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游聯動戰略 推動「產學研1+」

去年的《施政報告》宣布,當局設立100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以加速「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計劃收窄大學與業界之間在創科文化上的分歧。除了資源配對外,業界與大學在計劃中亦需要緊密協作,非常關鍵。

立法會財委會早前通過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提交的「產學研1+計劃」100億元撥款申請。計劃目的是支持大學與產業界緊密合作,把大學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商業化,促進香港「新型工業化」發展,筆者非常支持,認為其設計針對產學研合作之間的痛點,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筆者從事科研工作多年,深知產業界與大學之間,在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由於雙方的績效目標不同,合作時在利益問題上經常出現爭拗,例如學界堅持維護其知識產權(即科研發明),而產業界卻不願意高價收購;又例如,學界科研追求完美,不惜不斷投放資源,相反業界為了短期利益,不惜移船就磡,不太注重深化科研。

知識產權存分歧 科研落地緩慢

由此可見,在創科生態鏈上,科技的供給和需求側之工作文化及目標背道而馳,存在頗大鴻溝,如何有效地縮窄此鴻溝,正是「科技轉化」(technology transfer)的首要任務。自回歸之來,特區政府推動創新科技的工作不斷改良,發展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上游推動」。創科局成立之前,特區政府的創科資助計劃,是以上游(科研)推動為主導;與此同時,當局亦設立多所應用研究中心,目的是協助大學推行科技轉化,但由於雙方在大學知識產權共享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因此科研落地(商業化)的進程緩慢。儘管如此,過去多年本港科研水平一直進步,使本地大學的世界排名持續高企。

第二階段是以「下游拉動」。自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大力發展創新科技,銳意推動本港經濟轉型,避免經濟結構固化,企業只顧「食老本」,過分依賴傳統產業。2015年底創科局成立,當局隨即首次推出統整的創科政策,做法與之前的碎片化模式截然不同,目的聚焦於產業拉動。

科技轉移產學鴻溝大 礙經濟轉型

創科局推出多項計劃,以減輕業界科研負擔(例如為投入科研的企業提供減稅優惠)、創造需求(例如鼓勵政府部門多採用創科方案、推出科技券)、鼓勵創科創業等,可是經濟轉型的效果不太明顯,在創科創業方面則略見成績。且看本港在2022年擁有3985家初創公司,比2018年增長了52%,僱用的員工14932名,比2018年超出56%,而且當中包括18家「獨角獸」企業。

初創大多以科技公司為主,背後科技源於大學科研成果,由當校教授、學生或校友主導;相比之下,初創公司較少透過產學研合作組成。這現象是可以理解的,「自己人好說話」,老師、學生、校友要求大學分享科研成果門檻較低,雙方較易達成共識,但亦間接反映出,大學和業界之間在科技轉移上的鴻溝仍然存在,難免影響本港再工業化和新型工業化進程,窒礙經濟轉型,必須正視。

把政府加進來 成「政產學研1+」

第三階段是以「中游聯動」。去年的《施政報告》宣布,當局設立100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以加速「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計劃以「結果為目標」,針對性地收窄大學與業界之間在創科文化上的分歧,在執行上,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100支有潛質成為成功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在大約5年內分兩個階段進行:首先在大約3年內,把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從一至n),然後在項目餘下時間內,促成科研成果商品化(從n至N)。

除了資源配對外,業界與大學在計劃中亦需要緊密協作,這個安排非常關鍵。在第一階段,大學會較為主導,投入科研成果(即一),以應用為研發目標,進行產品雛形(即n)的概念性測試;而第二階段主要會由業界主導,以市場經濟為目標,進行量產(即N)銷售。

筆者支持特區政府在創科發展上的不懈努力,經常針對性地推出不同方案(資助計劃)。獲立法會財委會批核的「產學研1+計劃」非常實在,瞄準香港新型工業化、招商引資、經濟轉型等大任務,獲得與會議員全力支持。與此同時,議員亦提出一些建議,要求當局在落實計劃時做好把關,包括在項目選擇時,應多考慮業界意見;在定期項目進度評核時,局方必須多深入參與,不能單靠校方書面報告;在項目執行時,當局應與大學及其產業夥伴,保持緊密溝通,協助拉近兩者的關係;當局主動參與知識產權分配,更不排除官方擁有的可行性等。由此可見,計劃似乎更合適改名為「政產學研1+」,「把政府加進來」。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