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術 細談情緒與精神病患──曾繁光醫生專訪

本港近期發生一連串與精神疾病有關的社會事件,引發全城關注。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繁光特別接受本社專訪,探討香港的精神健康現況,以及對精神病患的支援與公共精神健康教育,及家庭教育對精神疾病的影響。

歷經3年全球新冠疫情,精神健康議題普遍受到關注,加上近期本港發生一連串社會事件,亦令精神疾病議題再度成為大眾與媒體的矚目焦點。本港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繁光近日接受本社專訪指出,大約10年前本港曾進行精神病流行病學篩查,結果顯示,嚴重精神病患者約佔人口3%,輕至中度精神病患者約佔人口15%,「即是每天通勤、工作的時候,附近都可能會有一個精神或情緒病患者。雖然情況普遍,但並不會引起大眾注意,因為這些患者都得到適當的治療,其實與普通人並無分別。」他說。

精神病患不等於暴力

曾繁光醫生是本港著名精神科醫生與藝術家,曾在青山醫院工作。他指出,在香港,乃至全世界久不久都會發生牽涉精神病患者的暴力事件,有些人甚至擔心精神病患者會否特別暴力,「外國有很多人曾研究,發現精神病患者不是特別暴力。相反,他們傷害自己或自殺風險會更高。」曾醫生表示,「一些專門針對嚴重傷人的罪犯,如謀殺或誤殺者的研究,結果顯示,只有約5%的罪犯有精神病記錄,同時並會有濫用藥物、酗酒等問題,並非單一因素令他們產生暴力行為。」

「精神病患者牽涉較多的,反而是相對輕微的暴力罪行,」受害者通常是最親密的人與照顧者,如:醫生、護士、外展社工等。「原因是精神病患者病發受到刺激時,會出現幻聽、幻覺與被逼害妄想,讓患者認為有人會傷害他們,繼而變得害怕與緊張,他們為了保護自己而傷害最親密的人及照顧者。」但曾醫生強調,這些仍是極少數的例子,大家不用恐慌。

至於為何大眾會認為精神病患者很暴力?曾醫生認為,是媒體塑造而成的形象,特別是荷里活電影,一來為了嘩眾取寵,二來是因為對精神病患者的認知貧乏。但隨着愈來愈多關注精神病患的倡議者、醫生及病人組織與電影從業員持續討論相關議題,使電影中的角色,如電影《有你終身美麗》中所呈現的精神病患者形象,已變得真實而非暴力。

曾醫生表示,精神病患盡早接受治療,控制病情機會大很多。
曾醫生表示,精神病患盡早接受治療,控制病情機會大很多。

及早就醫 及早治療

在精神疾病中,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是其中一種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到刺激時會出現被迫害與關聯性妄想。」曾醫生舉例,曾有位病人在看完牙醫後發病,認為牙醫安裝了監控器在他身上,並控制了他的活動,於是便用鋼煲蓋着自己的頭,避免被控制,「這位病人醫好後便沒事,也對自己的想法感到奇怪。」曾醫生表示,概括地說,患者會確信一些平常人認為不合理的事,亦無法從他的背景或宗教解釋其行為,「有些信神的患者會說是神的旨意,有些信鬼的患者會說他曾經歷鬼上身,這些可能是妄想,但也可能不是,所以要小心判斷。」

「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機率是每100個人就有1個人會罹病。如果父母其中1人患上精神分裂症,子女患上的風險就會增加10%;如是兄弟姊妹患上,則風險會增加10%至15%;如果是同卵雙胞胎的其中一位已發病,另一位會發病的機率則為60%。可見基因的影響力相當大。」除了基因遺傳的因素外,還有科學家認為,精神病的成因是基因突變,但這說法仍需進一步確認。

曾醫生指出,精神分裂症一般發病年齡多集中在15至45歲,女性較男性遲發病約5年,如過了50歲都沒有徵狀則表示發病機率低於10%。「患者除了幻覺與妄想的徵狀外,還會影響患者的認知、社交、與自理能力。年輕時發病影響較大,例如在求學時發病,會影響學習、建立人生網絡,影響可能長達很多年。」

