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世界已終結 「半球化」成最大特徵

世界走了一個大圓圈,再次面對「革命性」的時刻。新自由主義已到了盡頭?全球化如何重新出發?我們能否找到超越不同競爭模式的新方向?

2016年接近尾聲時,面對英國脫歐、特朗普勝選,我在一次演講中憂心忡忡地發問,「全球化是否終結?」

2020年5月,世界還在新冠疫情中苦苦掙扎,全球化已發生逆轉,我頗為無奈地預見: 「半全球化」時代降臨,「半冷戰」格局來臨。這種遺憾與惋惜,源於我們這一代人,在中國改革開放後成長,是後冷戰時代全球化的受益者。

2022年4月, 上海「封城」未見曙光,我無不悲觀地感嘆,「封城」是壓垮後冷戰全球化的最後一根稻草,加速疫情後全球供應鏈的顛覆性變化。

封城是壓垮全球化最後一根稻草

2023年5月,在日本召開的七國峰會,西方發達國家共同採納「去風險化」的戰略,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出現質的變化。後冷戰時代的「大融合」壽終正寢,「一球兩制」下的「半球化」、「半脫鈎」與「半冷戰」成為現實。一個地球,兩個世界。

我下意識地隨意翻閱過去幾年發表的文章,與全球化相關的文字竟然不算少。在酷熱的夏日,經十多天的匆匆編輯,便有了這本書的問世。取書名為《一球兩制:「半球化」、「半脫鈎」與「半冷戰」》,幾個關鍵字都是我以往文章中提到的概念和觀點。

之前發表的文章多為演講,引用的數據和文獻並無標明出處。此次結集成書,因時間倉促,加上這是一本非學術出版物,這些資料也就沒有補上。另外,文章發表的時間,前後跨度近7年,當中的一些觀點,隨時間推移,前後也有變化,但在編輯本書時未作修改,只刪去原來文章中不相關的內容。在此特作說明。

這本書顧名思義,就可略知其中的內容。

疫情過後,國門重新打開,大家強烈地感受到,世界已不再是過去的世界。最明顯的莫過於冷戰後開啟的第三波全球化已退潮,以價值和安全為導向的「半球化」成為最大的特徵。

以價值聯盟劃分的「半球化」

2008年的金融海嘯是第三波全球化的分水嶺。發達國家製造業外流,非法移民湧進西方,激化西方國家內部發展的不平等現象。歐美發達國家的資本和企業毫無約束地向全球擴張,藍領工人就業機會流失。極端的民粹主義在歐美成為主流,保護主義盛行,視全球化為洪水猛獸。

但全球化並非發達國家內部機會不平等的原因,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才是根源。資本逐利造成貧富懸殊惡化,導致各國出現普遍的不滿現象,並演變成政治和社會動盪。據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統計,從2017年至今,全球有超過132個國家爆發了多達400多次大型反政府示威和135場涉及經濟議題的抗議活動。

中國是第三波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西方民粹主義政客指責中國利用西方提供的市場和技術,鑽自由貿易之漏洞,搭乘上全球化這趟快速列車,成為世界製造中心。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與中國脫鈎之聲不絕於耳。但貿易與經濟的脫鈎談何容易?「半脫鈎」是相互失去信任後減少依賴的必然結果。

全球化退潮,最大的逆向發展是中美科技冷戰難以逆轉,美國在半導體產業建立起包括日本、韓國、荷蘭和台灣在內的「晶片聯盟」 ,唯一的目標是中國。面對中國崛起,美國在「二戰」後建立的世界經濟秩序受到空前挑戰,美國倡導的「印太經濟框架」,就是要重構排擠中國的經濟新秩序,全球化演變成以價值聯盟劃分的「半球化」。

中美由此陷入「半冷戰」的競爭與對抗時代。美國在傳統的日美軍事聯盟以及五眼聯盟基礎上,又建立了澳英美三國軍事聯盟以及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機制,架設起對中國的包圍圈。中美兩國隨時可能因台海衝突,被推向軍事對峙的冷戰,甚至熱戰的邊緣。

