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科技 力防獨居工業意外悲劇

未來更進一步,署方可以利用元宇宙(Metaverse)技術創造「虛擬社工」,並利用生成人工智能(GenAI)技術與患者隨時隨地溝通。當然,社署需要挑選適合的患者,並且提供相應培訓給家人和患者。

近日香港發生兩宗慘劇,令人惋惜。一宗是秀茂坪邨一對智障兄弟由於媽媽在醫院留醫,缺乏照顧而被發現餓死在家中;另一宗是西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地下管道發生的奪命工業意外,兩名男水喉工人疑吸入硫化氫(沼氣)中毒死亡。

作者建議除了面談,社署可以多採用綫上見面方式,這做法一方面可以增加社工與患者的接觸時間,加倍關心患者。(Shutterstock)
作者建議除了面談,社署可以多採用綫上見面方式,這做法一方面可以增加社工與患者的接觸時間,加倍關心患者。(Shutterstock)

創科界應主動參與

雖然這兩宗慘劇表面看來分別與醫療和社福及工業和勞福界別息息相關,但筆者認為創科界亦不應獨善其身,多主動參與了解事情,研究如何利用科技去減低同類型的安全風險。就此筆者有以下的建議:

居家的智障人士、精神病康復者等切忌獨處家中,就一般社會福利署已有紀錄的個案,署方會定期派社工登門探訪,了解患者的狀態並進行輔導。筆者建議除了面談,社署可以多採用線上見面方式,這做法一方面可以增加社工與患者的接觸時間,加倍關心患者;另一方面節省社工的通勤時間,讓他們可以處理更多個案。未來更進一步,署方可以利用元宇宙(Metaverse)技術創造「虛擬社工」,並利用生成人工智能(GenAI)技術與患者隨時隨地溝通。當然,社署需要挑選適合的患者,並且提供相應培訓給家人和患者。

居家護理科技 分析患者狀態

社署也可多採用居家護理科技(Home Care Technology),例如利用穿戴式科技(Wearable Technology)實時追蹤患者的健康、監測患者心率、提防患者跌倒等。再者,相關的儀器可以收集患者的行為習慣和健康數據,讓專家進行大數據分析,讓社工在不干擾患者日常生活的情況下更了解患者的健康和精神狀況。又例如利用物聯網(IoT)技術來採集患者在家中的一舉一動,再利用動作分析(Motion Analysis)技術去了解患者狀態是否有異常。

以秀茂坪事件為例,這些居家護理科技可以實時監察患者,讓有關人士可以定時觀察肇事兩兄弟的家居狀況,及早發現他們的異常行為,適時介入拯救,若然如此可能避免發生慘劇。不過,收集這些數據必然涉及私隱,因此在收集前,必須事先得到患者和家人的同意。

採穿戴式裝置 緊貼工友行蹤

至於柯士甸道工業意外,避免類似慘劇從蹈覆轍,建造業界同樣可以多採用物聯網和穿戴式科技。事件發生之前似乎無人知道有兩位工人在地底管道,亦因此有人在不知情之下把門關上,使工人困在地底,吸入沼氣昏迷至死。因此,工人在地盤工作時,地盤管理人員必須對工人所在之處瞭如指掌。

就此,公司可以要求每個地盤工人開工時配戴穿戴式裝置(例如智能手錶),讓管理人員可以緊貼每個工人的行蹤。再者,每扇門(閘)安裝感應器(Sensor)並利用工人穿載式裝置所存的個人員工碼,可記錄工人出入。

若有如此安排,在是次工業意外中,員工關門時便知道地底還有兩個工人,避免慘劇發生。再者,公司可以在地底管道設置熱量探測器,測出管道內四周是否存有「溫暖物體」(Warm Body)。如能善用科技,許多工業意外均可避免發生。

特區政府於2020年12月10日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提出超過130項措施,銳意利用創新科技打造香港成為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智慧城市。然而,若然類似上述的社會和工業問題未有完善解決,政府又如何能有效落實《藍圖2.0》呢?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