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星指出,俄烏戰爭確實有長期化的跡象。普京原想速戰速決,並不想打一個長期的戰爭,結果現在事實證明,俄羅斯沒有意志和決心,力量上也不可能一下子消滅烏克蘭,使烏克蘭屈服,所以戰事就變成長期化。
長期化背後的原因,俄烏戰爭不光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實際上是俄羅斯跟整個西方的對抗,因為烏克蘭後面是整個北約和美國為首的西方力量。從目前來看,西方是想通過戰爭,進一步削弱俄羅斯,所以不會讓戰爭馬上停下來。雖然有一些反戰的呼聲,還是會讓戰爭繼續下去,也會源源不絕地給烏克蘭提供軍援,所以戰爭很可能會持續下去,這是人們當初沒有預料到的。
俄烏戰爭對美國2024年大選有什麼影響?胡偉星認為肯定有影響。美國任何對外戰爭,最後結束都要落到美國的國內政治上。在戰場上可能不會分出勝負,但是美國的國內政治可能為戰爭做一個結論。現在看來,民主黨拜登的政府可能需要戰爭繼續下去。美國要打垮俄羅斯,推翻普京的政權。 這樣,下一步就可以對付中國,這個大概就是拜登政府的如意算盤。而且,通過這場戰爭,美國可以把西方整個北約盟友進一步團結在自己周圍,增強西方陣營內部的凝聚力,這是拜登政府的打算和戰略的盤算。
美國政局變化或能為戰爭作結
他指出,共和黨跟拜登政府的看法可謂南轅北轍,特朗普是比較極端的,他聲稱如果上台,一天之內就可以結束戰爭。在共和黨內,特朗普這種想法還是佔主導地位的,但是共和黨內部的討論呢?雖然痛恨普京、痛恨俄羅斯的政權,也極其反共,他們也支持美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把戰爭打下去,但是他們也覺得,烏克蘭沒有辦法贏得戰爭,西方如果這樣拖下去會花費更多的資源,所以共和黨出現了比較極端派的聲音,要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要使戰爭走向談判。 美國國內也不排除戰爭繼續下去,要求外交解決的呼聲可能愈來愈強烈,其實北約內部也有外交解決的呼聲,那麼就看下一步,俄烏戰爭的走勢如何了。
那麼,俄烏戰爭的走勢會如何?現在誰是最大的贏家,誰是最大的輸家?胡偉星表示,國際鬥爭中,贏家、輸家,短時間很難分出來,可能需要經過長期博弈才能看出最後誰贏誰輸,烏克蘭戰爭重新劃分地緣政治的格局,現在又出現了兩極化的趨勢,由於俄烏戰爭,整個西方被動員起來團結一致對抗俄羅斯。雖然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採取中立的立場,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同情俄羅斯的,所以西方把中俄看作是一體的,或者是一個陣營的同盟者。烏克蘭戰爭引發冷戰以後,地緣政治格局朝兩極化方向發展。
他認為,兩極化使中俄走得更近,而美國與西方盟友的凝聚力更為加強。對比之下,非西方的陣營比如全球南方的陣營,以幾個大的發展中國家為代表的力量也不斷聚集。近期的趨勢很清楚,特別是今年8月的金磚國家峰會上,有這麼多國家想加入金磚機制,就說明許多發展中國家並不認同西方的所謂世界秩序,他們要採取更中立的路線,更加抱團形成一股勢力,為自己發聲。所以金磚國家峰會就決定從金磚5國擴容到11國,新吸收了6個新成員國,還有更多國家在排隊加入,這說明地緣政治格局正在改變,「東升西降」正在發生,西方勢力雖然由於俄烏戰爭得到凝聚,但是並沒有令第三世界或者中間地帶國家向它們靠攏,而是使這些國家變得更加獨立,形成了一股第三勢力。
第三世界不向西方靠攏
美國跟西方對中印不同的態度,胡偉星認為背後的考慮很簡單,就是為了對付中國,想把印度拉到西方這邊。因為印度在邊界問題上跟中國有矛盾,所以美國抓住了這個矛盾,要分化中國和印度,所以對中印採取雙重標準。這幾年有很多的動作去拉攏印度,目的就是要把印度拉到西方一邊,但印度也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有一定的政治智慧,不會一下子一邊倒向西方,所以印度在俄烏戰爭的立場,是比較中立的,由她主辦的G20峰會,就沒有在公報裏譴責俄羅斯,展現了莫迪的政治智慧。
「印度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她不可能像日本一樣,作為美國和西方的附庸而崛起,印度意識到一個大國要有自己的獨立性,所以對這一點還是可以放心的 」。他認為,印度不可能完全倒向西方,但一定會利用西方、美國給予的特殊待遇,撈取更多的實惠和政治資本。印度會跟西方特別是美國搞好關係,但是讓印度完全倒向西方,變成西方國家的一員則不太可能。最近印度跟加拿大的外交風波也證明,印度和西方國家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胡偉星強調,中國是希望中印兩國可以和平共處,能夠共同繁榮,共同的和平發展崛起。中國也希望兩國都能夠朝前看,不要糾結於過去歷史上的問題或邊境衝突;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希望這兩個文明古國能夠共同發展,彼此不要成為敵人。中國在這方面的態度還是比較比較積極的。
