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2號科學家:氣候轉變不是一瞬間的事 極地科考路漫長 冀港青齊參與

雪龍2號訪港5天,全城樂瘋了。在雪龍號服役10年、曾8次出征的羅光富10日(周三)在中大與學生對話:「氣候轉變須長期考察,科考船徵求海洋科學、氣象、電子工程、飛行員、廚師多種人才,歡迎有志青年參與。」

昨(10日)有300名中大學生及本港中小學生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主辦的「氣候變化國際會議:極地科考、 生態環境與氣候變化」上,與南極考察回來的雪龍2號科學家對話,希望在香港新生代心中撒下極地科考的種子。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羅光富在會後與媒體會面,分享了工作10年來,在南北兩極的深刻見聞與環保進程。

雪龍2號是中國第一艘自主研發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可雙向破冰,平日只有高級科學家才能登船。本周停靠香港,開放予公眾參觀,羅光富說十分能體會那種喜悅。今年是他參與極地考察第10個年頭,但他仍記得首次隨雪龍1號出航那種興奮與震撼:「我舉幾個例子,沿途看見壯麗的冰山,跟開闊的南大洋,感覺非常美,非常震撼!我們在南極之外,是感受不到那種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非常壯闊的環境。」

「氣候變化國際會議:極地科考、 生態環境與氣候變化」9至10日在中大舉行。
「氣候變化國際會議:極地科考、 生態環境與氣候變化」9至10日在中大舉行。

極地變化需要通過數據說話

2019年,第一艘國產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下水,那一年,羅光富剛好第4次隨隊出航,印象深刻,許多片段記憶猶新,他憶述:「我是作為科考隊隊員參加試航,感覺到雪龍2號在科考設備、空間、條件、保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可以支持更多科學家上船,實驗面積也更寬闊,不需要幾個人擠在一張桌面上去處理樣本。」

2024年初,中國在南極第5個考察站秦嶺站啟用典禮,適值羅光富加入極地考察隊10年,「看到國家極地科考硬實力逐步提升,我自己感到非常自豪,更堅定未來要繼續這項對國家非常有意義的科學工作。」

羅光富本科是海洋科學,曾8次參加中國南極考察及北極考察任務,在中國第34次、第36次、第37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擔任南大洋考察隊隊長一職,面對香港學生及公眾,他很高興大家對氣候轉變及海洋生態的知識面及關注,不過,實戰經驗豐富的他這樣拆解了普羅大眾的迷思:「氣候轉變是一件影響全人類的事情,但卻不是肉眼瞬間可看見的事情,亟需長期考察,才能通過數據說話。」

極地科考不光需要長期數據,也不可能透過單一個國家、有限幾個考察點就可以完成。「比方說,一個考察站檢測到氣溫升高,未必有重大意義,但如果全世界30個國家,100多個極地考察站都檢測到同樣結果,才具有科學意義。」

工作滿10周年,出征南北極8次,羅光富極地科考經驗豐富。(中大圖片)
工作滿10周年,出征南北極8次,羅光富極地科考經驗豐富。(中大圖片)

雪龍2號科學家與本港大中小學生對話,冀啟發香港新生代的極地科考夢想。(中大圖片)
雪龍2號科學家與本港大中小學生對話,冀啟發香港新生代的極地科考夢想。(中大圖片)

中國極地科考成果豐碩

2014-2024這10年間,中國極地科考成果非常多。羅光富舉了幾個例子,一,「2020年,中國科技大學在《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通過研究企鵝糞便及相對變化,推論出3,000年來企鵝數量的變化。這個發現在當時也是很震驚的。」

