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縮」單純地被理解為商品價格普遍下降,對陷於經濟困境的家庭而言,這不啻是值得歡迎嗎?他們不是可以購買更多數量的產品,增加需求,加速經濟調整?這不就是傳統經濟學上的供求規律,最終達至新的均衡嗎?此外,對生產者和出口商來說,包括成本價格在內的產品價格下降,不啻就是意味着競爭力的提升?因此,基於上述思路,對於中國目前是否出現通縮,就經濟學理論而言,是否值得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問,是從個人和個體生產者的「微觀經濟」角度出發。微觀經濟看來是完全合理的事情,當放大至「宏觀經濟」層面,結果可以是帶來相反效果。了解1929年美國經濟大衰退的人都明白,這就是所謂paradox of thrift,也就是說,當面對經濟衰退,又或者面對即將來臨的經濟衰退時,對家庭和個人而言,增加儲蓄和節衣縮食是完全合理的經濟考慮;同樣地,對企業和金融機構來說,投資和貸款變得審慎,也是理性的選擇。但是當全社會的個人、家庭、企業和金融機構,當面臨衰退都採取此策略時,宏觀經濟只會拾級而下,復蘇遙遙無期。
因此於1929年時,美國是以擴大公共建設的方法,以政府的力量增加社會需求,藉以補足個人、家庭和企業無力創造整體需求的不足。事實上,中國在2008年時,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後所造成的出口和內需減少,時任總理溫家寶落實執行的4萬億人民幣經濟刺激方案,背後亦是基於此「逆衰退考量」。但時移世易,今天中國可否採取同樣的刺激策略來重新帶動經濟?如果不能照搬,客觀情况是「此一時彼一時」的話,分別又在哪裏?
經濟下滑主因是房地產泡沫破裂
我們今天目睹內地房地產泡沫破裂,堪稱人類經濟史上規模最大,比起二三十年前導致日本陷入長年經濟不振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由一般需求不足和房地產泡沫破裂所造成的經濟不振,以致出現通縮,表面看似相同,惟原因和效果則不一樣。當房地產泡沫破裂,房地產價格大幅下滑時,個人、家庭、企業甚至地方和中央政府,還需要按泡沫破裂之前的負債額度去償還債務;而不幸又同時面對失業、開工不足、家庭剛性支出難以削減時,情况更為困頓。
傳統經濟學建基於對個人和企業經濟活動的動機假設,是追求收入和利潤的最大化(maximization of profits);但當房地產泡沫破裂和經濟陷入嚴重不振時,個人及企業經濟活動的動機,則轉向債務最小化(minimization of debts),節衣縮食、盡力儲蓄和投資變得審慎,以及為求取得現金償還債務而「要錢不要貨」,這是理性抉擇,價格和經濟活動失去活力,只會拾級而下。
通縮環境下 「負負得正」的GDP增長誤讀
通縮為何值得擔憂的另一原因,是人們對於通縮認識不足。對於長期生活在通脹環境下的人們,慣性地認為經濟增長就是經濟增長;但其實在通縮環境下,對GDP(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的解讀,可能會帶來誤解。在我們熟悉的通脹環境下,計算實質GDP增長率的方法,是將名義(nominal)GDP增長率,減去包括通脹率在內的GDP平減物價指數(GDP Implicit Price Deflator),從而得出實質GDP增長的數值。但在通縮環境,通脹率既然是負數的情况下,用上述方式計算,便會出現「負負得正」的GDP增長效果。
事實上回歸初期,香港亦出現過類似情况。在經歷地產泡沫破裂和SARS疫情,樓價下跌達四成,以及長時間通縮之後,2002年,香港的名義GDP變動是-1.8%,但GDP經濟增長率卻錄得+1.7%,原因是當年的GDP平減物價指數變動是-3.4%(非-3.5%,相信是由於四捨五入的調整)。2003年香港名義GDP變動是-3.1%,GDP經濟增長率卻錄得+3.1%,而當年的GDP平減物價指數變動是-6%。也就是說,在通縮情况下的經濟增長,與我們一向熟悉的經濟增長不同,雖然計算方程式沒有改變、實質GDP經濟增長率定義沒問題,但不慎的解讀,可能會帶來相反效果和對策考量。
值得一提是,在當年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中,對於通縮較為嚴峻的2002及2003年,有着頗為正面的評價,分別稱「2002年香港經濟顯著回升」和「2003年全年合計本地生產總值實質增長達3.3%」(與上述2003年GDP增長率3.1%有少許差別,相信3.3%為當時預算案的初步估算,最終數字見統計處公布)。這些評估,與當時陷入困境的香港經濟不太相符。
中國內地政府早前公布今年第二季GDP增長數字為6.3%,部分經濟學家因而分析,中國經濟在新冠疫情解封後已緩步走向復蘇。但實情是否如此?較早前,中國發布6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大致持平,環比-0.2%;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環比-0.8%,同比-5.4%,見2015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也是連續第九個月同比下降。
誠然,CPI、PPI都只是GDP平減物價指數的組成部分,但考慮到中國目前的失業、投資和出口,嚴峻情况依然。總的而言,中國新公布的第二季GDP增長數字6.3%,包含了去年同期因疫情所造成的低基數的同時,也包含因通縮的平減物價指數的「負負得正」效果。
通縮的後遺症
通縮另一值得擔憂的原因是其後遺症:即便經濟他朝一日步向復蘇,對於借方,例如用於消費和投資的信心,都需要一段時間恢復;對於貸方的金融機構,失去以土地和房屋作為抵押的信心承托,貸款也變得審慎。換言之,借方和貸方的風險迴避(risk aversion)情緒將拖慢復蘇步伐。
眾所周知,當前中國經濟可謂面對內憂外患,除了「土地經濟」和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外,成因更多是源於地緣政治、出口受制、外資撤離及其對貨幣供應和出口的影響,以及科技內循環與經濟內循環未能與時俱進等。至於本文,則主要是從經濟學角度探討通縮成因和前科,冀對中國當前經濟狀况有較立體分析。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