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派武俠小說70周年

香港新派武俠小說誕生70周年紀念,70年前梁羽生開寫《龍虎鬥京華》,贏得「香港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美譽,並由金庸發揚光大,這一切都緣於一場在澳門舉行的生死狀比武。

2014年1月是梁羽生逝世15周年,亦是梁羽生第一本武俠小說面世70周年;更具意義的是,這個月的20號,也是香港新派武俠小說誕生70周年。為了紀念這個特別日子,筆者在最新一期的《亞洲周刊》撰文追憶梁羽生、金庸如何由報館同事,搖身一變成為香港新派武俠小說兩大宗師。

梁羽生第一本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
梁羽生第一本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

1954年1月20日,梁羽生在《新晚報》開筆寫了《龍虎鬥京華》第一篇,從此便贏得「香港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美譽。一年之後,金庸在《新晚報》開始連載其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香港昂然進入「金梁」並稱年代。金庸、梁羽生惺惺相惜,然亦有「明爭暗鬥」的時候。兩大武俠小說宗師,各擅勝場,但以讀者人數和影響力而論,梁羽生自然不及金庸。

梁羽生。
梁羽生。

「既生瑜, 何生亮?」當人人稱讃金庸的時候,梁羽生心裏自然不舒服,他曾以「佟碩之」筆名寫了篇《金庸梁羽生合論》,有自抬身價、貶金揚梁之嫌。不過,梁羽生晚年用了幾句說話總結金梁或梁金成就,頗為公允:

「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

梁羽生2009年1月22日病逝澳洲悉尼,金庸寫了輓聯悼念:

「悼梁羽生兄逝世: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輩;

亦狂亦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輓」

究竟是「開風氣之先」成就高?抑或是「發揚光大」偉大一些?70年後的今天,仍然下不了結論。但無可爭議的一件事是:70年前的一場擂台比武,成就了梁羽生和金庸的武俠小說宗師地位。讓我們來重温這次比武的前因後果。

1954年1月17日在澳門舉行的吳公儀、陳克夫歷史性比武,到今天還有人在談論,當年兩個回合賽事只維持3分鐘便被總裁判何賢裁定「不分勝負」,吳陳和氣收場。這3分鐘卻成就了梁羽生、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兩人的作品在華人文學世界大放異彩。

1954年1月17日,陳公儀、吳克夫在澳門新花園比武。
1954年1月17日,陳公儀、吳克夫在澳門新花園比武。

太極門對決白鶴派 比武震動港澳

現在我們仍然可以在互聯網上重溫當年吳陳比武的片段。這次武林講手乃出自香港太極拳師吳公儀的一次報紙訪問,這篇訪問引起白鶴拳師陳克夫不滿,在武林人士慫恿之下,吳陳同意在擂台上決一高下,但香港法例不容許公開比武,如何是好?在澳門有關方面安排下,吳陳同意移師濠江比武,澳門官民乘勢把這場武林比武辦成慈善大騷,加插了八和紅伶義唱,美其名是替香港石硤尾木屋區火災和澳門貧民籌款。籌款委員會由梁昌當主任委員,兩位副主任是何賢和崔德褀,三人均是澳門響噹噹人物。

吳陳比武消息震動港澳,1954年1月17日下午,比武場地的新花園萬頭攢動,先由澳督夫人剪綵、大會主席致詞,再由馬師曾、紅綫女演唱粵曲,然後是武術表演。4時開始,兩位主角吳公儀和陳克夫先後登上擂台,觀眾屏息以待。4時13分,拳賽公證人(總裁判)何賢宣布比賽開始,陳克夫率先採取攻勢,頻頻向吳公儀發拳,把吳逼向繩網,然吳迅即反攻,其中一拳撃中陳肩,吳步步進逼,飛腳掃中陳腿部,公證人何賢鳴笛宣布第一回合完。據當年報紙報道,此時台下觀眾已起騷動,吳陳顯然已動真軍,有人建議應中止比賽,但何賢為免觀眾失望,決定繼續賽事。第二回合開始,陳克夫連環發拳,一拳擊中吳左手,吳以快拳還擊,陳胸部、手部、腹部先後中拳,陳還以飛腳,吳閃過後也以飛腳還撃,台下觀眾比前更騷動,何賢馬上鳴笛叫停,諮詢大會幾個負責人意見後,決定結束賽事,宣布吳陳雙方「不勝不負不和」,和氣收場。事後報章有「賽後評」,其中一則這樣說:「吳公儀英氣迫人,誠然是此中能手。但陳克夫年少翩翩,鎮定不亂,亦屬難得。」

