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地和天然資源有限,要促進經濟發展、提升生產力,必須大力透過創科發展,才能突破局限,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從而帶動多元經濟,創造優質就業機會,以及提升市民生活素質。特區政府深明發展創科的重要性,早在2000年開設創新科技署,2015年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到2017年也成立了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擔當督導跨部門的協作。
可惜,香港經歷2014年佔中、2019年黑暴等事件,政局出現動盪不穩的情況,社會氛圍並沒有對創科展示應有的重視,例如於黑暴期間設在九龍東的「智慧燈柱」被嚴重破壞,這些惡行窒礙了推動創科發展的機會。政府和業界之前所作的努力,並沒有發揮出可見的成效。
今天,政局已重回正軌,社會恢復平穩,香港是時候加一把勁推動創科發展。新一屆政府上場後,非常重視創科發展,創科局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去年底該局亦公布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推動創科產業和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藍圖》所定的工作亦正在循序漸進地開展。
「產學研1+」促協作 值得各界支持
香港的基礎研發表現出色,世界認可,不過在研究產出效率的表現仍然有待提升。去年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公布亞洲大學排名,本港9所上榜大學的排名全部下跌。QS指出本港各大學有高水準、高影響力的研究,教師及學生國際化程度亦排名很高,但大學在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的效率偏低,拖低了大學的排名。
筆者認為QS的評述明確地反映香港創科發展的實際情況。《創科藍圖》建議設立「產學研1+」計劃,加大力度推動大學與企業協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提升研究成果產業化的效率,值得產、學、研、投各界支持。
筆者從事大學科技轉化工作多年,建議政府在推動計劃的過程中,必須注意產學配對的問題,包括:大學科研項目是否切合市場的需求?大學如何找到合適的投資者?企業方面又如何才能找到適切的創科解決方案?如有開發產品的需要,又如何找到合適的研發團隊?
協調各科研機構 避免資源重疊
針對上述問題,香港值得參考新加坡的經驗。新加坡政府設有科技研究局(簡稱新科研局,A*STAR),除了它轄下有多個研究院進行研發工作之外,新科研局還擔當撮合學術界和工業界科研合作的橋梁,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在對外服務方面,新科研局積極外出尋找具競爭力的企業去新加坡投資。
而對內方面,新科研局主動與當地公司合作,協助提升他們的生產力;再者局方亦協助孕育當地初創企業。2020年,該局甚至延伸工作至中國,在蘇州工業園區設立「新科研企業合作中心」(A*PC),銳意抓緊中國長三角區的產業發展優勢,為新加坡企業在中國拓展業務,包括為研發產品提供資金及基礎設施的援助。
相比之下,特區政府在推動科研應用的工作上較為分散,科研轉化工作分布在生產力促進局、應科院、多所應用研究中心、多個創新香港研究平台(InnoHK)等不同機構。筆者認為在推行「產學研1+」計劃,以及日後支援本地創科企業衝出香港的工作中,政府應該協調好各個應用科研機構,避免它們的工作及資源重疊。
當然,特區政府在一時三刻之間不可能設立類似新加坡新科研局的機構,不過創科及工業局可以先擔當起協調分工的責任,讓政府的資源有效地分配運用。
推動科研成果商品化只是樹木,然而香港切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社會而言,科創發展應該以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提升企業生產力為最高目標,政府必須認清目標,善用創科為香港的產業發展繪畫更整全的圖畫,並利用香港創科所長,服務國家所需,配合國家成就更宏大的發展藍圖。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