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人才、人手短缺的問題,成為坊間熱門話題。但是有何辦法「搶人才」?怎樣「搶」?「搶」得到幾多?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教授近日在《明報》撰文,指出「搶人才」不能一蹴而就,亦非量化思維的「短缺──補充」、「本地缺人──外來輸入」就能解決。
呂大樂指出,香港人慣性心急,所以「有理無理,搶住先,搶咗至算」。唯人力資源這等大件事情,不會「一次過搞得掂」。事實上,所謂「搶人」不太可能是一次過的措施,一經有足夠補充之後,便能夠將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源結構調整過來。剛好相反,要以「搶人」來應急,十居其九是長期積累的問題終於不得不解決;難題迫在眼前,才不得不採取大動作。
問題積累已久 性質一定複雜
不過,呂大樂認為,既然問題積累已久,性質一定相當複雜,且跟量化思維相反,並不是「短缺──補充」、「本地缺人──外來輸入」的簡單方式可解決。儘管權宜之計可略為改善缺人的情况,但難題的根源始終要面對。否則再過一段時間,問題又必然再次浮現,到時只會變得更加棘手。
呂大樂又指出,香港勞動市場中不同環節的人才、人手短缺性質,不盡相同,難以想像只靠一種方法,便可解決不同部門、不同性質的人力資源難題。
至於一般勞工的狀况,如交通業人手不足,例如的士、小巴司機人手短缺,原來那批司機亦逐漸老化,衍生出新的問題(例如交通意外),因此也比較令人注意。不過,司機趨向年長只是問題的表面現象;真正的問題在於司機行業無法吸引新人入行。而一個行業缺乏吸引力,離不開工資、工作條件和環境,以及個人發展空間三方面的問題。
如今,勞動力供應出現斷層。如果整個行業不從服務收費到司機待遇作出大幅度改變,基本上很難會有新的本地勞動力供應。在這樣的情况下,輸入勞工差不多是唯一選擇。
司機不僅要熟路 還要三語對話
呂大樂指出,現實生活中,儘管市民對本地的士司機的服務經常有意見,唯必須明白,香港作為一個跟內地緊密連繫,同時又面向全球的國際城市,理想中,香港的士司機除了需要熟悉路線、能夠為乘客提供安全和舒適的交通服務之外,還要能應付簡單的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對話。很多人表示如紐約等國際城市亦一樣需要外來勞工開的士,輸入內地司機便可以應付人手短缺,然而,他們或許未了解香港的需要更具挑戰性。面向外來遊客,固然需要外語能力,但就算服務本地乘客,亦要略懂那些以歐洲語文命名的住宅大廈,才能準確地送乘客到達目的地。
呂大樂又指出,如果香港要繼續發展為一個全球城市,的士服務所面對的挑戰,不單止人手不足,而且還要提升服務水平。要做好這件事,肯定不是「搶」人手便可以那麼簡單,而是需要從一個較長遠發展的視野,來整理好究竟香港繼續做好一個全球城市,要有些什麼基本條件。所謂「搶」人手,除了量的一面,還要看社會實際需要,以及持續提升服務素質的期望。
因此,他呼籲政府,在部署整套勞動市場策略的時候,需要想得更廣,也要想得更深,而不是只求處理眼前的事情便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