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借鑒美國經驗能否突破經濟冷戰?

面對美國和西方「去風險化」,實際上就是在全球供應鏈上「去中國化」,中國的反制策略也與美國的遏制策略相似,建立獨立於美國之外的經濟與安全合作體系,把美國排除在外,以便打破美國的圍堵。

美國目前的「去風險」戰略包含3個層面。第一,美國在供應鏈上需要多樣化,不能只依賴中國,而要加大「友岸外包」,讓更多與美國友好的國家作為合適的離岸生產者,重塑印太安全與經濟體系;第二,美國必須防止高技術落入中國之手,特別是對美國和盟國構成威脅的技術;第三, 美國必須「再工業化」,以確保美國的競爭力。

金磚新興經濟體聯盟擴容

美國「去中國化」的策略是借助西方7個發達國家和盟國,並透過「印太經濟框架」重振美國的世界經濟領導地位,並以此建立對中國的包圍圈。但這個世界除了G7為首的歐美發達國家之外,還有包括新興經濟體在內的G20,特別是金磚國家組織在原有五國的基礎上,有愈來愈多的國家希望加入這個經濟聯盟。到5月為止,已經有30多個國家表達了加入金磚組織的意願,遍布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而金磚組織的擴容建議最初也是由中國提出的,這或許可以成為與G7具有同樣實力的國際組織。

據英國宏觀經濟研究公司Acorn Macro Consulting在6月公布的報告,基於購買力平價的GDP總量,組成金磚集團的世界5個主要新興經濟體,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合計貢獻了全球GDP的近31.5%,所佔的份額已超過七國集團。由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英國組成的七國集團為 30.7%。金磚國家還擁有全球 41%的人口,佔全球貿易的16%。

金磚國家的經濟影響力會持續上升,正在尋求建立由一攬子各自貨幣支持的新儲備貨幣。據媒體報道,有意加入金磚集團使用新貨幣進行跨境交易的國家高達41個。沙特還表示願意為金磚國家銀行提供資金,金磚國家聯盟貨幣可能得到更大的支持,美元的全球儲備地位會受到更大的挑戰。

金磚國家的經濟影響力會持續上升,正在尋求建立由一攬子各自貨幣支持的新儲備貨幣。圖為2021年金磚國家聯盟網上峰會。(亞新社)
金磚國家的經濟影響力會持續上升,正在尋求建立由一攬子各自貨幣支持的新儲備貨幣。圖為2021年金磚國家聯盟網上峰會。(亞新社)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拒絕加入發達國家俱樂部。除了人均GDP不高,以及可能失去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待遇等原因之外,中國有強烈的動機留在發展中國家行列,確保自己在新興經濟體中的領導地位。這也是為何早在20年多年前,中國就婉言謝絕參加G7峰會的原因所在。

過去幾年中國還積極努力加入新的貿易協定,更深層次地融入全球經濟。中國加入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中國希望融入這些新的經濟框架,加強與亞太國家的合作。在促進貿易合作方面,亞太地區對美國一直抱持較為負面的看法。2023年東南亞狀況的調查顯示,只有 21.9%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是倡導自由貿易的領導者,低於2022年的30.1%。

位於悉尼的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公布的《2023年亞洲實力指數報告》顯示,美國仍是亞太地區的頭號影響力大國,美國的綜合實力80.7分,中國為72.5分,相差達到8.2分,中國仍然在總分上落後美國,而且在總體經濟實力上要趕超美國依舊遙遙無期。但在8項衡量指標中,美國有兩項落後於中國,一個是「經濟關係」,另一個是「外交影響力」。

中國在「經濟關係指數」中幾乎獲得滿分,得分為98.3,遠遠超過美國的53.7分。這是因為中國多年來一直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國,其「一帶一路」項目遍及絕大多數亞太國家。拜登政府上台之後竭力廣結盟友,但在「外交影響力」方面,得分依舊稍遜於中國。

中國的西進計劃:針對中亞與西亞戰略

從中國的出口目的地來看,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的份額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美國和日本曾經佔據中國出口目的地的主要位置,如今份額正在下降。今年前5個月,按人民幣計價,中國對美國的進出口同比下降5.5%,對日本下降3.5%。但對歐盟則增長3.6%,對東盟增加9.9%,對俄羅斯則超速增長,達到51.9%。中國的「外循環」開始發生變化。

在東京G7首腦會議期間,西安上演的「中國─中亞峰會」就是中國應對美國包圍戰略的一部分。據中國官方的統計,2022年,中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中亞五國的貿易額達到700億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貿易同比增長22%。特別是日韓與中國翻臉,加大「去中國化」的速度,與美國共同打造新的全球供應鏈,中國必須開始戰略大轉移,加強與中亞和西亞的「一帶一路」的政治與經貿關係。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期創造了一個新詞,Altasia,中文的意思是「亞洲替代」,這包括亞洲的14個國家和地區,日本、韓國、印度、孟加拉、除緬甸之外的東盟9個國家,以及台灣。這一新興的亞洲制造業中心,總體勞動人口為14億,超過中國的9.5億,菲律賓、孟加拉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國家的勞動力費用僅為中國的三分之一。印尼和馬來西亞的資源豐富,新加坡的物流先進,日本、韓國、台灣的高技術出色。