翻查資料,這篇前無古人的報告,應該是人類在企鵝糞土層考古的第一篇論文《記錄:過去3000年企鵝數量變化》,當時連《自然》期刊的編輯也驚嘆為一種新奇、另闢蹊徑的研究方法,未來可能卓然成家。話說時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孫立廣用了20年時間,獨創了「企鵝考古法」,通過研究企鵝糞和企鵝毛存留的人類活動痕跡,尋找企鵝在地球上的足跡。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00多天的南極之旅中,孫教授與研究夥伴意外發現了積水區,找到了一段67.6厘米厚的湖泊沉積物,經檢測為約3000歲的含有企鵝糞土層的泥芯,從中推論出3000年來企鵝數量的變化。

二,2009年,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團隊發現,南極冰蓋的起源大約可追溯至3400萬年前。

三,北極有所謂「北極放大」現象,即是北極增暖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羅光富說,「2022年,有團隊匯總了28年觀測數據,揭示了北冰洋海洋酸化速率為全球最高,且是全球其他開闊大洋的3至4倍。」

這些不僅是中國極地科考的碩果,也是人類共同研究的、可應對未來氣候轉變、地球暖化的重要基石。

中國南極科考團隊已經出征40次。
中國南極科考團隊已經出征40次。

南極是世界第五大洲,生存條件苦寒嚴苛,但充滿許多未知,多年來吸引世界各地的科考團隊絡繹不絕前往探索。(Wikimedia Commons)
南極是世界第五大洲,生存條件苦寒嚴苛,但充滿許多未知,多年來吸引世界各地的科考團隊絡繹不絕前往探索。(Wikimedia Commons)

AI及香港在極地科考的角色

AI人工智能在跨領域都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在苦寒的南極。羅光富說,通常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遠航的日子,但5到10月就無法派人過去。「疫情那一年,條件很刻苦,但也必須實行不可能的任務,實行補給,否則科考人員就撐不下去。」不能派真人過去的日子,如果可以將任務分派給無人觀測站、無人氣象站,就可以由它自行運作一年,翌年再收集及梳理數據資料。還有海底觀察潛標,也可在深海不同層採集深層海水變化,拓寬研究寬度及深度。

與羅光富一起接受訪問的中大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首位MoCC學人鍾芯豫表示,今次有300個不同年齡層的學生與雪龍科學家對話,可以啟發新生代對科學及極地科學的興趣。她今天能成為香港氣候倡議者及擔任氣候變化議題的公職,也是全憑自己小時候採訪過香港最有代表性的極地研究者李樂詩博士:「當年她也不是以科學家身份出征,而是以攝影師及記者的身份出征。」所以,雪龍2號除了可以燃點港人對國家科學的自豪,也可啟發學界對科研的興趣及理想。

她自己多年來一直致力為香港人帶來深度旅遊及自然為本的教育體驗,也有參與極地之旅,體驗不同界別如音樂家、詩人、作家、科學家在極地創作的無盡可能性。2022年科學研究指出,如果全球升溫超過攝氏2度,南極最大的冰槽將如沉睡巨人被喚醒,大小冰塊溶解後,海平面會隨之上升。「首先遭殃的將是沿海城市,之後就輪到較內陸的地方,氣候轉變就是這樣真實的變化。南冰洋現在儲存全球20%碳排放,對環境保育有很大幫助。」

氣候變化博物館中展示的種種極地科研知識,都不只是表面知識那麼簡單,而是氣溫過度升高時,我們生活在其中的明日世界。希望像今次雪龍2號訪港,科學家與學生對談的類似活動可繼續推展,勾起更多兒童及青少年的好奇心,以及對科研工作的熱情。

中大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首位MoCC學人鍾芯豫因為小時候有機緣訪問過李樂詩博士,而勾起對氣候轉變倡議的濃厚興趣,她也希望更多香港年輕人也能藉雪龍2號訪港這些機緣,能投入到極地科考及環保工作中。
中大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首位MoCC學人鍾芯豫因為小時候有機緣訪問過李樂詩博士,而勾起對氣候轉變倡議的濃厚興趣,她也希望更多香港年輕人也能藉雪龍2號訪港這些機緣,能投入到極地科考及環保工作中。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