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帝女花》2023──曲高和眾之作〉
最近觀賞了由桃花源粵劇工作舍籌辦的《帝女花》65周年紀念系列。寫了一篇文章,意猶未盡,現試從藝術與歷史兩方面再談《帝女花》。
新的《帝女花》嶄新的藝術手法、多變的舞台設計,確實令觀眾耳目一新。雖然有唐、任、白的鐵三角組合珠玉在前,但新戲能做到「返本開新」,不單繼承前人精髓,而且精益求精,甚至去蕪存菁、加磚補瓦,如加上崇禎帝煤山自縊一幕,重現大明江山樹倒猢猻散的歷史場景。丟失了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帝國,罪己為國自殺,悲壯歸悲壯,不過大部分史學家都批評崇禎剛愎自用,把罪過歸咎大臣下屬實無補於事,難辭其咎。
明朝亡國 禍根早種
唐滌生是位天才型的才子,說他是文昌星和文曲星托世也不為過。他才華洋溢,我認為應前無古人,恐後難有來者。他和仙鳳鳴合作的7齣戲都屬經典神品,而《帝女花》必定是神品之級數了。而崇禎皇帝實值得詳談──他是《帝女花》的主要角色,當年由大老倌靚次伯演,不作他人選。我們愛中國文化的人也要感謝劇作家唐滌生把這段歷史搬上粵劇舞台,將之藝術化,才能流傳於世。
明代自太祖朱元璋剿平陳友諒等地方勢力,重奪南宋丟失的國土,直至流寇李自城闖入紫禁城、吳三桂開山海關讓女真族長驅直入,取以代之,國祚凡200多年。對我而言,明朝諸帝乏善足陳,這與朱氏血統和教養有關。他們性格多疑、殘暴,先後廢宰相獨攬權力,輕士大夫而重宦官,早種下結構上的禍根。朱氏一家,疏於政務,權力落於宦官之手,手下的錦衣衞、東廠、西廠辦案血腥恐怖,致使民不聊生、綱紀敗壞,罄竹難書。
朱棣奪位 成罕見明君
唯有兩三事值得稱許,那都與朱棣有關。他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後來發動政變奪位,是為明成祖。廟號稱「祖」,十分罕見。朱棣確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做事起來頭頭是道。他本是燕王,勢力在北邊,奪位後便計劃由南京遷都北京。他處心積慮,在北平建皇都皇城,花了巨大人力物力,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建皇宮,規模之大,更稱長安。三大殿莊嚴肅穆;東宮西宮,美侖美奐,可謂瓊樓玉宇。
另外,他也派宦官鄭和七次下西洋,艦隊規模之大,令人難以置信。每次出行,寶船六七,艦艇近百,兩萬官員士從、技術人員,蔚為奇觀!鄭和下西洋,七次均為遠航,所到之處包括東南亞、非洲東岸、中東,遠至歐洲的大秦。
還有一個功勞就是修葺萬里長城。自春秋戰國始,北邊的各朝各國,如燕、韓等已不斷修建長城,以防邊患。及至明初,佔據長白山的後金已日漸強大,鮮卑族自「五胡亂華」以來,跟匈奴可說是漢族兩大威脅,北宋就因聯金滅遼而亡國。所以,由明成祖遷都北面始,加固長城是首要大事,先後加建八達嶺長城、嘉容關、山海關,變得固若金湯,派重兵駐守,努爾哈赤也久攻不下。
看粵劇也可知歷史
可是,明末天災頻仍,旱災嚴重,農民起義,變為反明的大軍,民變首領李自成、張獻忠等嗜殺搶掠。崇禎不能使兵勤王,又中了後金的反間計,殺掉袁崇煥。亡國只是時間的問題。
看粵劇也可知歷史,歷史不斷重演,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有帝女長平與駙馬世顯的殉國殉情⋯⋯ 崇禎的殘暴,殺妻傷女殺忠良,視人民如草芥,罪己是必要的。或許,他是懦弱,怕面對闖賊李自成的虐待,天誅地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