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迫學童頂硬上了!

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沒有生命,也就沒有未來、沒有一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陳國齡醫生12月16日在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中指出應該減少正式上課時間,騰出時間循序漸進地學習和進行輔導,以照顧兒童精神健康,與電影《年少日記》的主題不謀而合。電影中的有傑面對每天做不完的功課、朋輩壓力、父親不理解,以致精神不振,向媽媽求助時說:「我好冇精神,你可唔可以帶我睇精神科!」媽媽的回應是:「黐線才睇精神科的,你係咪呀?」

減輕壓力 從家校着手

坊間關注學童的學習壓力已非今日之事,但長久以來,有許多照顧不同學習需要的方針和政策出台,卻好像沒有任何政策考慮到照顧到學童在減輕壓力上的需要。要協助學生面對或排解壓力,首要從家長和學校方面着手,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往往是子女壓力的根源;學校急於追趕學習進度,也會為一些未能追上節奏的學生增添壓力。大人的工作被填得密密麻麻,也會吃不消,何況是小孩呢?然而,如今有多少家長會這樣想到這一點呢?

《年少日記》其中一個片段講述有傑因考試壓力大而嘔吐,媽媽到學校之後只告訴老師為有傑安排重考!難道考試比自己兒子的健康更重要嗎?歸根究柢就是上一代覺得成就是靠努力得來,可能他們心裏害怕,萬一兒子不夠努力,不懂得「頂硬上」,現在擁有的一切也將化為烏有!但他們有沒有想過,失去生命和健康也等同一無所有。

每年的「元旦寶寶」出世,電視台都會訪問新生嬰兒家長,他們對着電視說希望自己的嬰兒身體健康。家長們,希望你們記得自己的初心,記得養育子女的初心!

電影《年少日記》主題是學童的精神健康。(電影劇照)
電影《年少日記》主題是學童的精神健康。(電影劇照)

盡快求診 十分重要

陳醫生指出中大醫學院的社區調查報告顯示,平均每4個兒童和青少年中就有一個有精神疾病,這個比例相當高。更嚴重的是,近半數的照顧者不願意尋求專業的幫助。 精神疾病可以治療,亦會康復。重點在於有精神困擾或問題時,應盡快與精神科醫生會面。

陳醫生提出自殺的原因可以分為4大類,包括家庭問題、學業問題、精神健康和人際關係問題。除了這4個原因外,還需要分為遠因、近因(誘發因素和加強因素)來理解個案的前因後果,進行分析。很多時候,症狀如抑鬱等未被自己、家人和學校察覺,導致症狀不斷加劇,情緒低落和負面思維讓學生感到絕望。自殺念頭從簡單的想法變成實際計劃以至無法控制,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只要盡早接受治療就可能會改變結局。

若有傑的媽媽及早帶他求診,他們一家就不會一生帶着遺憾及悲傷渡日。希望大家明白,精神疾病可以治療亦會痊癒,重點在於有問題時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引入精神健康教育的急切性

陳醫生明言,大部分個案經過藥物和心理治療後,有七至八成機會可以康復,這些成功康復者可以繼續正常生活,一邊看醫生一邊正常工作。陳醫生指出,她接觸過的成功個案包括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老師等。然而,由於精神病的負面標籤,他們避免與同事或朋友提及自己的情況,無形中令大眾忽略了這些大多數康復良好的案例。

相反,社會大多聚焦於少數的治療頑抗患者,他們的傷害行為,由於受到傳媒廣泛報道,令大家聽到精神病這3個字就感到害怕。陳醫生說在國外和香港最近都有許多「真人圖書館」(Contact Library)的教育活動,讓一般人分享康復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讓公眾明白精神病大部分能治癒,減少對它的恐懼和負面標籤。

公眾教育和建立精神健康教育課程非常重要。在學校中設立精神健康教育課程,包括了解各種精神疾病的成因、病徵和治療方法,讓學生和青少年能夠察覺自己的症狀,並理解朋友和同輩之間的情況,以相互提醒和支持。同時,還能提供實際體驗,讓學生親身體會各種病患者的情況和照顧者所面臨的壓力等等。從小開始,減少標籤。讓大家明白大腦也會生病,學會如何尋求幫助和接受治療才是正確及負責任的行為。

最後,陳醫生以「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沒有生命,也就沒有未來、沒有一切」作結。 各位愛孩子的家長、作育英才的教育工作者,可以與我們的學童及年輕人一起攜手共行,在精神健康的路上同行並進嗎?

「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我會陪着你。」
──《年少日記》

林泳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