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精神健康成為了本學年香港教育界重要的關注事項,教育局急急增撥資源,要求學校籌辦更多有關精神健康的教育活動、家長教育等,教育局及眾多社福機構也舉行一連串的教師培訓講座,加強教師作為守門人角色的專業訓練,這些對近半年出現的處境算是亡羊補牢,應有一定的幫助。
當局要求學校舉行精神健康日、舉行精神健康展覽等,可以提升學校正向氛圍,提升大家對精神健康的關注,但對真正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實際的效用有多大呢?加強家長教育,希望家長以正向健康的方式與子女溝通,非常重要。可惜最有需要的家長,往往未必會出席這些家長教育活動。加強老師作為守門人角色的培訓,讓老師能更有效辨識有精神健康危機的學生,及早協助,及早轉介,亦是好事。
但以上的對應方法,全部均以「加」的方式思考,出現了問題,我們需要「加」什麼?但對學童精神健康這課題,如果一味「加」措施,長遠可能會適得其反。我認為各方應更以「減」的方式思考,思考需要「減」什麼,才是長遠的辦法!
讓校園回歸溫馨
學校本是學生成長的地方,大家可以學習與人相處,談理想,彼此勉勵,互相聆聽。成長是一過充滿挑戰的過程,學生在尋找意義的時間必有迷失,同學之間的相處必有矛盾衝突,這一切都需要師長的循循善誘,要花時間聆聽,建立互信,才能有效引導學生,協助學生面對成長的種種挑戰。
師生關係好,多傾談,學生有問題時也會容易求助,精神健康問題也可在早期介入處理。但大家可問一下你所認識的老師,有多少位在過去一個月有在課餘時間與學生打球、一起休閒用膳、閒聊生活瑣事呢?恐怕不太多,因為老師在忙於教學之外,仍有一連串的校務行政工作。近20年學校引入了管理文化,表示指標等,本應是好事,但學校專職行政人員不多,一切工作也落在老師身上,老師未做完這些工作,已身心俱疲,與學生閒聊的時間,只有買少見少。
近年「加」了的項目,隨手可數,生涯規劃、電子學習、STEAM、境外學習、國民教育、國安教育、資訊素養、接種疫苗、學生津貼、扶貧津貼、專業發展新要求……單一項目的工作量有限,但當各個項目疊加一起,一浪接一浪,每一項目也要專職老師負責,每一項目也需要提交獨立的計劃書及報告書,工作的負荷就不容忽視。當學校認真逐一處理這些事務,最容易被忽略的,很可能便是與學生閒聊、打球等難以量化的事情。這並非再「加」一項學生精神健康的關注便可處理。
最諷刺的是,當老師撥開一切找學生閒聊,發現學生的日程也密麻麻,補課、課外活動、校外訓練……等排得滿滿,抽出空間,內心也不一定可靜下來慢慢傾談。但關係的建立、處理成長的疑惑,正需要這些慢下來的時間。
要認真落實「減」
所以,我認為教育局要認真以「減」的導向思考,教育界也要分清輕重,有一些事務不必不斷完善,不應盲目追求指標,看似休閒、無聊的事,很可能是最不容輕忽的事。
2021年,教育局優化高中課程,大刀闊斧削減高中核心科目的課時,是非常正確的做法。(可惜其中英文科及數學科的課程內容,所減的元素極少,與實際目標減幅相距甚遠。)希望當局可繼續有類似的做法,以「減」的方法處理問題,讓學生與老師有空間閒聊,建立互信,梳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種種挑戰,讓校園回歸學生溫馨成長的地方,而不是不停擠壓、不斷競爭的地方。
我們可放心去「減」,因為當師生精神健康好,學習效能自然會高,創意自然會多,社會自然會有競爭力。Less is more!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