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1+」設科技轉移顧問 為商學作紅娘

筆者建議政府不妨考慮開設「科技轉移顧問」職位,聘請多名專業顧問充當大學與企業的「紅娘」,提供適當的誘導、協調等服務,加快「產學研1+」實踐步伐。

政府發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銳意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當中為促進大學科研產業化(發明由「1到N」),投放100億元推出「產學研1+」計劃。上月有關部門到立法會工商及創新科技事務委員會,介紹計劃及聽取議員意見。

議員質疑 過分向大學灌水

有商界議員指出,上屆政府推出「創新香港研發平台」(InnoHK)重點計劃,投資了100億元,擔心大學在InnoHK還未有顯著的成果之前,政府便推出「產學研1+」計劃是否恰當。InnoHK旨在將香港發展成為環球科研中心,推動本地大學(及研究中心)與國際知名科研機構合作,例如中文大學與麻省理工在人工智能、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醫療科技等領域上合作。因此,兩個計劃重點不同。

不過,有議員則表示,政府一個接一個地推出由大學擔當的超級重磅科研資助計劃,雖有利強化大學基礎研究,但「產學研1+」卻是以科研產業化為主要目標,所以政府在未曾認真地看到InnoHK項目的商業成果之前,便再次向大學「灌水」,做法難免被業界質疑。

事實上,雖然InnoHK計劃的目標是推動本地科研國際化,但科研結果轉移、商業化亦是計劃的另一重點。實際上,「國際化」及「商業化」這兩個目標並不衝突,若妥善處理的話更會相得益彰。具國際合作背景的科創公司適合開拓國外市場,助力香港企業走出去,政府應該致力推動。議員的責任是為市民發聲,因此他們關心納稅人的錢是否用得其所,質詢公帑投放在科技轉移是否有成效,合情合理合法。

從另一角度看,「產學研1+」計劃是為大學而設,主要資助大學科研項目,全面由大學管理包括項目推薦、技術轉移、商業模型等。就此,有商界議員認為合資格企業亦應一視同仁,可以有權申請計劃的資助,並且認為由於企業家的營商經驗豐富,他們對促進科研成果商業化具有優勢,轉化成功率必然大大提升。

然而,據筆者理解,計劃的重點目的是促進科研「1到N」,致力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發展,從基礎科研出發(1),把成果轉化為商業產品(N),而「1」的源頭來自大學。從這策略角度考慮,「產學研1+」計劃由大學主導是合理的安排。

筆者理解,計劃的重點目的是促進科研「1到N」,致力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發展。(政府新聞處圖片)
筆者理解,計劃的重點目的是促進科研「1到N」,致力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發展。(政府新聞處圖片)

加強加深大學與企業協作

以上分析反映出學界與商界在創科生態圈的角色明顯不同,前者重發明而後者則重牟利;而在維護創新,大學重論文而企業則重專利,論文可使學者「名成」而專利則可使商人「利就」。由於他們兩者的任務及價值觀截然不同,在合作期間特別是在初期出現矛盾在所難免。

正因如此,不少大學具潛質的科研項目難以找到合適的商業對象,或者找錯對象而致失敗告終。政府是知道這問題的,亦正因如此推出「產學研1+」計劃作為學界和商界的橋樑,旨在收窄兩者之間的鴻溝。另外,也允許大學科研團隊利用「產學研1+」基金去聘請商務管理專才,協助學校尋找合適的商業科技轉移夥伴,加強加深學、企之間的協作。

上述政府舉措無疑是明智的安排,然而橋樑是死的,若然位於兩端橋頭的持份者(即大學和企業)處於被動狀態,依然各自為政,無意過橋的話,那麽該橋便形同虛設。因此,筆者建議政府不妨考慮開設「科技轉移顧問」職位,聘請多名專業顧問充當大學與企業的「紅娘」,提供適當的誘導、協調(Facilitation)等服務,加快「產學研1+」實踐步伐。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