過去患者往往是已發病2、3年才求醫,近10年患者則較會盡快診斷及醫治,減低復發所帶來的傷害,曾醫生說,「曾經有位大學教授,年紀很大才發病,但他認為自己沒事,不願吃藥。發病多次後,他已不能繼續擔任教授職位。之後經營補習社,但仍繼續發病,最後亦無法經營補習社,50歲左右已不能照顧自己。」

「最重要是及早發現與接受治療。新一代藥物較少副作用,病人不會感到辛苦而抗拒服藥,也不會影響生活與思維。」目前精神分裂症主要依靠藥物治療,曾醫生說,「精神分裂症復發最大原因是自行停藥或減藥,近年的新型藥物長效針劑,每1至3個月才打一針,特別適合一些經常忘記吃藥的患者,或者對吃藥感到壓力的患者,因此愈來愈多患者使用。」

曾醫生指出,精神分裂症一般發病年齡多集中在15至45歲,女性較男性遲發病約5年。(Unsplash)
曾醫生指出,精神分裂症一般發病年齡多集中在15至45歲,女性較男性遲發病約5年。(Unsplash)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另一種較常見的精神疾病是:創傷後焦慮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容易發生在當一個人經歷或目睹一場關乎生死的災難或意外,如:海嘯、地震、身體傷害等時出現情緒波動,受害者一般會在數星期後出現徵狀,包括:有關創傷回憶不時浮現、焦慮不安、頭痛、心跳加速等,容易影響患者專注程度,甚至出現迴避行為。

曾醫生舉例,2003年,有一位患者目擊一架巴士於屯門公路發生交通意外後墜橋。「當時他只是乘車經過,但之後都不敢在乘車時經過屯門公路,就算有朋友陪伴,經過那裏他就不由自主全身抖動。」那位患者在閱讀報章雜誌時,亦會迴避所有有「意外」字眼的文章,因為他會感到不自在。

或有人會問當自己目賭一件很可怕的事,或看見有人在網上傳播相關信息,如早前荷李活廣場被斬案,繼而出現以上症狀,是否就是創傷後焦慮?曾醫生表示並不是,「這是任何人對一件很震撼的事情的正常情緒反應。」大部分的人會在一個月內平復,只有少數人會演變成創傷後焦慮。

曾醫生指出,「遇到這些事件時第一個星期要讓自己慢慢度過,亦可與人分享情緒,但不建議與其他人討論相關事件,因為這麼做會加深自己的記憶。」他建議,「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分散注意力;要懂得放鬆自己,如做瑜珈及深呼吸;儘量令自己的生活重回正軌,不要被事件過份干擾自己生活,慢慢就可以讓自己的情緒平復。」

大多數人出現這些狀況都會於半年內康復,但亦有少數人的狀況會持續2至3年,甚至5、6年。曾醫生提醒,出現這些症狀時,謹記儘快求醫,現時治療方法為認知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幫助紓緩患者焦慮與抑鬱的徵狀。

曾醫生說一些災難性鏡頭不宜多觀看,亦不要分享給其他人。
曾醫生說一些災難性鏡頭不宜多觀看,亦不要分享給其他人。

負面情緒不宜分享

對於在災難或意外現場設立Debriefing(災難或意外後的情緒支援服務),曾醫生表示,「其實大多數受困擾的人都會慢慢平復,他們要做的反而是做平時就會做的事,一直重複訴說事件反而會加深記憶,就沒辦法真正放下。」曾醫生補充,但如有些人很激動,需要人幫忙處理情緒時,Debriefing對他們而言就會有幫助。

另外,由於現在網絡媒介非常發達,當有事情發生,一般民眾已能即時拍照錄影記錄,然後不斷在網絡上分享。曾醫生認為,一些災難性鏡頭不宜多觀看,「一天看一次已足夠,不要重複觀看。」他亦建議不要分享給其他人觀看,「這樣其實在捉弄別人,令別人浪費時間與受到創傷。」

當自己或身邊的人正遭受人生重大的傷痛,即使有不可回復的傷口,還是可以找到比較不痛的方式繼續生活,居住在這座城市的人,也可以找到最適切的方式,撫慰更多傷痕累累的心。

專訪曾繁光醫生 3-1

延伸閱讀:

仁心仁術  細談情緒與精神病患──曾繁光醫生專訪 3-2

揭示精神病病因 運用情緒管理 打造正向家庭教育──曾繁光醫生專訪 3-3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