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複方成效不彰之謎

如果我們希望避免服用過多但又擔心劑量不足,可以選擇成分較少但劑量足夠的複方,或者購買單一成分以補充複方中的不足。

很多朋友都在使用保健品以強身健體,但他們常有這樣的疑問:那些多合一的保健複方真的有效嗎?市面上的保健產品大多按症狀分類,常見的如骨關節保健,一些複方產品內含多達15種成分,如葡萄糖胺、軟骨素、透明質酸及相關微元素,都被包含在同一膠囊中。那麼,患者是否只須服用一粒膠囊就能緩解症狀呢?本文將討論劑量問題,以免大家空歡喜一場。

何為保健品血液含量水平

大家都曾有看醫生並依指示服藥的經驗。一些醫院使用的藥物對劑量要求非常嚴格,服藥後須抽血檢測藥物血液濃度,以避免過量傷害腎臟或吸收不良,影響治療效果。這一濃度稱為治療劑量。因此,很少見到藥物複方,如一顆膠囊內含止痛退燒、抗生素及抗敏感等多種藥物,而是每種藥品都是單獨存在的。

此外,每種藥物的口服劑量也有一定的水平,常見劑量通常超過500mg。這是因為藥物或保健品進入腸道後必須經過肝臟的代謝,若劑量不足,肝臟可能完全隔絕這些成分,使其未能進入血液循環,從而無法達到預期的保健效果。

市面常見保健品多為複方

如果大家有注意到,電視廣告或藥妝店上的保健品幾乎全是複方,標榜一粒即可達到多重功效。以骨關節保健為例,許多複方產品聲稱具有消炎、消腫、止痛、修復軟骨和強化關節的多重功效,而指引通常建議服用一至兩粒。通常使用的是0號或更大的00號膠囊,最大的00號膠囊容量為1200mg,如果將10種成分都放入,每種成分平均只有120mg。

然而,根據科研結果,單是葡萄糖胺和軟骨素就各需500mg才能達到修復效果,這使得00號膠囊根本沒有足夠空間容納其他成分,保健品製造商只能減少各成分的含量。如前所述,如果保健品劑量不足,可能會被肝臟完全隔絕,根本無法進入血液。即便能進入血液,這些微劑量也難以達到預期的保健效果,這就是很多人認為保健品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我們應如何選擇?

其實,外國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意識到保健品的劑量重要性,因此外國的保健品通常劑量較大。華人特有的一點是不喜歡服用過多藥物,因為一次服用過多保健品就感覺像在吃藥。

如果我們希望避免服用過多但又擔心劑量不足,可以選擇成分較少但劑量足夠的複方,或者購買單一成分以補充複方中的不足。例如,一種除毒護肝複方內含600mg NAC、300mg L-cysteine和100mg水飛薊素。既然我們知道水飛薊素的最低有效劑量為500mg,這款產品明顯不足。因此,我們可以另購500mg的水飛薊素單品,這樣既滿足了除毒護肝的需求,又減少了藥丸的總量,提高了服用的便利性和舒適感,值得推薦。

林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