這一新的「亞洲替代」產業鏈和供應鏈短期內還無法形成與中國的競爭力,但日韓與東南亞都是中國的最重要貿易夥伴,如果「亞洲替代」供應鏈的重要性上升,在「去中國化」的今日,中國必須再造「外循環」的新通路。

在促成沙特與伊朗的外交大和解之後,中國正大力加強與中東和阿拉伯世界的經濟合作。沙特長期以來是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盟友,但如今選擇與中國積極合作,不願在中美競爭中選邊站。

6月11日在利雅得舉行的「阿拉伯—中國合作論壇」第十屆企業家大會,兩天內共3500多名政府和商業官員出席,第一天就簽署了10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僅沙特政府的投資部與總部在上海的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制造商,丁磊創辦的華人運通,就達成了高達56億美元的合作備忘錄。參會的中國企業家來自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術、金融和旅遊等領域,海灣國家正成為中國企業家海外擴張和發展的新熱土。而疫情發生之前,中國企業家紛紛前往印度投資設廠,卻鎩羽而歸。

沙利文是過去60多年裏美國最年輕的國家安全顧問,被視為拜登政府最重要的中國政策「推手」。(維基百科圖片)
沙利文是過去60多年裏美國最年輕的國家安全顧問,被視為拜登政府最重要的中國政策「推手」。(維基百科圖片)

中國+N戰略:另一種共識

面對中美競爭日趨激烈和地緣政治的變化、中國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以及中國內部營商環境的影響,跨國企業開始將制造業從中國轉移到亞洲其他國家,尤其是印度和越南。這是基於避險需求以分散供應鏈,國際投資界與產業界將這一轉變稱為「中國+1」策略。

韓國三星面對經營成本上升和本土競爭加劇,十多年前就開始部署將業務遷離中國。如今因地緣政治因素,蘋果等科技巨頭也采取類似行動。蘋果公司在中國擁有龐大的生產基地,已開始到越南以及印度建廠。據報道,蘋果公司在印度的供貨商數量從2018年的7家增長到2022年的14家,越南的iPhone供貨商從14家增加到25家。iPhone 最新的供應商名單顯示,蘋果在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移除了 8 家中國供應商,但只增加了5家中國供應商。戴爾計算機到2024年將逐步停用中國制造的芯片並削減中國製造的零件,2025年將現有一半的產能移出中國。

但是先前離開中國的跨國公司也發現,只有中國擁有系統的供應鏈,必須在多個國家設廠才能完成以往只在中國就可以做到的事。越南商業環境友好,政策支持力度空前,政府模仿中國吸引外資的做法,建立高新技術工業區,且勞動力便宜,但缺乏足夠的技術熟練工人,剛剛發生的電力短缺對蘋果、三星等跨國企業的生產造成極大的影響。印度也有大量勞動力,但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墨西哥靠近美國市場,有地理上的優勢,特斯拉就希望中國的零件供應商一起到墨西哥共同拓展,但與中國的距離太過遙遠。

由於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取代中國,可以吸收從中國遷移出的生產力,跨國企業目前開始修正原有供應鏈多元化的做法,在尋找替代中國的生產基地時,採取了「中國+N」的策略,除中國之外需要在多個國家建立生產基地。有趣的是,在美國開始全面遏制中國之後,中國也是希望透過已建立起來的強大供應鏈,可以向不同國家提供各類零部件, 以「中國+N」的策略延緩對中國經濟的負面衝擊。

與此同時,中國近來開始直接向全球跨國企業家伸出橄欖枝,馬斯克、比爾·蓋茨等大企業家紛至沓來。為了防止「去中國化」的全球供應鏈成為現實,中國將於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主題為「鏈接世界,共創未來」,重點關注智能汽車、綠色農業、清潔能源、數字技術和健康生活等五大領域,幫助中國企業更深入地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推動建設有彈性的全球供應鏈。據報道,其中三分之一的參展商來自海外,到目前為止,美國報名參展的公司在海外企業中居首。

中美競爭與對抗已進入新階段。美國的政策將中國迫近牆角的同時,裝上安全「護欄」。(Shutterstock)
中美競爭與對抗已進入新階段。美國的政策將中國迫近牆角的同時,裝上安全「護欄」。(Shutterstock)

華盛頓新共識下 中美競爭走向何方?

