場大都並無任何關係;其次,有關例子亦稱不上是敗壞事物本身的價值。
市場乃某種特定制度安排,並非如 Sandel 在書中所指,以為單憑金錢運作,其實他所舉例子大都超出市場範圍,只牽涉到行政決定,無關市場後果。以金錢誘因為例,答應孩子每讀一本故事書就可獲兩塊錢,其實與市場無關,而只可視為操控行為的一種手段。
書中提及有關管理辦法的例子,雖然確在道德層面有可商榷之處,但貫串其中的主題並非市場或價格,而是管理權問責性蕩然無存。
書中臚列的例子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與敗壞價值似乎關係不大。看來作者只在乎惹起讀者對例子中的醜惡作風產生反感,令讀者感覺其中的財貨及活動受到貶損。不過在我看來,作風醜惡不可與敗壞本質混為一談——畢竟低俗與道德淪亡之間實有天淵之別。
分清兩者之間的分別所以至關重要,皆因 Sandel 引導讀者只着眼於外表(金錢攸關),其實無助釐清甚或防止事物本質遭到敗壞。
在現實世界中,敗壞道德的行徑本就不一定涉及金錢。Sandel 指出,在大教堂向參加彌撒的信眾兜售原本免費的入場券,無褻瀆天主教會之意。我倒認為教會隱瞞性侵犯個案的醜聞,雖然非涉及金錢交易,其敗壞道德的程度更為嚴重。市場經濟中人人皆勞而有獲,即如教師培育人才而收取報酬,難道會敗壞教育?難道食品會因為是花錢買來,並非自己栽種而變得不美味?Sandel 之說流於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