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近1萬名駐院及實習醫生近日遞交辭職信,抗議政府擴大招收醫科生計劃。香港與南韓同樣面對醫生人手不足問題,公私營醫療體系失衡更導致問題惡化,故是次工潮值得香港借鑒。筆者期望特區政府及早思考良策應對醫療困局,並建議透過加強公私營協作及增加中醫服務打破公私營的鴻溝、靈活聘請外來醫生應對需求,以及增加醫科生學額。
不顧病人福祉 罷工絕非正確
是次事件源於南韓政府宣布為解決醫生人手不足問題,醫學院計劃下學年增加2000個招生名額,隨即引起醫學界反對,更觸發醫學界罷工工潮。南韓首都圈五大醫院的駐院及實習醫生自2月20日起停止工作並辭職,導致多名病人的手術受影響。醫學界認為相關計劃會降低醫學教育及服務素質,故決定透過行動表示反對,筆者認為「對話總比對抗好」,通過對話交流有助消除疑慮及爭端,而且醫生不顧病人福祉進行罷工亦絕非正確。
醫生罷工工潮令筆者憶起香港於2020年正值新冠肺炎爆發期間,當時曾有小部分醫生及護士發起罷工,要求政府全面封關並禁止內地市民入境,以控制香港的疫情發展。筆者當時曾指出,醫生及護士在選擇醫護專業,天職便是救傷扶危,不論面對再差的情況或是認為政策錯誤,罷工或突然辭職都不是醫護人員的選項。醫生是治病救人,肩負向病人提供適當醫療服務的基本責任,以及將病人的福祉放在首位。不論基於任何原因亦不應貿然斷絕為病人提供服務,即使需要停止服務亦需要妥善安排自己的病人,確保病人可以繼續獲得服務,故罷工行為實屬不當。
是次南韓工潮在香港亦引起廣泛討論,有聲音更指出南韓現時的情況與香港的情況甚為相似,筆者亦認同兩地面對相似情況,包括醫生人手不足問題。香港現時的人口達到逾750萬,而現時約有1.5萬名西醫,平均每千人只有2.1名醫生,低於平均每千人只有2.6名醫生的南韓,亦不及內地(2.5名)、新加坡(2.5名)以及日本(2.6名)等。如香港要追上新加坡的水平,須增加至少3500名醫生,可說是龐大的數字。
兩方法改善公私營醫療體系失衡
公私營醫療體系失衡亦導致問題進一步惡化。在1.5萬名西醫當中,約6000人在公營醫療體系為香港八至九成人口提供服務,平均每千名需服務的人口中只有約1名醫生。同時,約7000名醫生在私營醫療體系為一至兩成人口提供服務,平均每千名需服務的人口中約有7名醫生,正正反映公私營醫療體系的醫生及病人同樣出現失衡。
公營系統必須充分利用私營系統剩餘的資源及人力。筆者認為可循兩個方法打破公私營的鴻溝,包括加強公私營協作。在加強公私營協作方面,筆者過往已提出不少建議,包括建議參考公私營白內障手術計劃「耀眼行動」推動公私營協作。
在增加中醫服務方面,香港現有約1萬名中醫,唯現時僅分擔整個醫療體系約10%的工作量。雖然特區政府近年已大力促進中醫藥發展,惟筆者認為中醫現時的角色及工作量仍大有增加空間。若能進一步增加中醫服務,就可以分擔西醫的工作量。本港現時已配備相關人手,只要妥善利用則有望改善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
靈活聘請外來醫生應對需求
改善醫療系統問題的另一個方法則是聘請外來醫生,此方法具備靈活性,在經濟狀況理想而有需要時聘請更多外來醫生,在經濟狀況稍遜或已能提供足夠服務時終止相關合約,唯必須確保他們的水平符合要求,以保障市民的健康。
增醫科生學額 須有社會共識
社會上亦有建議增加醫科生學額。香港現時共有兩間大學開設醫學院,包括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各自提供逾290個醫科學額,兩間醫學院的院長早前在受訪時均提到期望再增加約100個學額。此外,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亦透露有意開設醫學院。
醫科生須修讀6年醫科課程並進行一年實習,才可正式成為註冊醫生。若希望成為專科醫生,更須再接受至少6年在職培訓。醫科生最少需要7年時間才可投入醫療系統並提供服務,故培訓醫科生可說是「遠水不能救近火」。而開設醫學院更是「看不到的遠水」,因成立及籌備約需時10年,待醫學院發展成熟更需時約30年。雖然未能在短期內改善醫療系統,惟筆者認為不能抹殺其可能性,因為科大及理大擬開設的醫學院計劃會專注培訓進行研究的醫科生,未必完全提供醫療服務。
另外,不論是增加港大及中大的醫科生學額,還是開設新醫學院,社會上亦須達到共識,包括思考能否承受其衍生的開支。政府現時向完成6年醫科課程的每一名醫科生津貼約800萬元,增加100名醫科生的相應開支便會達到8億元。如要開設新醫學院,所涉及的開支更是天文數字。再者,培訓更多醫科生亦可能分薄資源,包括做手術的機會,故需思考能否保持現有水平。外國有不少例子揭示在增加醫科生人數後,雖有助增加醫生的數量,惟水平亦同時變差。
南韓現正面對的醫療問題與香港有相似地方,故當地是次的醫生罷工工潮值得香港引以為鑑,期望特區政府可借鑒南韓的情況,妥善思考解決方法改善香港的醫療狀況,以免重蹈南韓的覆轍。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