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24 2025 13:21:0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柬埔寨運河能破解馬六甲困境?

德崇扶南運河主要彰顯了中國在柬埔寨和東南亞地緣影響力的提高,實際受益的主要是柬埔寨人和柬埔寨經濟,畢竟基建是拿不走的。

大家好。8月5日,柬埔寨德崇扶南運河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條運河起始於柬埔寨首都金邊東南方向30公里處的湄公河,途經4個省份,最終匯入泰國灣。

該項目規劃有3座帶有船閘的水壩,和11座橋梁,全長180公里,寬100米水深5.4米,可通行3000噸排水量的船隻,預計4年建成,2028年完工,總投資額為17億美元,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的子公司,中交路橋承建,採用BOT模式,也就是中方出錢建設運河,運營一段時間收回成本,賺取一定利潤之後再交還給柬埔寨方面。

湄公河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在雲南勐臘縣出境之後,始稱湄公河,湄公河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從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匯入南海。

柬埔寨首相洪馬內說,德崇扶南運河將使柬埔寨不必仰人鼻息。(Wikimedia Commons)
柬埔寨首相洪馬內說,德崇扶南運河將使柬埔寨不必仰人鼻息。(Wikimedia Commons)

此前,柬埔寨約33%的出口需沿湄公河經越南港口進行,德崇扶南運河讓湄公河加了一個面向泰國灣的出海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柬埔寨在航運方面擺脫對越南的依賴。

所以柬埔寨首相洪馬內說,德崇扶南運河將使柬埔寨不必仰人鼻息。

而這些對柬埔寨的好處,從越南的視角看都是壞處,不但少了過境費收入,而且少了拿捏對方的一個重要的砝碼。

回顧歷史 越柬摩擦不斷

歷史上,越南和柬埔寨的前身,大越國和高棉帝國的勢力範圍重疊,雙方的摩擦和衝突持續了好幾個世紀,多數時候柬埔寨是處於下風的,要向越南進貢。

18世紀越南阮朝時期,柬埔寨被置於越南的控制之下,一度實施越南化政策,採用越南的服裝名字和語言,成為越南的附屬國。

到1750年代,越南全面控制了原屬柬埔寨的湄公河三角洲。

越南藉口越柬領土糾紛推翻了紅色高棉,洪森(左)等人被扶持為柬埔寨新政府的領導人。(印度政府新聞處)
越南藉口越柬領土糾紛推翻了紅色高棉,洪森(左)等人被扶持為柬埔寨新政府的領導人。(印度政府新聞處)

1975年,紅色高棉統治柬埔寨,搞得民不聊生,本來是紅色高棉高級軍官的洪森,因為看不慣紅色高棉的所作所為,在1977年6月,與謝辛韓桑林等人越境投靠越南,很快成為反對派領袖。

1979年1月,越南藉口越柬領土糾紛,派10萬軍人進入柬埔寨,很快就佔領了金邊,推翻了紅色高棉,洪森等人被扶持為柬埔寨新政府的領導人。

而越軍佔領金邊的那一天1月7日,從此成為柬埔寨官方命名的解放日,每年要大肆的慶祝,金邊至今還有紀念這一事件的巨大公共雕像。

越柬戰爭從自1978年起,長達11年。(Wikimedia Commons)
越柬戰爭從自1978年起,長達11年。(Wikimedia Commons)

從1978年越南進軍柬埔寨,到1989年9月越南撤軍的11年間,有將近25000名越南軍人在柬埔寨喪生,所以越南此後在其官方論述中,總是以柬埔寨的恩人自居,並認為柬埔寨未能充分回報越南的犧牲。

每年的1月7日,越南總會隆重紀念所謂的「西南邊境反擊戰」,提醒柬埔寨不要忘恩,因此德崇扶南運河項目在越南人看來,是柬埔寨的「恩將仇報」,越南的極端民族主義者甚至呼籲,懲罰柬埔寨的背叛行為。不過運河全程在柬埔寨境內,越南缺乏實質性的阻撓手段。

而在越南入侵柬埔寨一個月之後,中國對越南發動自衛反擊戰,中越關係一度緊張,洪森當時也緊密追隨越南,在集會上每每不忘痛斥中國。

中國在東南亞地緣影響力提高

但是最近的10來年,伴隨着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柬埔寨疏遠越南,親近中國的態勢愈來愈明顯,中國儼然成為柬埔寨最值得信任的朋友。

柬埔寨的取態很清晰,那就是誰能給我更多的好處,我就跟誰靠近,對於中國來講,資助柬埔寨建設運河,經濟上要先拿出一大筆錢,這筆錢要回本需要很長的時間。

由於中國和柬埔寨並不接壤,瀾滄江也只有一小段能夠通航,所以這條運河並不能給中國帶來多少實際經濟利益,運河5米多的水深,最多3000噸的排水量,也意味着大型船隻無法通過。

至於一些人所謂的「借此破解馬六甲困境」更是無稽之談,看看地圖就一清二楚了。

德崇扶南運河,主要彰顯了中國在柬埔寨和東南亞地緣影響力的提高,實際受益的主要是柬埔寨人和柬埔寨經濟,畢竟基建是拿不走的。

原刊於「世界靈敏度」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趙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