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港度假有感

新冠疫情幾年後往事如煙,不少人對前事早已不計,我身邊就有些曾經政見十分「鮮明」的朋友,原來已經變成北上的常客!

經濟學的分析很多時都講邊際,而邊際的分析是源於轉變。由上次回港(2019年夏天)到剛過去的兩個多星期,香港的確發生了不少轉變。對我來說,最明顯的轉變是周街都是水煮魚和酸菜魚。印象中,川菜在香港從來都不是主流,從小到大我在香港吃川菜的次數基本上是屈指可數。不過,這次回港後,無論是在家住的北區街坊商場,還是在旺角彌敦道的市中心旺區,水煮魚和酸菜魚的川菜就有如便利店一樣,總有一間在附近。本身對水煮魚和酸菜魚沒有太大抗拒,事實上我這次回港就吃了兩次酸菜魚。

另一個較明顯的轉變是不少朋友不再抗拒北上消費。一來怕地方不乾淨,二來怕食物地溝油,三來由於中港矛盾的關係,我認識的同輩朋友大多在2019年以前,都沒有北上消費的習慣。不過,據一些朋友所言,經過這幾年,內地商場變得又大又靚又乾淨,同時食物亦變得又平又正又好食,加上新冠疫情幾年後往事如煙,不少人對前事早已不計,我身邊就有些曾經政見十分「鮮明」的朋友,原來已經變成北上的常客!對於這些轉變,另外有朋友嗤之以鼻,一來他們認為香港作為一個美食之都,川菜作為中菜其中一大菜系,當然應該有其市場位置,但是酸菜魚賣到成行成市卻是成何體統?而對於一些「記性」比較好的朋友來說,大夥兒北上消費更是no eye see。

然而,對一個早已不在香港生活的旁觀者來說,無論2019年有沒有發生那些事,無論這幾年有沒有疫情,中港融合似乎都是無法逆轉,剛才提到的轉變都只是反映這個大趨勢而已。當然,在邊際上,這些轉變對香港是好是壞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梁天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