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悟人間:朱銘博士的藝術修行

生命苦短,藝術永存。朱博士登峰造極的藝術修為,仍在其雕刻作品和我們的回憶裏綻放光芒。

位於大學圖書館前廣場的大型雕塑《仲門》出自著名雕塑家朱銘博士手筆,於1987年12月揭幕,豎立在中大35年,是中大人和香港人彌足珍貴的集體回憶。

1938年,朱博士在台灣苗栗縣出生,15歲開始學習繪畫和雕刻,70年代及80年代分別在台灣和紐約嶄露頭角,尤以方正的青銅及鋼雕塑為人熟悉。他被譽為「中國現代雕塑之父」,藝術足跡遍及內地、東南亞及歐美等各地。豎立在中大的《仲門》、交易廣場外的《單鞭下勢》和中銀大廈外的《和諧共處》皆屬於他的太極系列。

他的作品深藏東方精神,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獨特藝術表現,創作上不斷追求革新。他更積極與學校合作推動兒童藝術教育,並致力修護珍貴藝術品。中大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予朱銘博士,以表揚他對藝術及文化傳承的重大貢獻。

中大於2011年12月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予朱銘博士,以表揚他對藝術及文化傳承的重大貢獻。
中大於2011年12月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予朱銘博士,以表揚他對藝術及文化傳承的重大貢獻。

藝術即修行

朱博士認為,藝術家要突破、要創新,就必須求變。2011年12月14日,他在中大舉行的公開講座向逾500位聽眾分享其藝術觀和創作理念,強調修行的重要。他把人比喻為一個容器,出生時全是本我,以後每學一樣,就丟失一部分自己,到了最後,變成滿滿是別人的東西,這對創作來說反而是障礙。所謂「修行」,就是要把所學到別人的思想、觀念、辦法忘掉,找回自己內心中的本性、「修」出自己的風格。

「為了達到忘記這個目的,我有一個方法,就是用快刀。」那就是要在腦袋思考之前已經下刀,讓思想跟不上下刀的速度,進入渾然忘我的境界。如此,會有「讓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東西產生出來」。朱博士認為這樣刻出來的東西才能自然活潑。

他說:「我的修行過程,即是在丟掉自我與藝術的成就中進行。例如:丟掉可以賺不少錢的頂尖雕刻師傅的《優渥生活》、丟掉已成名的《水牛》和《關公》等鄉土系列作品,一路走,一路丟,這就是我創作生涯中的一點體會。」

朱銘博士「藝術即修行」公開講座的錄影內容。
朱銘博士「藝術即修行」公開講座的錄影內容。

《門》的演變

《仲門》本來稱為《門》,坐落於烽火台上,原先的材質和百萬大道的路面一樣,同為「洗水石米」,但這種工藝鋪設的表面容易損毀,需要經常修補。為了好好保養烽火台,大學分別在1998年和2006年把烽火台的台的石階和平台表面換成麻石。原先烽火台石階上有一個的傾斜底座,嵌有牌匾介紹《門》的來歷。

2006年朱銘博士親臨中大,監督這座雕塑的翻新維修工作時,聞說有傳言指穿過《門》便不能畢業。他很想讓學生明白自己的雕塑是可以親近、接觸和穿越的,說道:「我刻的時候,用意是成功之門。」

朱博士與大學商議後,決定把《門》重新命名為《仲門》,希望賦予一個全新形象,更為雕塑的新名稱親筆題字。大學重新設計朱博士的墨寶,製作牌匾,2007年8月安裝在烽火台的麻石台面上。現在大家只要走上烽火台的石階,即可欣賞朱先生筆走龍蛇的書法。

2006年維修烽火台地面。
2006年維修烽火台地面。

2007年鋪設烽火台新「門」。
2007年鋪設烽火台新「門」。

朱博士完成太極系列之後,遂雕刻人間系列。他解釋:「『人間』這兩個字太大,什麼都包含在裏面。所以我刻人間系列的時候,就等於一個人解放了。」

他以毛毛蟲變蝴蝶來比喻「太極」和「人間」外觀上的差異:「兩者儘管外形不一樣,卻是同一個生命,所以叫做蛻變。」

朱博士於4月22日撒手塵寰,享年85歲。中大哀悼朱博士的離世,並對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生命苦短,藝術永存。朱博士登峰造極的藝術修為,仍在其雕刻作品和我們的回憶裏綻放光芒。

原刊於《走進中大》,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