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美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風光結束訪英之旅,10月25日,荷蘭國王就迫不急待踩上中國紅地毯,進行其第一次的中國國事訪問;10月29日,荷蘭人後腳才走,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前腳就踏上北京的土地,第八度訪華,成為最常到北京「串門子」的西方領袖;緊跟其後,是11月2日上門的法國總統奧朗德。一波一波的訪客接踵向中國敲門,空前熱絡。
習近平10月19至23日在英國的訪問,被稱為「超級國事訪問」,受到英國王室、政府及工商界最高格調接待,雙方達成400億英磅(約616億美元)的高額交易,連核電、高鐵都不藏私,兩國間的關係從原先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升格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交情非比尋常,讓其他歐洲核心國家看得瞠目結舌,又妒又急,趕緊拿出看家本領,像後宮佳麗般,競逐崛起中國的「寵幸」,不讓英國專美於前。中歐互送秋波不斷,進入新蜜月期。
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夫婦率150多家荷蘭企業,於10月25至29日首次出訪中國,前往上海、杭州、北京、延安多地,在農業、醫療、科技、環境等領域擴大合作。王后馬克西瑪因腎臟感染,提前返國,意外成為八卦新聞焦點。
英國成「新寵」 惹德國焦急
緊接着是德國總理默克爾上場。默克爾出訪前,德國媒體討論中不斷出現質疑:英國是否已取代德國,成為中國的新寵?連第一電視台(ARD)都以「黃金時代不再?」來形容中德關係,說從前簽合作合同,連續20多分鐘不停,簽到手酸,現在恐怕好景不在,三兩下就結束!
機械和汽車是德國的核心工業,兩者的最大市場都在中國。但今年上半年,德國機械對華出口減少將近5%,汽車業又因大眾傳出尾氣造假醜聞,被美國修理,愁雲慘霧,如果中國也對德國製的招牌失去信心,德國經濟必然大受衝擊。國際貨幣組織(IMF)預估,今年德國對中國出口成長低於1個百分點,默克爾在英國搶走頭彩的逆勢下努力翻局,任務艱鉅,大眾汽車新上台總裁也在隨行之列,救火的味道極濃。
柏林墨卡托中心中國專家韓博天相信英國已擠掉德國,成為中國最愛。主要原因是中國急於調整經濟結構,將重心由工業及出口,轉向內需及金融、服務業,這些方面,倫敦確實比柏林更具競爭力。再者,中德雖已確定創新夥伴關係,加強「德國工業4.0」及「中國製造2025」的接軌,但其中涉及許多敏感科技,德國企業擔心技術被剽竊,裹足不前,雙方關係因此停滯。此行李克強允諾加強智財權保護,掃除落實合作的障礙。
德國外交智庫亞太問題學者桑德施耐德認為,德國的經濟實力及歐元區主導地位對北京意義重大,中德貿易,佔中歐總進出口額的3成以上,絕非英倫能及。《德國之聲》的評論也支持「德國未失寵」的判斷——北京在短短不到兩天的訪問中,給默克爾做足面子,全力安撫,就是最好佐證,包括價值180多億歐元的空中巴士及其他商業訂單、21響禮炮接待(而非總理級的19炮)、柏林動物園獲贈一對大熊貓、中國總理李克強一整天陪默克爾造訪其故鄉安徽等史無前例的示好動作。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