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過 誰與評說

政治領袖逝世,通常有兩種版本的評價,一種是官方的,一種是民間的;官方評價沒有否定李克強的功績,但民間「口碑」更多的是稱讚他「貼地」、務實,更了解一般民眾的所思所想,而且肯講真話、實話,不迴避、不掩飾。

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逝世,事出突然,引起議論紛紛,朋友圈內傳出不少視頻,其中有一段說「安徽合肥數十萬居民自發悼念、前往李克強故居獻花,鮮花一度斷市」。視頻是否真實,也許有待「事實核查」,但說李克強在大陸民間口碑好、形象正面,應該是事實。

政治領袖逝世,通常有兩種版本的評價,一種是官方的,一種是民間的;官媒新華社在10月27日發表的官方訃告,是標準的規格,指李克強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如此稱譽,在中共體制內是充分肯定的評價。

至於民間的評價,外界無法得知,因為內地社交媒體平台都看不到任何相關的討論,然而大批民眾獻花悼念,成為了文字以外另一種表述形式;藉政治人物逝世去表達某種信息,是中國政治文化一大特色,在當前的政治氣氛下,民間悼念變得十分敏感。

官方評價並沒有否定李克強的功績,但民間「口碑」更多的是稱讚他「貼地」、務實,更了解一般民眾的所思所想,而且肯講真話、實話,不迴避、不掩飾。

很明顯,李克強以上述3項指數衡量經濟表現,是內行人的洞見,表明了他自己也不會完全依賴官方統計數據。(亞新社)
很明顯,李克強以上述3項指數衡量經濟表現,是內行人的洞見,表明了他自己也不會完全依賴官方統計數據。(亞新社)

「李克強指數」、「李克強經濟學」為人樂道

李克強的政治生涯,主要工作在經濟領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李克強指數」和「李克強經濟學」。

李克強指數的由來,是2007年他擔任遼寧省書記時,曾向美國駐華大使表示,他更喜歡利用3個指標去衡量「真正」的全省經濟實况和增長,它們是「全省鐵路貨運量」、「全省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上世紀90年代外國金融界質疑內地統計數字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認為有「滲水」、作大及造假之嫌,以粉飾大陸的經濟成就。

很明顯,李克強以上述3項指數衡量經濟表現,是內行人的洞見,表明了他自己也不會完全依賴官方統計數據;結果《經濟學人》將3個指數整合為「李克強指數」,並在2010年着手比較過去10年「李克強指數」與內地生產總值(GDP)的走勢,發現大致相符,證明「李克強指數」可信,據說不少國際財經機構都認可「李克強指數」的功用,認為比官方公布的GDP數字更能反映中國經濟實况。

至於「李克強經濟學」,則是在他上任後冒出來的。2013年3月李克強出任國務院總理,他選擇了和前任政府不同的政策,投資銀行巴克萊把李克強的政策理念歸納整理成3點,即不出台刺激經濟措施、去槓桿和結構改革,三者合一,稱之為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

以某領導人名字「命名」為某某經濟學,並非指經濟學出現了一種新理論、新流派,而是由於政治領袖的做法一反前人,或逆流而上,令那些對前景失望、或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民眾看到了一線曙光,對領導人的經濟政策因而寄以厚望。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列根經濟學」、前幾年日本的「安倍經濟學」皆可作如是觀,「李克強經濟學」之由來亦如是,它不是什麼學術創見,只是針對當時經濟困局提出的一系列對策。

李克強當時提出下限論,即對經濟下行容忍度提高,但不能低於潛在增長率,既穩增長又要調整結構,避免經濟大起大落。(亞新社)
李克強當時提出下限論,即對經濟下行容忍度提高,但不能低於潛在增長率,既穩增長又要調整結構,避免經濟大起大落。(亞新社)

上任應對經濟疲弱 結構改革產業升級

「李克強經濟學」雖然得到西方投行推崇,但李克強在2013 年上任之初(也是「李克強經濟學」剛面世時),西方更多的聲音是看淡中國,當年大陸經濟疲態畢現,西方財經界的主流觀點是「看空」大陸,甚至認為大陸經濟即將崩潰。

除了國際投行,經濟學者如克魯明( 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專欄也不斷唱淡,認為中國模式「就要撞上長城」,因為中國多年來不斷拖延進行必要的改革。