支持印度入常 西方口惠而實不至
關於印度應否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胡偉星認為應該放在整體聯合國框架的改革這個範圍來看,因為聯合國如何改革,現在各方未有共識,所以中國也不便於現在表態是否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表態支持印度「入常」,更多的是一種公關秀,一種lip service(應酬話),並不代表他們真心的希望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覺得可以等一等,要看整體的聯合國的改革方案出來,大家有共識以後,(中國)再表態比較合適」。
關於人民幣國際化或是去美元化,胡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前些年就已經看到了。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視人民幣的國際化,也不斷採取一些措施,例如增加人民幣的離岸交易,香港作為一個離岸人民幣市場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愈來愈多國家願意接受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這是一個不可阻擋趨勢,隨着中國的經濟體量愈來愈大,經濟實力愈來愈強,愈來愈多國家會接受人民幣。美元衰落也是另一個大家都看到的趨勢,原因是美國自己不遵守財政紀律,不斷突破赤字或國債的最高限額。每過一兩年,美國國會就要同意提高國債最高限額,今年已經提高了33萬億美元。
其次,美元是國際的儲備貨幣或是硬通貨,很多國家都接受使用,可是美國因為國內經濟形勢,不斷的採取美國優先的策略,採取加息、減息或是量化寬鬆等金融的、貨幣的動作,基本上是按照美國的利益來決定,並沒有考慮其他國家的利益,所以美國加息,就帶來其他國家的美元荒,因為美元是流動的,所以很多美元資產都向美國流動,所以其他國家的資本市場都受到很大的影響,股債齊跌;如果美國量化寬鬆「放水」,美元貶值,這個貨幣又發放到全世界。所以,美國自己不遵守財政紀律,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貨幣,也給全世界帶來了災難。
美元霸權崩塌將禍及全球
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到美國近年因為國內經濟問題而採取的量化寬鬆,這兩年又加息,帶來了很多問題,使美元的信用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這是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大家對美元的信心愈來愈降低了,其他國家便要尋找替代貨幣。歐元、日圓、英鎊和人民幣都是可選擇的替代貨幣。國際貨幣和匯率的穩定性,二戰後有一定安排,但是因為美國自己沒有管好自己的財經政策,使國際金融市場、貨幣體系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加上這次美國把貨幣政治化、武器化,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貨幣秩序都受到一定損害,所以其他國家不得不考慮替代方案,很多國家就開始安排更多的雙邊貨幣交換協議,比如說人民幣和另一個國家不用美元來結算,用雙邊的貨幣來結算,以美元為中心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來進行支付肯定會愈來愈受影響。
他指出,如果這種局面繼續進行下去,美國再不遵守財政紀律,美元在給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造成衝擊和傷害,那麼愈來愈多的國家會選擇替代方案,包括採取雙邊貨幣安排,或選取人民幣和其他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對美國今後在全世界的經濟霸權將是很大的打擊。
胡偉星簡介:
澳門大學發展基金會政治學與公共政策特聘教授,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加入澳門大學前,為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及系主任,此前曾擔任美國哈佛大學約翰M.奧林中心之國家安全研究領域研究員、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全球衝突與合作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在學術生涯上,曾出版多部著作,以及逾百篇期刊論文及書籍篇章。
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系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