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危機是中國增長模式的終結?

過去幾年市場不時傳出恒大出現債務問題,但每次它都能化解危機、安然渡過。很多投資界人士都不明白,這種高槓桿、「債冚債」的營運模式為何可以「歷久不衰」?

說恒大,令我想起一件舊事。恒大地產在香港上市曾經失利,時維2008年3月,該公司在港展開招股活動,計劃集資103.6億至165.8億元。但當年正值金融海嘯,上市計劃並不順利,市場盛傳或要取消。

一天上班,突然收到電話,對方說是恒大的公關,希望約我出來「見面傾傾」。我說正在上班、很忙,她說可以來報館附近,有要事,想盡快談,希望我可以幫忙。

見面後,她直言公司(恒大)上市已到危急關頭,管理層不願功敗垂成,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我說香港公司上市有嚴格程序,若市場條件不順,也只能另覓時機,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對方雖無明言,但我猜她意思,是有沒有可能在媒體上做些「呼籲」或報道,利用輿論力量促成上市!我很坦白地說:完全沒有可能,上市不成功是平常事,只要符合上市條件,待時機成熟從頭再來,沒理由不成功的。

結果,2008年3月上市失利,恒大在同年6月就引入多名投資者,籌集了39億元;2009年再次啟動上市,這次集資額大減,僅60多億元,最後順利於11月5日在港掛牌。

內房的高槓桿高速營運方式

由於跟它的管理層有過一次「特殊」會面,令我特別留意這家公司。後來在一本講述恒大主席許家印的書中,許承認上市計劃失利令恒大資金出現問題,公司資金缺口高達100多億人民幣。資金周轉對任何公司來說都是大問題,對內地房地產企業尤其重要,因為地產商成功投地後,馬上就會把地皮抵押套取現金,然後又再投地;投地之後訂出發展計劃,短時間內就預售樓花,又再套一筆。然後不斷循環,貨如輪轉。以這種高槓桿、高速度方式營運,內地房企可以迅速壯大。恒大2009年上市,到2020年公司資產淨值已達3500多億人民幣。

恒大「爆雷」,是在2021年12月首次出現美元債務違約。據該公司2021年業績公告,年內公司出售了New Gain和盛京銀行,分別回款163.5億港元和99.93億人民幣。據內地《證券時報》統計,2021年內恒大合計變賣資產回款達320億人民幣,數目不小,但相比恒大天文數字的債務,320億只是個極小數目!

出現債務違約後,恒大於2022年3月21日宣布停牌。按監管機構要求,為符合復牌條件,恒大披露了一系列營運、企業內部審計等資料,終於在今年8月28日獲准復牌。當時市場認為,恒大最終能復牌買賣,為公司債務重組協議帶來一線生機。結果復牌後恒大股價一度暴漲80%。

然而短暫的樂觀情緒很快就煙消雲散,恒大高管陸續被捕,據報包括恒大財富管理總經理杜亮、恒大人壽原董事長朱加麟等被帶走調查。而從今年9月25日開始,恒大股價就開始急跌,直到9月28日宣布停牌,晚上正式公告,公司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主席身陷法網,恒大的2.4萬億人民幣負債將如何處理?無論如何,恒大這個一度叱咤風雲的地產王國已成歷史,難再翻身。

恒大債務危機涉及的每一個項目金額都極為驚人,公司截至2022年底總負債規模達2.4萬億人民幣,相等於全國GDP(本地生產總值)約2%;其中負債淨額及流動負債淨額,分別為5990.7億和6877.3億人民幣。在今年3月22日債權人會議上,公司管理層透露,未來3年恒大為了「保交樓」,需2500億至3000億人民幣,這筆數目應要靠借貸方能解決。而以2022年計,恒大總營收為2300億人民幣,已不能覆蓋2661億人民幣的營業開支。

過去幾年市場不時傳出恒大出現債務問題,但每次它都能化解危機、安然渡過。很多投資界人士都不明白,這種高槓桿、「債冚債」的營運模式為何可以「歷久不衰」?

