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在朝鮮的那些年

今人已經難以理解,上世紀60、70年代,中國的狀況遠比朝鮮糟糕,生活水準更低,言論自由也不比朝鮮大。當時朝鮮在許多方面勝過中國,令不少中國人嚮往。
撰文:江迅(《亞洲週刊》副總編輯)
 
當下,朝鮮第二代華僑的數量正在減少。回到中國的朝鮮華僑王永煥在網上與老同學說,圖門江因同學聚會已去看過多次了,從琿春到三合,2013、2014年兩次驅車從長白山沿鴨綠江邊直到集安,有機會大家去走走,看到對岸50多年一點變化都沒有,心情很複雜也很悲涼。他寫道:「不過,那裏畢竟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重溫歷史,正視現實,面向未來,我們期待友好鄰邦愈來愈友好。鴨綠江承載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這些故事使我們世世代代不會忘記,不管政治風雲多變幻,它也永遠銘刻在兩岸人民心中。」
 

早期華僑生活情況

 
19世紀末,有六萬多華人遷移朝鮮。20世紀40年代末,多數華人回到中國,少數人依然留在朝鮮,形成一個小型而不同尋常的華人社群。20世紀50年代及60年代初,朝鮮當局竭力「清洗」所有非朝鮮因素,包括那些本應是友邦的公民,平壤當局鼓勵華僑返回中國。不過,今人已經難以理解,上世紀60、70年代,中國的狀況遠比朝鮮糟糕,生活水準更低,言論自由也不比朝鮮大。當時朝鮮在許多方面勝過中國,令不少中國人嚮往。
 
朝鮮華僑作為外國人,不能成為朝鮮勞動黨黨員,不能參軍,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許多職業的大門就朝他們關上了。政府機構沒有任何部門會接納他們,不過加入社會團體和參加國家活動是自由的。當年,中朝友好的口號喊得再響,兩國鮮血凝成的兄弟友誼再緊密,朝鮮各級的領導班子及其機構,華僑依然免入。
 
上世紀50年代末,華僑在朝鮮享有一定特權與自治權。當時,朝鮮華僑的代表組織「朝鮮華僑聯合會」接受中國當局領導。華僑學校從朝鮮當局獨立出來,採用中國人教師、中國教育方式和中國教材。朝鮮政府還向華僑提供物質支持,例如由國家免費重建朝鮮戰爭時期遭受破壞的華僑住宅等。1958年朝鮮和中國開始磋商中國部隊撤離朝鮮事宜。透過此協商,金日成施行獨立政策。1960年,朝鮮當局針對華僑開展放棄中國國籍、加入朝鮮國籍的活動。特別是1963年對華僑學校實施改革,把教育用語改為朝鮮語,教育方式也改為朝鮮方式。朝鮮華僑長期接受居住國教育洗腦,不容易接觸外界,因此思維方式也被朝鮮人同化,他們都支持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的三代世襲政治。
 

文革時期 與朝鮮政府矛盾

 
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始時,中朝關係惡化,很多華僑認為自己是「生活在敵國中的中國人」。這時朝鮮當局強迫華僑歸順朝鮮或遷回中國,歸順和回歸都需放棄華僑身分。雖然部分華僑反對,但力量微不足道。1966年發生「平壤中國人中學事件」,是華僑與朝鮮當局矛盾的典型事件。當時,平壤中國人中學的學生經常集體收聽毛澤東要求在革命過程中加強青年力量等演說,學校也向朝鮮當局要求把毛澤東思想納入教育內容中,卻遭朝鮮當局拒絕,學校最後被關閉。
 
今人說起北韓,未必會知道中朝兩國民間的悠久連結。(亞新社圖片)
今人說起北韓,未必會知道中朝兩國民間的悠久連結。(亞新社圖片)

今人說起北韓,未必會知道中朝兩國民間的悠久連結。(亞新社圖片)

 

中國改革開放 華僑另眼相看

 
1971年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訪朝後,中朝關係緩和,朝鮮停止了不平等對待華僑的政策,並允許60年代放棄中國國籍的華僑恢復身分和國籍;想恢復中國國籍的,可透過中國駐朝鮮大使館獲得中國國籍。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隨着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朝鮮華僑開始另眼看待自己祖國。1979年開始,中國當局開展支持朝鮮華僑歸國的措施,很多華僑回到中國。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起,中國經濟迅猛發展,朝鮮卻面臨經濟危機和饑荒。在朝鮮,中國產品在改善朝鮮人民生活上起重要作用,這是朝鮮華僑的黃金時期。華僑在中朝間來回奔波,把朝鮮的海產品、香菇,甚至礦石賣到中國,從中國帶去糧食、服裝、布匹、廉價電子產品和家用品。90年代起,諸多華僑在朝鮮被定義為「富人」。
 
如今,諸多年輕華僑不想跟着父母經商,紛紛要求回到中國生活和工作。朝鮮華僑協會的負責人表示:「朝鮮年輕華僑認為,即使回到朝鮮也很難維持生計,倒不如在中國另謀發展。」
 
按規定,朝鮮華僑可應親友邀請,每年出訪中國一次,每次可逗留90天,期滿後可延長90天。可是一旦超過180天,就無法再回到朝鮮。實際上,朝鮮華僑在中國定居也不容易。只有在中國居住三年以上,並證明擁有可以在中國定居的經濟實力,才能取得中國身分證。取得身分證之前,只能處於無國籍狀態。
 

朝鮮的中國人學校

 
目前,朝鮮共有四所中國人中學,即:平壤中國人中學、新義州中國人中學、江界中國人中學和清津中國人中學。九所人民學校(小學),分布在平壤寺潤、大咸山、義州、鹽州、尤川、滿浦、元山以及咸興。據延邊大學華文教育基地名譽主任慕德政說,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朝鮮半島僅有一所華僑中學,即漢城光華中學。中共執政後,在中共東北行政委員會、北朝鮮華僑聯合會和僑界知名人士努力下,1947年8月在平壤成立了朝鮮第一所華僑中學,即平壤華僑中學,校長由從中國聘請的老教育家崔成志擔任。
 
1949年初,中共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將朝鮮境內各地華僑學校,全部移交朝鮮政府管理。是年4月,朝鮮政府全部接管華僑學校,將校名改為「平壤中國人中學校」。這一年夏天,新義州又成立了一所華僑中學「新義州中國人中學校」。校長由「平壤中國人中學校」調去的老師王辛逸和朱子芳擔任。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平壤和新義州兩所中國人中學,先後被美軍飛機炸毀;學校停辦,中國教師回國,華僑學生失學。1951年7月,被炸毀的平壤中國人中學校和新義州中國人中學校合併,在新義州市重辦了一所中國人中學校,校名成為新義州中國人中學。校長由原平壤中國人中學校的老師張啟昌(戰前中國派來的老師)擔任,由中國選派的五名老師負責主要課程的教學……那以後,中國人中學校不時停辦而又復辦。
 
直到1955年7月,平壤中國人中學校有了第一屆初中畢業生。8月,平壤成立中國人高級中學校。1958年7月,首屆高中畢業生共13人,成了朝鮮華僑學校自己培養的最高學歷的人。接着,朝鮮當局和華聯會又創辦「新義州中國人中學校」、「江界中國人中學校」、「清津中國人中學校」。上世紀60年代,朝鮮華僑學校有了飛躍發展,朝鮮境內共有中國人民學校(小學)53所、中國人中學校三所、中國人高級中學校一所,初高中在校生有1,300多名。
 
封面圖片:Flickr/Creative Commons/(stephan)
 
 
原文刊於零傳媒獨家評論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