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傳媒10月27日(周五)舉行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邀請了多位國際、港澳權威人士剖析錯綜複雜的時局,為香港尋找出路。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及全球與公共事務研究所主任胡偉星教授以「世界地緣政治格局演變與中美戰略競爭」為題發表演講,由鳳凰衛視香港台副台長秦玥女士主持。
世界長期變化四大面向
胡偉星教授表示,在中美兩國戰略競爭這樣的大變局下,國際政治局勢充滿風險,挑戰愈來愈多,國家領導人也已經作出多次講話,表示要有底線思維,末雨綢繆。他認為,中國是新興大國,美國是守成大國,兩國交流必然會產生許多博弈,令黑天鵝、灰犀牛事件不斷,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黑天鵝、灰犀牛事件不限於大國競爭。
胡教授指出,世界大變局的長周期變化有4個面向:
1. 世界經濟版圖發生的深刻變化前所未有,已發展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角色發生重大轉變,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佔據愈來愈的份額,世界經濟重心加快由西向東位移。
2.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帶來的新陳代謝和激烈競爭前所未有,不僅有力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而且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推動生產關係變革,給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帶來廣泛深遠影響。
3. 國際力量對比東升西降,發展國家內部矛盾重重,實力相對下降,一大批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成為影響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重要力量。
4. 全球治理體系的不適應、不對稱前所未有,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愈來愈難以為繼,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不斷擴大,全求治理愈來愈向著更加公平和理的方向發展。
俄烏以巴戰事 美國難以聚焦
世界之變,歷史之變,原因何在,是危是機?胡教授認為,俄烏戰爭即將踏入兩年,其背後是兩大政治集團──美國和俄國的角力,北約東擴擠壓俄國戰略空間,因而爆發戰事,今後將無可避免走向長期化。中國是否站邊,很值得我們思考。
至於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衝突也十分吸引世人的目光。胡教授認為,美國今後將不得不注意以巴和俄烏的戰事,很難聚焦中美競爭,不會重返冷戰時代。
世界經濟動心 由西向東轉移
他續指,世界經濟版圖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已發展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角色發生重大轉變,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佔據愈來愈的份額,世界經濟重心加快由西向東位移。
2000年來,世界經濟動心由中東兩河流域向西流動,現在又由西游向東,今後50年,全球GDP增長將由中國領先美國帶動,其次是印度。得益於中國崛起,金磚國家的比重亦會逐漸取代七大工業國組織(G7)成員國總和。相較之下,美國因為五大矛盾,將會逐漸衰落,包括政府和民眾的矛盾、左右兩派分野、種族問題、虛擬與實體經濟,以及民粹問題。
他又提到,大國競爭是全方位的,上至太空,下至海洋。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世界帶來機會,但對美國是前所未有的競爭,固此美國對華打壓會愈來愈強。他表示,中美兩國競爭不是新的冷戰,但性質尚無定論,有幾種看法:
一、合作共贏或有效管理;
二、生死攸關的零和博弈;
三、戰略競爭不可避免,但可以積極管理,從而達到和平共存。
兩國關係並未發生結構性轉變
演講結束後,秦玥女士與胡偉星教授對談。胡教授表示,半年多來中美稍見和緩,若兩國能合作更好,但美方迫於國內政治需要,須對中國顯示強勢,近期稍見收斂,所以中美關係也面臨轉彎。他回顧奧巴馬時期,美國對華政策也曾轉彎,但只是短期事情,兩國關係並未發生結構性轉變,根本性矛盾仍然存在,美國隨時可按國情需要輸出更多打壓。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於2020年起對港實施大量壓制措施,現在香港困難局面,不單單是因為中美角力及兩國政策,而是有市場和政治因素在後面推動。胡教授感覺國家非常關注香港發展,經常出台措施和給予幫助,在國家支持下謀發展,積極參與大灣區合作,光明的前景是可期的。
閱覽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系列報道及演講嘉賓專訪: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tag/九周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