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復甦是L形 不是V形

央行加息主要是針對通脹或通脹的預期,我們且分析影響通脹的兩個主要因素:一是能源價格,二是薪金。

美國聯儲局一如市場所料,加息0.25厘,但態度轉溫和,表示這可能是這加息周期最後一次加息,但今年減息機會不大。執筆時,已出台的經濟數字還是很混淆,大行一般都認為經濟衰退是免不了的,但衰退幅度是溫和的,我個人比較悲觀,覺得復甦會比大家想像中來得慢,息口會維持現狀一段時間。經濟復甦之路像長尾巴的 L形,多於像迅速反彈的V形。

央行加息主要是針對通脹或通脹的預期,我們且分析影響通脹的兩個主要因素:一是能源價格,二是薪金。

能源價格很明顯受俄烏戰爭影響,但中短期,歐洲已經找到應變之道,包括重啟核能和增加入口美國天然氣。但反過來說,油價回到40美元以下並不現實。美國基於政治原因,不希望俄羅斯藉高油價獲取利益,但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卻絕不希望賤賣資源。除非全球進入大衰退,需求萎縮,不然能源價格不會大幅下落。

薪金中短期將維持高企。(Shutterstock)
薪金中短期將維持高企。(Shutterstock)

能源價格難大跌 薪金中短期維持高企

至於勞力市場,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習慣,很多受薪階級寧願選擇兼職,取其工時彈性,而放棄穩定的正職。心態上,疫情亦令很多人感覺到生命的無常,大家更珍惜擁有自己的時間。「工」求人,今天的老闆要付出比過往更多的代價,才留得住工人;薪金中短期應該會維持高企。

利率始終要回歸到一較高的長期中間線。過去30年,美國帶動的低息氣候令很多國家及地區,例如西歐和日本,息率走到減無可減的區域。導致堅持以貨幣政策來調節經濟的西方央行,捉襟見肘,大家都希望利息回到比較正常的範圍,進可攻、退可守。

最後,亦是最難推斷的是政治。兩年前預測油價,很少人會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計算在內;同樣,今天要推算中國經濟,你又如何計算解放軍攻台的可能性呢?

回頭說數據,新冠疫情像一把拉滿了的彈簧,抗疫措施又將這彈簧猛力的彈向反方向,今天我們看到的市場數據,仍受這餘震影響,一陣子是向左overshoot,一陣子是向右overshoot,很難說最終會停在哪方,這是今天閱讀市場之難。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張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