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教育下的墮後生

隨着教育普及化向上發展,同一年級學生的能力差異恐怕較以往更大,但學校有沒有更大空間予以照顧?當下篩選功能不斷減弱,學校是否更能夠放下表面上的「公平」,提供更合適的課程及更具回饋功能的考核予墮後的學生?

香港基礎教育普及化行之有年,效果卓越。筆者亦在受惠之列,經歷取消中三淘汰試及大學學額增加,即使學業成績平平,最後也得以入讀大學。然而,伴隨教育普及化而來的是更大的學生學習能力差異。不少學生根本未達水平,仍然可以升級升學,造就愈來愈多的墮後生,筆者就是其中之一。

度身訂造課程 更切合學生需要

從小學升讀中學,筆者面對最大的困難就是英文。那個年代,大部分中學都是英文教學,除了中文及中史科外,全是英文課本,甚至聖經科亦然。筆者小學時的英文本身便不好,考試成績屢屢見紅。儘管一上中學便被編入英文科的輔導班,以小班教學,但英文水平仍然沒有起色,反而愈感挫敗。英文能力差,自然也影響其他用英文上課的科目,最終考試成績全班倒數前幾名。

情況顯然極不理想,但在中二時出現轉機。當年同樣被編入英文輔導班,但換成另一位老師。老師本身是宗教科主任,衣著樸素但整齊,永遠都穿熨得畢直的淺藍色恤衫及深藍色西褲。

與往年的形式不同,同學被編成四人一組,每組獲一塊小白板及白板筆。過去的英文課都是board and chalk,如今有更多師生及同學間的互動。過去老師發問,同學均害怕答錯而有壓力,如今是小組討論下的答案,個人的壓力變小,令大家更勇於嘗試。

不過更重要的是老師把課程更動,以配合我們的能力。過去的輔導班只是小班教學,課程與普通班沒兩樣,考試也是同一份考卷,我們這類尾班車的學生怎可能聽明做妥,只有不斷的被打X,貼上懶散的標籤。這位老師卻不同,他把課程推回高小水平,從最簡單的時態開始,考試也是另一份考卷。這種安排讓我們的根基補回來,對英文的恐懼減少了,而我的英文科考試成績也最終合格了﹗當我升至中三時,雖然英文仍然不濟,但已經比過去進步不少。同在輔導班的同學當中,有一位畢業後更入讀醫學院,相信也應該從這位老師處獲益不少。

普及教育 慎防出現不平等

坦白說,我當時對這位老師的教學安排沒有太多感覺。不過,多年之後,對學校教育有更多了解,便深深覺得這種安排並不容易。更動課程與常規脫鈎,自需要一番唇舌說服英文科主任,甚至更高層,取得其同意。再者,還要度身訂造課程、習作及考卷,費心費力。學校容許我們考切合我們水平的英文考卷,分數卻沒有打折扣。雖然表面上有點不公平,但卻挽回我們這群學生對學習英文的信心。雖說那個年代尚未出現狼爹虎媽,但恐怕也有被家長投訴的風險,想來校長當年也有暗暗出力。

事後回想,沒有這位老師為我補回英文的基礎及緩解對英文的恐懼,不單英文科成績只會每況愈下,其他科目亦一定受波及。學校成績不佳,屢遇挫折,就是學生逃學、輟學及不良行為的危機因子。我們這一批不單沒有成為「不良學生」,部分更順利升讀預科及大學,這位老師功不可沒。若沒有校長的擔當,科主任的綠燈,相信亦不會成事。

雖然用公帑推動基礎教育普及化幾乎可說國際共同的公共政策,然而它亦往往意味教育標準化,甚至往極端的發展至僵化。同一年齡的學生,不論能力,均接受同樣的課程,政府比較容易監管,公眾亦覺得公平。然而,從公帑的運用來說,資源卻沒有適當分配,而且亦沒有達至真正的公平(Equity)。

隨着教育普及化向上發展,同一年級學生的能力差異恐怕較以往更大,但學校有沒有更大空間予以照顧?當下中小學教育的篩選功能不斷減弱,尤其是中一及中二級,學校是否更能夠放下表面上的「公平」,提供更合適的課程及更具回饋功能的考核予墮後的學生?還是我們明知學生只有初小程度,卻硬要他讀中一課程?明知不管他如何努力也無法在中一考卷合格,卻強行要他參加,令他「墊屍底」,抹殺他們的努力?換一個角度來說,對這些學生也是不公平。

謹以此文紀念梁鴻輝老師,感謝建源兄鼓勵撰寫此文。

簡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