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教授談學與問

「高分低能」,只懂考試,不懂解決問題、創造創新,是港式教育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呢!

陳致教授的普通話非常悅耳動聽,因為他是北京人,在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之後在南京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1999年在美國獲博士學位,是中國古典文學及漢學的研究學者。

最近在浸大饒宗頤國學院與他見面,他給了我兩張名片,前者是國學院院長,後者是香港珠海學院校長,能者多勞,身兼兩要職。總之,他任重道遠,是推動中國文化的大旗手之一,除了大學教育、學術研究外,他亦協助民間團體,共推動國學。

陳教授認為,在中、港、台等地都出現國學熱,大學和民間的國學機構紛紛成立,蔚然成風,值得欣慰,但最重要的是素質和誠意,貴精不貴多。

陳教授十分支持「世說論語」項目,特別是這趟舉辦的中學生及大學生的徵文比賽。《論語》是論學習做人的書,為人先要為學,之後才可以安人、安百姓,為身邊的人謀幸福,貢獻社會。

陳致教授在《世說論語》節目上闡述《論語》的教誨。(作者供圖)
陳致教授在《世說論語》節目上闡述《論語》的教誨。(作者供圖)

學習孔子 好古敏求

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小開始,直到離世,做到老,學到老。孔子兒時已非常好學,15歲時更立志做一個學問家、思想家。他說自己的成熟並非天生異稟,而是好古,敏而好學。

但學要先有好奇的心態,想知、想認識、想研究、想了解不懂的東西。問誰呢?問別人需要勇氣,放下身段,虛其心,坦白承認自己的不足,甚至無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學無常師,一生常向不同人請教,學禮、學文、學詩、學史、學琴、學射、學御、學生活技能等。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另外,「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學好戒壞,修正、修煉自己的才能和德行。

「入太廟,每事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孔子由魯國曲阜遠赴周都洛陽去學禮。當年,孔子已是享負盛名的禮學家,但參觀周公的廟堂時,顯得十分嚴肅謹慎,一有不懂的地方,哪管是什麼微不足道之處,他都毫不客氣去問,旁人都十分奇怪。或曰:「孰謂鄹人之子(即孔丘)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孔子認為不懂裝懂,才是無禮呢。

孔子不認為發問是一件失禮可恥的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孔子的座右銘。孔子很謙虛,不認自己是聖人或具智仁勇的君子,但大方自信承認自己比別人好學。

因為好學,志於學,所以才可以「立」、「不惑」、「知天命」,境界層層遞進至「耳順」、「從心所欲,不踰矩」。

香港學生 怯於發問

但香港的學生,由小學到大學都怯於發問,就算是回答和討論都較為被動,出外參觀、往博物館都提不起太大興趣,這都是問題。「高分低能」,只懂考試,不懂解決問題、創造創新,是港式教育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呢!

愛因斯坦說,一個好的問題比答案更重要,問與學是一個循環,缺了問,學便無法實現,變成了死記硬背,鸚鵡學舌、人云亦云的死知識,「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

篇幅有限,先說了學與問的關係,下次續談學與習。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