中美之間的競爭與對抗已進入新階段,美國與中國的競爭,採取的是當年類似對蘇聯的遏制策略,但重點不在軍備競賽上拖垮中國,而是在經濟實力大拼比上大幅度甩開中國。美國的政策顯然是將中國逼近牆角的同時,裝上安全「護欄」。

換句話說,未來的中美關係就像是一場拳擊賽,在擂台上可以大打出手,但一定要確保兩人別打出擂台。中美之間的競爭由暗到明,以往大家在水底下,你踢一腳我踢一腳,但兩人臉上還掛着微笑,美國覺得這是虛偽。

中國認定世界的趨勢是「東升西降」,但又認為世界之大可以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中美的關係不應該是競爭,更不應該在對抗的政策下又以溝通和對話作掩護,中國覺得這樣的做法很虛偽。美國如今明擺着就是要與中國進行公開的競爭,就是要阻止中國的崛起。

經濟與科技冷戰與美蘇當年軍事與安全領域的冷戰不同,這種「半冷戰」的狀態對全球經濟的負面衝擊雖然還沒有完全顯現,但遠比軍事上全面對抗的冷戰要好得多。

2023年是中美競爭與對抗關係「元年」

「去風險」意味着全球經濟進入一個新的「半球化」時代,美國希望建立獲得其認可和信任的全球供應鏈,與中國市場和「中國製造」分離,全球經濟的發展軌跡面臨新的十字路口。「一球兩制」的時代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現實,但是在全球經濟出現「分叉」時,要在今時今日完全脫鉤也是不現實。在高科技等領域被迫分道揚鑣時必須考慮在哪些領域可以進一步合作,以確保全球經濟秩序。

「去風險」找到了一個更加委婉和聰明的措詞來描述中美「半脫鉤」的現實,顯然,在這一發展趨勢下,中國可能失去原有極為重要的「外循環」市場,這對中國的發展不利,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會受到影響,受害的是全球各國。如果世界再次陷入經濟衰退,任何人期待中美重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那樣共同攜手應對挑戰,那是天方夜譚。全球經濟的潛在危機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候,中美面對競爭與對抗,必須找到可以共存的方式。

「去風險」確認了中美競爭已陷入「半冷戰」狀態,2023年是中美明確競爭與對抗關係的「元年」,未來50年中美的角力將決定世界的格局和走勢。但「去風險」不僅無法改變現有中美關係發展的大趨勢,而且兩國因台灣問題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也愈來愈大。中美兩國在「半冷戰」的新關係中,必須找到新的模式,保持一定程度的經濟聯繫和合作,並避免走向全面脫鉤和引發全球經濟、政治和安全危機。

「去風險」說明了無人希望看到中美衝突進一步升級和加劇,除了個別國家,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不用說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小國,美國的西方盟友也不完全支持美國與中國之間發生激烈對抗,法國總統馬克龍中國之行後在台灣問題上的表態就是一個明證。近來盛傳馬克龍並不讚同北約東擴至亞洲,並在東京設立辦事處。的確,全球都有個期望,中美競爭難以避免,但必須是可控的。

沙利文是過去60多年裏美國最年輕的國家安全顧問,被視為拜登政府最重要的中國政策「推手」。(維基百科圖片)
沙利文是過去60多年裏美國最年輕的國家安全顧問,被視為拜登政府最重要的中國政策「推手」。(維基百科圖片)

沙利文徹底顛覆美國發展模式

中美從2008年合作的蜜月期,經歷了2018年的貿易戰,如今在關鍵的高科技領域開始脫鉤,但更大的風險還在前面。2028年將是另一個危機關口和重要年份,是美國的總統大選年,也是中國政府的換屆之年。

美國正經歷重大的經濟戰略大調整,這場「改革」的旗手就是今年只有47歲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他提出的「華盛頓新共識」,告別以往美國推崇的新自由主義思想,不再抱持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經濟是萬能,取而代之的是以國家干預的產業政策作為振興美國制造的良方。在沙利文看來,科技進步和科技優勢是決定21世紀地緣政治格局的關鍵。

「華盛頓新共識」是美國面對危機的一次深度思考,也反映出美國的治國理念正發生深刻的轉變。沙利文是過去60多年裏美國最年輕的國家安全顧問,被視為拜登政府最重要的中國政策「推手」。作為拜登政府外交、安全與經濟戰略事務的「大腦」,沙利文徹底顛覆美國過去幾十年津津樂道的發展模式,意在啟動美國在21世紀的改革。這位類似「鄧小平式」的人物,很可能是202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強勁競爭者。

從2013年到2021年的十年裏,中國是全球經濟最重要的引擎。據世界銀行2022年發表的報告,中國在這一時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38.6%,超過了七國集團合並起來的貢獻率25.7%。但今天的中國經濟也面對新的轉折點,信心受挫、增長低迷、失業率上升,中國發展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中國式現代化」則被視為中國應對危機與挑戰的系統性回答。

在中美的治理模式都發生巨大的範式轉移時,中美競爭將會走向何方,全球都拭目以待!但全球都衷心希望中美「半冷戰」式的經濟與科技競爭不會滑向冷戰,更不會滑向熱戰。

原刊於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微信公眾號,本社獲授權轉載。

劉寧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