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10月19日舉行理大創科×校友日2024,展示大學在交叉學科研究、知識轉移、創業培育方面的成果,並為師生及校友、創科企業家、業界夥伴、研究人員及學生等提供機會探索合作機遇;同日下午舉行的校友日則安排了連串節目,讓校友相聚校園,見證母校發展。
邱達根:鼓勵業界齊探討合作機會
立法會議員、理大大學顧問委員會成員邱達根表示:「理大在學術上追求卓越,在創新上追求突破,備受尊崇。理大已有87年的歷史,一直是培育頂尖人才的沃土,也是研發高新技術的搖籃,更是推動變革性創新的重要力量。今天的活動展示了許多令人振奮的技術成果和創業方案。我衷心希望理大的研究人員與行業翹楚之間能藉今次機會互相啟發,互相交流。我亦鼓勵業界就理大的科研成果滿足市場和社會需求提出寶貴見解,並一起探討合作和技術轉移的機會。」
李國祥、滕錦光:理大支持初創 應對全球挑戰
理大校董會副主席李國祥表示:「秉承理大校訓『開物成務,勵學利民』,配合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有關推動現代化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的倡議,大學會繼續透過其獨有的PolyImpact理念和PolyVentures初創生態系統,將卓越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方案,應對全球挑戰,並為有抱負的企業家和初創提供全面支持,推動香港、國家及其他地區的創科發展。」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香港經濟發展從以往製造業作為支柱,到後來服務業主導,理大一直緊貼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專業人才。今年慶祝正名大學30周年,理大一如以往回應社會需要,積極加強科研實力推動創新。過去5年間,理大科研團隊人數翻倍,加上早前成立的理大高等研究院,以及於內地多個城市建立的技術創新研究院,充分印證這一點。此外,理大擁有全港院校中規模最大的校友社群,人數多達50萬名,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彼此的聯繫,全力支持校友們的事業發展,締造互利共贏的關係,共同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並為香港、國家以至全球的發展作出貢獻。」
赴內地多地設研究院 拓展應用場景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大學希望藉創科×校友日將過去幾年的研究和創科創業成果推廣給校友和社會人士,尤其是配合政府低空經濟策略的無人機技術。理大即將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探討相關發展方案,他表示,該中心除了研究定位、訊號系統等技術,亦包括制定政策,如釐定運作面積、意外責任,以符合多機運行旳環境。
趙教授稱,大學支持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早前與內地多個經濟發達的城市設立研究院,拓寬研究成果的應用場景,提高商業價值:「投資環境對創科生態圈十分重要,特區政府早前成立產學研1+計劃,下一步我們要連結投資者,支持初創公司發展。」他表示,理大一直都有和內地企業合作,探討跨境低空經濟是否可行:「香港地域小較難發揮效果,如果香港和大灣區合作,有望對接國際市場」。
策略伙伴聯盟 加速初創企業成長
開幕典禮上,理大與8間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建立策略伙伴聯盟,未來將發揮各自在科研及產業上的優勢,攜手培育創科創業領導人才,協助初創企業孵化和加速成長,為矢志創業的理大學生、校友和學術人員提供更全面的支援。簽署協議的企業及機構包括北京雙創街控股有限公司、杭港科創、香港九龍醫院集團、磐美迪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前海國際知識產權綜合運營服務中心、上海新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華集團及錫洲國際有限公司。
理大知識轉移及創業處總監王家達表示,不少師生對市場需求認識不足,校方一直為有意創業的師生和校友提供系統性的培訓,助他們掌握市場先機和解決創業上遇到的困難,今次與多個企業合組聯盟,是希望針對不同產業的需求,推介不同初創公司,加快成果落地。理大亦在多個內地城市成立研究院,針對當地需求配對科研項目,例如杭州的研究院主攻軌道交通、大運河文化與旅遊、數智醫美。他表示,大學在香港和內地分別提供初創公司孵化的地方,方便他們分別接觸教研人員和市場。
他補充,為加快落地,理大一改以往盈利優先的觀念,推行專利試用政策,容許中小企和初創公司以港幣5,000元一年、港幣10,000元兩年,在沒有任何附帶費用下,試用理大的專利去拓展業務,而就算10年或以上專利試用亦可以商討,待相關企業的產品正式商品化後,才收取專利許可費。
科研成果廣泛 上至太空下至地理