恒大債務危機涉及的每一個項目金額都極為驚人。(Shutterstock)
恒大債務危機涉及的每一個項目金額都極為驚人。(Shutterstock)

11年前沽空機構 列舉恒大五宗罪

其實早在2012年6月,研究機構Citron已發表一份長達57頁的沽空報告警告投資者,恒大有不斷積累的財務風險。報告列舉了恒大地產的五宗罪:

(1)公司財務報表存在不少錯報,通過欺騙性旳會計處理粉飾報表,掩飾資不抵債的事實;(2)以明顯低於市價獲得土地,是恒大向當地官員行賄的結果,據中國法律,公司會被指控為非法獲取土地,恒大將被處以巨額罰款並被收回土地;(3)恒大造出一個複雜的融資計劃,其中有一系列潛在的財務與經營風險,包括過度負債、現金流不足、高風險的信託融資等;(4)公司暗中透過資產交易為公司融資;(5)許家印大量投資在房地產以外的業務如足球、排球、影視項目等,過度分散。

現在看來,這些正是恒大的「致命原因」。然而當年恒大聲勢如日中天,花旗、德意志、摩根大通等九大投行紛紛為恒大護航,指Citron的指控缺乏證據、沒有經過調查。其後Citron負責人被香港證監會指為發布虛假信息誤導投資者,並藉此沽空恒大地產,結果Citron被禁入香港市場,還需支付罰款!11年之後,誰對誰錯,終於有了分曉!

內地藉房產推動經濟增長的典型

恒大的故事,是內地發展地產經濟,以房地產推動高速增長的一個典型。內地從住房商品化政策開始,到1998年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房地產一直是內地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房地產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00年的4.1%,升至2020年的7.3%。而房地產帶動了相關的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服務業等一整條產業鏈,其價值佔GDP更高達20%。

港人對地產經濟並不陌生,地產業是香港經濟支柱之一,佔GDP比重也在20%左右。但香港跟內地不同,本港沒有天然資源,在英國治下也沒有深厚的製造業基礎,賣地成為政府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而社會財富也高度集中在房地產企業手上。

2003年8月國務院出台《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將房地產定位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把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作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拉動投資增長的「有力措施」,全國房價隨即開始一波又一波升浪。到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努力化解房地產庫存,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在發放購房補貼、稅收優惠、「推動棚改貨幣化安置」等一系列政策之下,商品房銷售創出歷史新高,各地房價大漲。

房地產過熱令經濟風險大增,中央政府開始着手降溫。2020年8月人民銀行、住建部出台了針對房企融資管理的「三道紅線」政策;加上新冠疫情影響,令房地產銷售放緩,房企資金鏈斷裂,多家房地產龍頭企業相繼爆發債務危機。

房地產過熱令經濟風險大增,中央政府開始着手降溫。(Shutterstock)
房地產過熱令經濟風險大增,中央政府開始着手降溫。(Shutterstock)

面對龐大債務重組挑戰 考驗領導人識見與魄力

西方媒體把恒大、碧桂園等房企的債務危機比擬為「中國版雷曼事件」,房地產風暴可能蔓延至內地金融業、中小企(恒大最大債權人是供應商、商業票據負債,達1.2萬億人民幣,佔其總債務逾一半)等;加上影子銀行及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西方評論指大陸的40年經濟繁榮可能就此宣告落幕,過去擺脫貧困的高速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

無可否認,中國正面對一次規模龐大的債務重組挑戰;如何化險為夷,考驗領導人的識見和魄力。上世紀90年代成功化解銀行債務危機的,是前總理朱鎔基。債務危機之餘,內地減少依賴地產經濟之後,如何能恢復高速增長,是另一個更大考驗。

西方評論不少都斷言中國已無法維持過去的增長模式(見上文),證據之一就是恒大「爆雷」,地產經濟無以為繼。內地如何收拾恒大這個爛攤子,除了關乎整頓房地產業,也考驗內地能否建立另一套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模式。

內地經濟轉弱,使香港陷入停滯不前的悶局。本地金融市場和地產市道表現不濟,令經濟好不起來,政府官員唯有一味唱好夜經濟。消費市場是經濟增長、民眾口袋有錢、財富效應的「衍生產物」。本地經濟搞不起卻大搞夜經濟,是本末倒置、施政未達標的表現。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