踏入2013年大陸經濟確實一片暗淡,硬着陸風險不斷上升,特別是海外經濟低迷影響出口。應對經濟疲弱,通常是推出刺激措施,然而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內地推出了4 萬億刺激經濟方案,結果造成了高樓價、高通脹,以及地方政府投資平台風險大增等後遺症,政府要做的應該是結構改革,把經濟重新調整,而不是再推出另一輪刺激措施。

李克強當時提出下限論,即對經濟下行容忍度提高,但不能低於潛在增長率,既穩增長又要調整結構,避免經濟大起大落;GDP增長不能滑出下限(要保證新增就業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 左右,需要7.2%的經濟增長),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不漲超上限等等。簡單地說,就是要平衡各項經濟指標,在應對經濟下滑時,不能盲目刺激,但又不能令經濟過於疲弱,影響社會穩定。

中國改革開放從1978 到2011 年, GDP 年均增速達約9%,2003年以來更曾經出現6年實現10%或以上增速,令中國冒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佔世界份額由2002年約4% ,上升到2011年10.4% ;但高速增長背後付出的代價是結構嚴重失衡、貿易增值率低、生態環境惡化、貧富差距擴大、地方債務危機不斷上升;到了2013年李克強政府上場,必須面對經濟開始由高增長轉向較低的增速,政府的任務是如何帶領經濟轉型,由追求增長速度轉為提高增長質素,把產業升級,不能再依靠低增值的加工裝配,必須提升技術含量,轉向高科技產品生產和出口。

「李克強經濟學」另一主張是打破壟斷行業、向民間資本開放,大幅降低它們的准入門檻,開放更多民間資本進入各行業,並在稅收等方面向民間資本提供更多投資優惠。

「互聯網+」策略是中國在告別粗放式高速增長之後,另一條保持經濟活力的成功方程式,也是李克強政府的其中一項重要貢獻。(Shutterstock)
「互聯網+」策略是中國在告別粗放式高速增長之後,另一條保持經濟活力的成功方程式,也是李克強政府的其中一項重要貢獻。(Shutterstock)

經濟政策發言權漸失 被指「最弱勢總理」

李克強對內地經濟的另一貢獻,是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概念,把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與物流融合,推動大陸經濟轉型升級;而互聯網加上製造業,更成為「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基礎。

「互聯網+」的策略帶動內地產業、物流、醫療、公共服務等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並取得突破,中美貿易戰開始後,為平息西方對中國的「疑慮」,「中國製造2025」已絕迹於內地媒體,但事實告訴我們,「互聯網+」策略是中國在告別粗放式高速增長之後,另一條保持經濟活力的成功方程式,也是李克強政府的其中一項重要貢獻。

官媒《人民日報》在2016 年5 月9 日在頭版刊登「權威人士」專訪,以7000字篇幅談論大陸經濟情勢,幾乎全面否定國務院的經濟施政;同年5月16日國務院在官網刊登3篇文章反擊,外界視之為兩條經濟路線之爭公開化、白熱化。事態發展,是李克強在經濟政策上的發言權逐漸消失。

李克強當時說:「國家是人民組成的,人民好了,國家才能好」。(x平台圖片)
李克強當時說:「國家是人民組成的,人民好了,國家才能好」。(x平台圖片)

坦白直率務實貼地 民間追思見真評價

李克強此後坦白、直率的作風不改,他在2020年兩會記者會上透露,「有6 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出自國家總理之口,相當可信,而此言一出,打破了當時充斥於內地媒體的諸如國家進入了小康社會、人民收入水平大大提升、「厲害了我的國」等自我感覺良好的說法;經過總理點破,再引證國家統計局數據,「有6億人每月收入也就1000元」是實話實說,不迴避、道出了國情實况,令人重新關注國家仍有一大批低收入階層,他們的處境絕不「厲害」,國家的減貧工作也遠未完成。

李克強的務實、貼地,則見諸他在2020 年6 月在山東考察時,公開表態支持「地攤經濟」,他當時說:「國家是人民組成的,人民好了,國家才能好」;「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隨後,「地攤經濟」迅即遭官媒批判,從此無聲無息,但事實說明一切,疫情之後復常最火紅的一幕,正是出自山東的淄博燒烤,是名副其實的地攤經濟、人間煙火,燃起了疫後的經濟生機。

斯人已逝,千秋功罪,誰與評說?相比官方的悼辭,也許民間的悼念和追思,更能反映一個政治人物的真實評價。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