作為理大創科創業旗艦活動,創科日透過一系列展覽、研討會、論壇和創業展示,展現理大社群的非凡創造力。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示範了城市無人機包裹遞送;電動車研究中心則研發了運用新型無線充電技術的機械人,冀推動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
理大年輕及傑出學者、高等研究院(PAIR)轄下17個研究院及研究中心、18間理大培育初創企業亦展示多項創新發明、產學研及創業成果。其中包括顯示月球南極地形和景觀創新3D模型、水管檢測機械人,以及視力訓練頭盔等。部分展覽設即場體驗,包括便攜式無創肝纖維化評估系統和能夠在樓梯、草地或沙灘上行走的智能電動輪椅等。
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黃海龍博士及團隊研發出可實現最後一厘米包裹投遞的無人機,採用先進的自主導航算法、感知模組和尖端感應器技術,令無人機能在衛星定位資訊不可靠的地區進行精確定位,並在複雜的城市景觀中自主導航,飛入建築物的陽台進行包裹投遞。
另外,亦有團隊成功將邊緣人工智能(Edge AI)應用於開發實時檢測管道缺陷的機械人。其獨特的可變形設計和AI自主控制演算法,令機械人能在地下或水下管道等惡劣環境運作,穿越各種管道結構執行任務,於2024年美國矽谷國際發明創新節榮獲金獎。
現時用於液體品質檢測的聲學技術需要昂貴的超聲波設備,來測量訊號遞送至目標物所需的時間。相關團隊也研發了以物聯網驅動的低成本食物品質檢測技術,包括可用於檢測酒精飲品質量和分辨真偽。
液體周圍存在多路徑聲訊號,而不同頻率的聲音吸收會受到雜訊的影響。這個基於深度學習的技術能消除多路徑訊號的影響,令檢測的準確度高達96%至99% 。
快速檢測脂肪肝 為小童提供視力矯正
現時在公立醫院排期進行肝臟檢查分分鐘需要一到兩年,由理大學者領導研發的無創肝纖維化評估系統Liverscan是一款低成本、無線及輕巧便攜的設備,讓醫護人員可以隨時隨地為患者做肝纖維化和脂肪肝檢測,可提供予推廣健康團隊和私家診所,確保社區有需要人士及時治療。技術已獲香港、澳門及其他地區多家醫院及診所採用。
意領科技由理大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及智齡研究院院長鄭永平教授聯合創立,系統已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相關認證,並獲香港、澳門及其他地區多家醫院及診所採用。
理大的視光學十分聞名,創科日上就展示了提供視力矯正訓練的VR設備「Vcare」,專門針對近視、弱視和斜視問題,透過逼真的VR遊戲和練習幫助兒童(每周用一至兩日)。Vcare採用專利多變焦機制摺疊鏡片模塊,能自動調節眼部焦距,讓用家獲得最佳視覺清晰度,毋須針對不同距離,進行手動調節或佩戴眼鏡,在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獎。
理大校友徐華峰及林炫燚聯合創辦了途齡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了智能爬樓機器人,採用獨家專利的輪帶系統設計,並結合內地零件採購的成本優勢,續航力較同類產品高50%之餘,亦能夠在樓梯、草地或沙灘上自由行走,克服了傳統智能代步車價格高昂且在起伏不定路面活動時的限制,讓行動不便人士享受出行自由。結合物聯網感知技術,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即時掌握輪椅速度、行駛里數和耗電量等資訊;當系統檢測到使用者發生緊急狀況時,亦可立即向其照顧者及醫療機構發出警報以尋求協助。
校友讚理大國際化 香港仍有大作用
水滴公司早前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近4億2000萬美元。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沈鵬博士原來也是理大校友,他在開幕禮上親身分享成功創業經歷,細說如何將初創公司打造成為全國領先保險科技和醫療健康平台,擴闊年輕企業家的視野。內地孵化及投資平台代表,亦親身向有志創業人士講解內地招商引資的挑戰與機遇。
創辦私募基金前海鼎業投資的校友吳良群表示,理大的學習環境國際化,在學時更獲時任麥當勞中國內地區域高層擔任師友計劃的導師,令他獲益匪淺。他表示,中國正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大灣區在創新科技方面領先,香港作為國際經貿中心,可以提供國際視野,促進灣區發展。
理大一年一度的盛事校友日,獲得逾百名熱心校友鼎力協助,主持多項精彩活動。當中包括校園定向、主題導賞團,以及由「傑出理大校友」帶隊的慢跑之旅;讓校友展現才華的「理大超星團」舞台表演,帶來中西樂、舞蹈、跆拳道、魔術及合唱演出;還有五人足球友誼賽、乒乓球表演賽、親子乒乓球訓練、童趣天地等。
不同學院、學系及校友會主理的特色攤位亦與校友社群共享多項創意成果和活動,包括心理彈跳站(ReST Hub)、為脊柱側彎患者而設的功能衣,以及言語治療遊戲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