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關係千絲萬縷 以押注特勝選?

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唇亡齒寒」,內塔尼亞胡在美國大選之前一個月關鍵時候在中東大動干戈,其目的顯然是要幫助特朗普當選,讓他當選後反過來幫助自己控制中東戰局。

美國總統選舉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及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在不同公開場合及媒體平台上舌劍唇槍,在多個政策議題上互不相讓。

暫時賀錦麗在民調中略為領先,但總統寶座最終花落誰家,現時還是難以預測。

美大選與以黎衝突 耐人尋味

與此同時,在世界另一邊,中東局勢愈加緊張,以色列於9月多次空襲黎巴嫩,造成幾百人死亡,過萬人受傷,當中包括真主黨最高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被殺。傳媒報道指出,以軍行動非常激烈,雖然他們能達到預期目標,把真主黨的領導層近乎「團滅」之外,同時亦殃及池魚殺害了數以千計無辜的黎巴嫰老百性。

美國選舉和黎以衝突並行發生,表面上看似無甚關聯,但實際上很多地方耐人尋味。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第79屆聯合國大會一般辯論中發言,然而,根據聯合國新聞網站發布的新聞稿,內塔尼亞胡曾表示今年不打算參加聯合國大會,但最終改變主意,目的是為以色列針對伊朗、加沙和黎巴嫩等地的攻擊做辯護。

根據聯合國新聞,內塔尼亞胡曾表示今年不打算參加聯合國大會,但最終改變主意。(Shutterstock)
根據聯合國新聞,內塔尼亞胡曾表示今年不打算參加聯合國大會,但最終改變主意。(Shutterstock)

有傳媒質疑,在以色列與黎巴嫰真主黨衝突持續升級情況下,內塔尼亞胡仍決定9月26日前往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是為了轉移注意力,目的是讓現已被刺殺身亡的納斯魯拉相信,塔尼亞胡人在紐約期間,以色列是不會對他採取行動的。

據報,內塔尼亞胡在聯大演講之前在紐約酒店房間內打長途電話回國,批准以軍對真主黨總部進行襲擊行動,刺殺納斯魯拉及其團隊成員。

演講結束後,內塔尼亞胡便立即宣布縮短訪美行程,提前回國。為避免受襲,真主黨的總部是經常轉換地點的,因此要確定納斯魯拉的出現位置正常而言並不容易。所以,有人猜測內塔尼亞胡是以訪問聯合國大會為名,但「攞料」(收取情報)為實。那麼事件中誰是「報料者」呢?

賀錦麗拜登挺以 主張以和為貴

首先大家要了解,兩位總統候選人對以色列的中東軍事策略各持己見。特朗普極力支持以色列,認為伊朗、哈馬斯、真主黨等都是恐怖主義者,採取敵視態度;再者,他亦認同以色列出兵報復伊朗最近發射200枚導彈襲擊以國本土,並支持以軍攻擊伊朗涉核設施。他亦曾強調若然他在11月大選失利,以色列兩年內將會不復存在。

然而,賀錦麗則與總統拜登同一陣線,支持以色列之餘亦積極地主張「以和為貴」,華府多次派遣國務卿布林肯在中東地區穿梭,以外交手段促進中東和平共識。另外,拜登並不贊成以色列攻擊伊朗的核設施,認為此舉可能會引發全球不可逆轉的災害,美國自身也可能難逃一劫。

由此可見,內塔尼亞胡及特朗普都有不少共通點,他們都是政治狂人,為求達到目的不惜不擇手段。雙方都有控制中東的目標,內塔尼亞胡及特朗普分別都認為,以色列可以藉此進一步推動「猶太復國運動」;而美國則可以染指部分中東石油,從而控制全球石油經濟。再者,兩位政客均是一失敗就沒有回頭路可走的。

特朗普一旦大選輸了,他便要面對多項刑事裁判,包括因「封口費」案而定的34項一級偽造商業記錄罪;而中東和平一旦成功落實,內塔尼亞胡便大有可能會被推翻下台,更可能被聯合國國際法院以涉嫌觸犯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而逮捕。

內塔尼亞胡及特朗普都有不少共通點,都是政治狂人,為求達到目的不惜不擇手段。(Shutterstock)
內塔尼亞胡及特朗普都有不少共通點,都是政治狂人,為求達到目的不惜不擇手段。(Shutterstock)

特朗普以總理關係 「唇亡齒寒」

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唇亡齒寒」,內塔尼亞胡在美國大選之前一個月關鍵時候在中東大動干戈,大規模襲擊加沙地帶、黎巴嫩、也門等地方,絕對不是為了國家政治利益,其目的顯然是要幫助特朗普當選,讓他當選後反過來幫助自己控制中東戰局,使其逃過被戰爭罪行撿控。但從人道主意角度看,以軍的無選擇性空襲,實在難以令全球普羅大眾接受。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