1954年1月20日《新晚報》刊登梁羽生第一篇武俠小說。
1954年1月20日《新晚報》刊登梁羽生第一篇武俠小說。

港澳兩地對這場比武議論紛紛,香港《新晚報》總編輯羅孚靈機一觸,決定由旗下編輯陳文統在報紙撰寫武俠小說,陳文統文史智識淵博,但未寫過武俠小說,不敢應承羅老總,但羅老總霸王硬上弓於1月19日在報紙刊出預告,宣布翌日開始連載《龍虎鬥京華》,陳文統唯有硬着頭皮以筆名「梁羽生」登場,自此便開始了新派武俠小說時代。新派武俠小說是指不同於傳統的舊派技擊小說,舊派小說充斥大量打擂台、復仇、靈異、封建迷信等情節。新派武俠小說重視俠義精神,注重刻劃人物性格,融合宗教、哲學、歷史、傳統文化於小說之中。

查良鏞(筆名金庸)登場。
查良鏞(筆名金庸)登場。

梁羽生開山之作《龍虎鬥京華》甫面世便引起轟動,一年之後,羅孚點名當時同在《新晚報》任職的查良鏞緊接梁羽生登場,1955年2月8日金庸第一篇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開始在《新晚報》連載,自此「金梁」並稱,金梁武俠小說踏入黃金年代。

陳公哲力阻吳陳比武 歷史險些改寫

以上的歷史險些兒要改寫。國術界老前輩陳公哲認為吳陳比武一旦舉行,「恐將再開打鬥之風,交手之後,必有勝敗,從此引起宗派之鬥爭,重蹈往時武館覆轍」,陳公哲於宣統元年(1909年)在上海創立精武會,時任中央精武總裁、全馬來亞精武總會顧問。精武全盛時期,有50餘分會,遠及南洋群島及加拿大。當年武術界頗尊重陳公哲,認為國術中興,陳公哲致力甚大。陳公哲希望以自己的江湖地位去推翻吳陳比賽的決定,他先後在報章撰文及分別去信吳公儀和陳克夫,力陳簽訂生死狀比賽決鬥之不可取。他說決鬥之事在20世紀中已不存在,且屬犯法行為。陳公哲指若實行決鬥,不獨於國術無益,反貽害無窮。「余用45年時間,始將拳擊家『武牛』二字洗脫,若使其再陷覆轍,非所願聞。」可惜比武各方執意已決,陳公哲阻止無效。陳最後去函澳門總督要求取消這場慈善比武。陳公哲在信中指出,「中國拳鬥,不帶手套,自由搏擊,可及全身,其危險性超於國際拳鬥七倍,若此,即無法可以保證不致死亡。」馬來亞精武體育總會亦於1月16日急電澳督希望澳督「體念人道」,急令制止比武進行。根據陳公哲事後編著出版的《精武觀中之吳陳比武》摘錄文章,當時也有其他記者在報紙撰文反對吳陳比武。但這一切都是徒然,吳公儀、陳克夫比武如期於1954年1月17日在澳門新花園舉行。

陳公哲在《精武觀中之吳陳比武》書中收集了吳陳比武之經過(附上多張照片)、社會之公論、報章輯要等等,資料詳盡,是研究吳陳比武的重要文件。陳公哲本人可說文武兼備。他生於上海,祖籍廣東中山,是作家、考古學家、書法家與武術家。陳公哲是首名在香港從事考古發掘的華人,亦是一位業餘的考古工作者。1938年,陳氏以個人財力及友人資助購買一艘船,偕同兒子及僱用女工十多人,沿香港海岸作考古發掘,工作共8個月。其中在大嶼山東灣發掘時間最長,前後3次達25日,以沙崗背(即今石壁水塘下處東灣學校海灘一帶)發掘最多文物,其發掘報告刊於1957年考古學報第四期。

原刊於《亞洲周刊》,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鄭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