早在1910年出版的《大幻覺》(The Great Illusion)一書中,諾曼·安吉爾(Norman Angell)篤信,在20世紀初經濟聯繫如此緊密和互相依存的時代,戰爭已過時且代價巨大,愛國主義熱情也急劇下降。戰爭是不能承受之重,但這本書出版之後竟然發生了兩次殘酷和血腥的世界大戰。 「半球化」、「半脫鈎」與「半冷戰」的新趨勢再次告訴我們,人類的行為是無法用理性來解釋的。

從他者失敗和成功的鏡子中找到自己

歷史是一面鏡子,他者也是一面鏡子。

「二戰」結束後的全球化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競爭,冷戰結束後的第三波全球化給了世界無數的希望,全球各國擁抱新自由主義經濟和推崇自由貿易。但世界走了一個大圓圈,再次面對「革命性」的時刻。新自由主義已到了盡頭?全球化如何重新出發?我們能否找到超越不同競爭模式的新方向?

如果說第三波全球化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供應鏈,第四波的全球化則是美國拋開中國,建立其認可的另一個全球供應鏈。世界走向分化:一個是中國區,另一個是西方區。

西方陣營「去風險化」實際上是「去中國化」,中美分道揚鑣已成事實。但詭異的是,在「去風險化」之下,美國經濟戰略大反轉。「華盛頓新共識」宣告新自由主義已走进死胡同,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經濟被顛覆,國家干預的產業政策成為振興美國製造的良方。

美國拾起中國計劃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偏方」,這與中國當年走向市場經濟的改革如出一轍,是危機面前的一次革命性思考。疫情過後,中國面對內部經濟低迷和外部遏制,應對新挑戰和新機會的答案是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

世界正支離破碎,當「華盛頓新共識」遇見「中國式現代化」,人類是否可以從他者失敗和成功的鏡子中找到自己?

「半球化」、 「半脫鈎」與「半冷戰」是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的紛爭,也是文化價值和身份定位的對立,甚至是心理和道德上的衝突。這是一場涉及安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與道德混雜的競爭。當民粹主義盛行,消費的民族性與本地化、文化的排他性與專屬地都可以引發民眾之間的口水戰,平衡應是人類尋找共存的出發點。

不同的發展模式都存在自身的缺陷和共同的陷阱。面對天生的弊端,如何在政府干預和市場力量中尋找平衡?面對民粹主義高漲,哪一種模式可以在提高經濟活力和生產力時,更可能縮小貧富差距和不平等現象?

科技革命能否拉近認知差距和心理距離

2023年的日曆翻開時,一個英文詞”Polycrisis”(多重危機)跳入我們的眼簾。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由經濟歷史學家亞當·圖茲(Adam Tooze)使用後,2023年成為流行詞。這說明多重危機正威脅人類的生存,遠遠超出了地緣政治、發展模式和政治制度之爭。

全球面臨的威脅,從中美競爭和科技冷戰,到地緣政治和軍事衝突,到貧富懸殊和氣候變化,到能源短缺和糧食安全,無不衝擊世界和平與安寧。應對人類的共同危機,離不開全球各國攜手努力!

人工智慧、大數據、雲技術等引發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改變人類,我們的地理距離愈來愈短。科技革命能否拉近我們的認知差距和心理距離?科技進步能否化解人類所面對的長久危機?科技突破能否幫助我們超越價值與制度的鴻溝?

我情不自禁地異想天開,或許我們可以在虛擬的世界中重新定義情感、信任和安全,為人類的未來提供更加親近的互動與體驗。我們雖身處大洋兩岸,卻可以從大洋的彼岸伸出雙手握住對方,在元宇宙的世界裡,從彼此的情感交流和對話中,感受到人性的親密和同理心。

這是化解「半球化」、「半脫鈎」與「半冷戰」兩極世界的最好配方,還是不切實際的臆想?

是為序。

2023年6月22日端午佳節 於香港大學

原為《一球兩制》自序,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題為編輯擬。

新書簡介:

《一球兩制》
《一球兩制》

書名:《一球兩制──「半球化」、「半脫鈎」與「半冷戰」》
作者:劉寧榮
出版社: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劉寧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