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創科新里程 加力拓展產學研用

預算案建議,撥款預留約3億元建立數碼企業身份平台,便利企業身份認證及核對簽署,加快它們數碼轉型;推動數碼共融,在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撥款1億元,為長者提供數碼培訓課程和技術支援的項目。

財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月28日發表《2024-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整體而言,對於財爺在面對1,016億元的財政赤字之下,仍然提出多項與創新科技相關的建議,為香港經濟發展作長遠投資,筆者非常支持。這些建議覆蓋面廣,有助鞏固香港創科產業生態鏈中產、學、研、用各方面的基礎。

在「研」方面,政府積極地投資不同的高端先進科技,目的是為鞏固香港科研優勢。政府關注深度科技(Deep Tech)發展,預算案提出政府將預留30億元推行「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以配對形式支持8所資助大學設立研究設施及進行由海內外頂尖科研人員領軍的項目。

關注深度科技 促進新工業化

人工智能、微電子、生命科技是香港策略發展領域。預算案指政府將撥款30億元推行為期3年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資助本地大學、研發機構及企業,去善用正在籌建的AI超算中心、加強網絡及數據安全、以及推廣AI教育等工作。政府亦將在今年內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專注支援第三代半導體的研發。在生命健康科技研究方面,預算案指政府將會運用已宣布預留用作支持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發展的100億元中作以下用途:撥出60億元用作資助本地大學設立跨院校、跨學科的生命健康研發院;撥出20億元支持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進駐河套,以及撥出2億元在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為生命健康科技初創企業提供孵化、加速計劃等支援,助力在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InnoLife Healthtech Hub)。

在「產」方面,預算案提出政府將於今年內推出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政府將會對在本地投資不少於2億元的新型工業企業,以1(政府)︰2(企業)配對形式提供資助。政府將繼續支持推動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建設,預計首批3座大樓會在年底起陸續落成並投入運作;再者,政府將加緊起草「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白皮書」,目標是今年內發布;這些舉措對促進香港新型工業化具關鍵性。

針對培育科技初創企業,香港科技園公司將推出共同企業加速計劃。(Shutterstock)
針對培育科技初創企業,香港科技園公司將推出共同企業加速計劃。(Shutterstock)

要做好新型工業化,科研落地尤其重要,政府將向每所本地資助大學供每年不超過1,600萬元的資助,助力它們在知識及技術轉移處(Knowledge & Technology Transfer)的工作。與此同時,筆者歡迎政府籌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r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中心的成立目的是推動知識產權的保護和交易,此舉能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然而,本港從事知識產權及專利範疇的人才並不足夠,中心成立後,政府和業界必須加緊招攬及培訓既具備創科背景,亦明了知識產權貿易的運作的專業人才。

落實培育人才 加快數碼轉型

在「學」方面,目的是為培育創科人才。針對加強小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及應用,政府將增撥1億3,400萬元延續現有的小學奇趣IT識多啲計劃;計劃將在未來兩個學年向每所公帑資助小學提供最多30萬元的資助。

筆者一直關注中層技術人員不足以應付創科發展需要的問題,因此對預算案預留約6.8億元支持職業訓練局實行職學聯通、多元發展的策略及加強推廣職專教育表示歡迎。再者,政府亦預留1億元協助協助自資專上院校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筆者認為這些為培育職業(尤其是創科)專才的措施應該盡快落實。

另外,針對培育科技初創企業,香港科技園公司將推出共同企業加速計劃;計劃將結合業界力量,培育高潛力的創科企業成為區域或全球企業和人才。

引領實現 國際創科中心願景

在「用」方面,預算案建議:撥款預留約3億元建立數碼企業身份平台,便利企業身份認證及核對簽署,加快它們數碼轉型;推動數碼共融,在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撥款1億元,為長者提供數碼培訓課程和技術支援的項目;持續推動政務服務跨境通辦,便利大灣區居民和企業使用粵港兩地政務服務。

政府於2022年12月22日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未來5至10年的香港創科發展制定清晰的發展路徑和系統的戰略規劃,引領香港實現「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2024-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確實為穩步實現這願景提出了不少策略性的建議,據了解創科業界一般都表示贊同。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