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期至16日(周二)的香港國際創科展2024,由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領導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首次展出首次一系列人工智能科研項目及開發成果。
HKGAI於2023年10月成立,由科大牽頭,並與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同進行研究工作。
HKGAI獲香港特區政府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資助,目前已展開8個人工智能研究項目,分別為法律、醫療和創意等不同領域度身訂造基礎模型,面向本港及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用家。
寫作諮詢辨偽故人復現 十項全能
HKGAI在香港國際創科展2024上首度展示了10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和應用,參觀者可親身體驗創新科技的成果。10項服務和應用均透過HKGAI自主開發的模型製作,包括:
一、 專家諮詢服務機器人:透過對話詢問,用戶可即時獲得法律顧問、導遊等各行業的的資訊;
二、 跨越時空的相遇:用戶上載一張照片後,即可自動生成動畫及合成照片;
三、 AI火眼金睛,讓深度偽造無處遁形:一個利用深度鑒偽技術,即時分辨圖片真偽的軟件;
四、 芳華再現:讓昔日傳奇巨星重生,演繹當代新曲;
五、 人工智能將故事秒變視頻:輸入句子即可轉化成高清影片的文字影片頻轉換技術;
六、 三維圖像內容生成:能將平面圖轉化成人工智能製作的高清3D圖像的三維模型生成技術;
七、 未來寫作助手:可輔助日常所有文書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
八、 AI繪製《未來千里大灣區》:由人工智能創作的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的面貌;
九、 「我AI唱歌」應用程式:讓公眾上載聲音樣本後,即可以自己的聲線演繹不同歌曲;
十、 智能照片日記:由人工智能技術分析日常照片,並根據影像內容及情緒,自動生成為日記。
香港創科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
本身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權威學者的郭毅可教授表示:「HKGAI首個自主訓練的基礎大模型支援中英文,是首個本地開發的基礎大模型,是香港AI創新的里程碑。」
他說:「HKGAI將積極推動本地人工智能的人才培養,持續關注AI技術應用的倫理、安全和治理問題,努力發揮香港創科界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推動作用,不斷增強香港在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領域的世界影響力。」
並非單純複製OpenAI產品
許多在科技浪潮中創業的IT人喜歡以「中國版OpenAI」、「香港版ChatGPT」來說事。郭毅可教授早前接受內地傳媒訪問,表示不同意這個說法,他認為,「OpenAI很好,但創新不是如何去思考在中國再現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論,如果只能看到『複製』,無疑脫離了創新本身應有的意義」。
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市場很大,「香港大模型」定位為一個開源技術基礎,即所有香港市民和企業都可以使用大模型,並可以這個技術基礎開發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他說:「用科技來解決過去解決不了的、實實在在的問題,這才是創新的偉大。」
科大全面應用ChatGPT
其實,去年6月1日,香港科技大學就推出了AI聊天機械人HKUST ChatGPT,供全校師生、職員使用。郭教授指出,做一個校園GPT的目的,在於更好的理解使用者體驗,從而認真研究ChatGPT在大學教育中的有效使用。
社會上普遍認為,學生應用ChatGPT之後,便會抄襲,郭教授認為這個看法很片面。「ChatGPT跟搜尋引擎的差別是什麼?其實沒有,ChatGPT只是將搜尋引擎裏的資訊進行總結」,他認為,ChatGPT可以視為一個「非常好的思維鏈搜尋引擎」,所以沒有必要太誇張ChatGPT的能力。反過來說,ChatGPT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和機器互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提升自己的能力。
科技一日千里,傳媒往往熱衷於討論未來科技會取代什麼人的工作,郭毅可教授認為,這沒有什麼好擔憂的,職業變化是必然的,技術永遠會推動社會和人類的能力的發展,400年前也沒有今天的報紙雜誌。因此,人們要做的是在規則範圍內,以科學的方式去探索,而不是等技術在某天發展到某個階段時才發現,這件事別人都做了、而自己還不懂。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